馬小艷
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馬小艷
我國為了推進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對我國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現狀進行詳細的闡述,同時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現的幾個問題:經費不足、硬件設備差、組織體系不健全、觀念落后、保障機制不完善、缺乏專業的師資等等。
農村中小學 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兒童 現狀分析
我國農村中小學學生的群體中有一大部分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被社會廣泛關注已有十幾年的歷史,而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也是我國發展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未來發展的必要前提。我國相關的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有所表示: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和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中西部地區傾斜,逐步縮小東西部、城鄉和區域之間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差距,以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發展為重點,推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協調發展。因此,我們可以對未來的一段時期進行預知,農村中小學在心理健康方面會受到更好的重視,但在當下的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去解決,如何將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并推進農村中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將這個議題充分的探討與研究。
在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國對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域已開展了較多的研究。我國眾多的教育家,對以下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分析與探討,例如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對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的保障性條件現狀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探討。縱觀這些教育家的分析與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我國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領域的研究中,往往對理論研究較多卻在實證上很少有所涉獵。為了進一步的將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研究。,本文基于對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實的了解,結合已有的研究文獻,概述我國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發展我國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在農村的學生、教育工作者、學生家長的心里健康觀念相對比較落后,對心理健康沒有足夠的認識。農村中教育工作者落后的心理健康觀念也直接導致了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不重視,從而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無心去正常的發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受重視的結果導致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設備直接受到影響。有些地區甚至將招聘的心理教師安排到別的文化課中任教,這種做法也將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倒的邊緣化,這種做法也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沒有實際作用。我國大部分任課教師對心理健康的了解與相關知識都比較匱乏,缺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認知。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意識相對落后,這直接導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滲透途徑上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一般教師對心里咨詢方面的知識了解甚少,這對學生在咨詢時也會出現誤導性的錯誤,學生在于教師進行心里層次方面的交流時,教師可能會對學生說心里有問題的人才會去心里咨詢室,這種思想會對學生對心里咨詢的看法產生一定的變化,導致學生對心理咨詢的接受度降低,學生也不會與教師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與談心,教師對心理咨詢的錯誤認知也導致了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疑慮,讓學生覺得找心理老師就意味著自己的心理有問題,從而使得心理咨詢室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在我國農村的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經費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由于經費不足導致學校對心理健康的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心理教師不能很好的進行相關的工作。農村對中小學心理健康進行的設備投入相對較差,往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場地僅僅只有一間辦公室,沒有其他配套的設備,有些農村中小學沒有獨立的心理教育辦公室,基本都是與醫務室合用一個辦公室,這些辦公室都是設立在學校偏僻的角落,無人問津,這讓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也有所減輕,種種原因使得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無法得到有效開展。
為了高效推進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學應健全符合本校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組織體系。可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到整個學校層面,設立地位高于或等同于學校其他處室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校長領導,中心成員包括教導主任、政教主任、年級組長、學生團隊干部、專職心理教師、兼職心理教師等,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會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測量室、心理活動室等,負責組建和指導學生心理社團組織,組織學校心理委員和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工作,學校教師及學生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工作。
[1]劉學武.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9(5):12-16.
(作者單位:甘肅省廣河縣祁家集學區寺后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