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永登縣薛家灣村,生活著一群靠算命為生的人,他們被稱為中國的吉普賽人。過去,“吉普賽村”人有著不與外人通婚、互相交流講“黑話”、三年必須出一次家門等特有的習俗,頗為神秘。
占卜“技藝”絕不外傳 薛家灣位于甘肅永登縣城東南十里,村莊依山傍水而建。山中兩條巨大沙溝,將村莊夾圍,東面的沙溝將村莊分隔成了上下兩個村莊。柳、劉、高、何、郝、郭六姓人家聚居于此。村里現有170多戶人家,700多口人,過去這個村子的人幾乎不種地,常年成群結隊在外流浪,以占卜算卦和看手相為生。
有人說,薛家灣人是一群古代流落中國的吉普賽人后裔;也有人說,薛家灣人可能是本地土著苗裔。他們個個能掐會算,神秘莫測;薛家灣人從不與外村人通婚,他們的算命手藝也從不外傳,嚴格尊守著父傳子,母傳媳的規矩。外地人都把薛家灣的女人叫做“蠻婆子”,男人叫做“蠻子”。
他們很少讀書識字,大人小孩操一口生硬的漢語,夾雜著外人聽不懂的“紹句”(一種典型的職業隱語,只有自家人才能聽得懂的江湖黑話),這一特別的語言印記,是他們外出聯絡的主要方式。
例如他們把炕叫“文臺”,把開水叫“滾輪子”,把首飾叫“托照什”,把房子叫“開瓜”,把吃飯叫“繞三長”,耳朵為“聽宮”,眼睛為“兆宮”,雞叫“勾張”等。總之,“紹句”是有外人在場,又需要保守秘密時才用。
獨特的出行儀式和游走生活 解放前,薛家灣其實相當于一個暫時居住的營地。人們只是在春節來臨的時候,陸續從各地趕來,過完一個團聚的新年,當周圍其他村莊的農民開始去地里播種、耕耘的時候,他們卻套起毛驢車,帶著看家狗,拉著老婆孩子鍋碗瓢盆,扔下簡陋的土坯房,去云游四方。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幾百年。
解放后,他們定居下來,開始了春種夏收,過起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固定生活。曾經,算命這種古老的生存方式也被當作封建迷信而清除。但隨著打工潮的興起,薛家灣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人們相繼走出村莊,過起了和他們的祖先一樣漂泊四海的生活。活動范圍主要以甘肅、青海、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為主。
薛家灣人的出門儀式很重要。出門時,糧食、炊具及住宿用具等均需帶全,家中若有飼養的狗、羊也得帶上。他們出門,一般都在五月初五到初七這幾天內舉行儀式。
出行儀式又被稱為“迎喜神”,選擇一個好日子,算出“喜神”在何方,然后備好驢,牽出大門,點燃鞭炮,來到空曠的沙溝里,朝“喜神”所在方向磕頭禱告,然后燒一道黃表紙,點三炷香,拉驢回家。
回家后,供上無量祖師(居中)、周公(居左)、桃花娘娘(居右)神位,磕頭禱告后再出行。
薛家灣人每隔三年必須遠游,據他們說,至少三年要出一次門,不然家中便會有災難,會“天火燒身”。
薛家灣的女人出門大多以毛驢作為腳力,而男人們長袍短褂,頭戴禮帽一副墨鏡遮蓋著神秘跟隨其后,腰別繃鼓,口吹短笛,提鳥籠,牽黃狗,一幅游俠形象。薛家灣人白天走鄉串戶為人卜卦算命,夜晚宿于古廟或山洞之中。
男人占卜算卦女人專看手相 薛家灣村里男女老少對占卜術都不陌生,成年人里面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身手不凡。不過,男女分工,各行其道:男人占卜算卦,女人專看手相。
占卜的主要技術有:課中(批八字)、交合昭盤(相面)、交合托罩(看手相)、鳥占、解夢、神機救等。特別令人不解的是男人還擅長禳災解術(解災,又稱鎮法)。薛家灣的女人都能說會道,異常聰靈,看手相十分靈準,甚至有的女人的長相也和吉普賽人十分相似。
有學者考察后認為,薛家灣人的算命之術應該歸于神秘主義和生命科學范疇,雖然其中不乏迷信思想,它與當前盛行世界的預測學一樣,薛家灣人的占卜術保留了東方文化中玄妙的思辨哲學和天人合一的樸素觀念。
在薛家灣還有一些奇特現象,男人長于育嬰和飲烹之道。茅廁一律都在院外,有統一格式,很整潔衛生。凡是外來客只要一進村方位就分辨不清。曾有人兩次到過薛家灣,都弄錯了東南西北。令人不解的是只要你一走出村子,立刻就能分出東南西北。所有的外來人都會犯辨不清方向的同樣的一個錯誤,據說這薛家灣村落的建筑結構和整體布局,是根據諸葛亮的八陣圖排列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