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國際媒體經常報道涉及“鬼魂”或“幽靈”的“靈異現象”。另一方面,總是有人聲稱自己遇見了“鬼”。但對這些所謂的“靈異現象”,科學家提出了多種自然性解釋。
據英國《每日郵報》2016年5月中旬報道,有人上傳到一個知名視頻分享網站的一段“鬼”(注:為閱讀的方便,下文中鬼字去掉引號)錄像,引起人們爭議。上傳者稱,他駕車在一個森林空曠地帶前方的一條高速路口轉彎時,拍攝到路旁一個神秘人影。這個灰色影子從左邊冒出,平靜地穿過路面,看來沒意識到任何人的存在。接著,這個人影消失在高速路的另一側(森林地帶就位于這一側)。上傳者還稱,他當時并未意識到什么,但后來在檢查汽車里的錄像視頻時,才驚訝地發現那個“不可清楚看見”的人影,也就是所謂的鬼影。
英國《每日郵報》2016年4月中旬報道說,捉鬼隊聲稱拍到了17世紀生活在英國南威爾士一座哥特式豪宅(1690年建造)的兩個孩子的“幽靈”(以下簡稱幽靈)。在他們拍攝的圖像中,有一幅被認為顯示了一名望向窗外的男孩,另一幅被認為顯示了一名女孩的魅影。該捉鬼隊運用了多種裝置來探鬼,其中包括相機、顯靈板、溫度棒、K2表和電聲現象記錄儀等。其中,他們采用K2表識別怪異光線讀數,采用電聲現象記錄儀與鬼“交流”,即所謂“通靈”。事實上,這座陰森豪宅此前曾多次鬧鬼。有傳言說,一個孩子在穿越該豪宅的一條河邊玩耍時墜入河中淹死,但被橋上出現的一個神秘幽靈拯救而復活。脫離危險后,該小孩回望那個幽靈,但它消失了。
這些報道繪聲繪色,還有圖片作證。難道鬼真的存在?實際上,一些并不迷信的人也說曾見過鬼。其中一樁著名案例,是1970年6月29日德國登山家梅斯勒的一次經歷。當時,梅斯勒及其兄弟在被凍僵、筋疲力盡和缺氧條件下,從克什米爾西北部的帕爾巴特峰下山。他回憶說,第三名登山者(一個幽靈)突然出現在他的右側近旁,在他背后只有幾步之遙。但當他試圖仔細看那人時,后者卻不見了。
像梅斯勒這樣的見鬼經歷,許多人都有過,其中包括登山家、探險家、事故幸存者、喪妻或喪夫者、神經和精神疾病患者。他們通常報告說自己感覺到(雖然有些時候看不見)一個無形的存在,它或者像天使,或者像魔鬼;它不可名狀,若隱若現,但又揮之不去。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懷疑鬼是由人的心智產生的一種錯覺。為了調查這種猜測,瑞士科學家2014年進行了相關實驗,并且事前沒有把實驗目的告知參與實驗的志愿者。
在實驗中,科學家建立了一種機器人裝置,它讓12名健康志愿者用自己的食指輕觸自己前面的一根機械臂(機器人)。這一運動信號被傳遞給志愿者背后的另一根機械臂,這根機械臂會以同樣方式輕觸志愿者的背。當志愿者輕觸前方機械臂的動作與志愿者背后的機械臂輕觸志愿者的動作同時發生時,志愿者會形成一種錯覺:是他們自己在輕觸自己的后背。這讓被蒙住眼睛、還被塞住耳朵的志愿者感覺很奇怪。
接著,與志愿者輕觸機械臂的動作相比,機械臂輕觸志愿者的動作被遲延大約半秒鐘。這時,志愿者突然感覺自己被什么東西觀察和觸摸,而且這樣的鬼不止一個。與此同時,他們感覺自己的身體向后飄移,而且是朝著那只看不見的手飄移。多名志愿者在被詢問時稱,有看不見的人(或者說鬼)在靠近他們。他們平均見到兩個鬼,其中有人最多見到了4個鬼。有兩名志愿者對自己的這一經歷非常惶恐,以至于要求科學家停止實驗。
科學家解釋說,大腦對處于空間中的身體有多種描述。正常情況下,大腦能從這些描述中整合出一種對身體的自我意識。然而,當大腦體系因疾病或其他因素(例如實驗中的機械臂)而失靈時,有時候就可能對自己的身體產生第二種描述。這樣一來,自己的身體就不再被認為是自己的,而被認為是他人的,或者說是鬼的。該實驗表明,見鬼實際上源于心,也即心中有鬼才有鬼。這樣的見鬼經歷,常常被處于極端生理或心理境況的人(例如登山者和探險家)或失親者體會到。但大腦因疾病而受損的人也會出現見鬼的感覺,例如癲癇、中風、偏頭痛和癌癥患者。
在進行這次實驗之前,科學家對12名有神經疾病、并且有過見鬼感受的患者進行了大腦掃描,辨識了被擾亂的3個特定大腦區域,分別是島葉皮層(腦島)、額頂葉皮層和顳頂皮層。這3個皮層都涉及自我認知、運動和空間位置感,它們共同促進多重感官信號處理,而這種信號處理對一個人認知自己的身體來說很重要。
上述實驗看來對一些類型的見鬼經歷給出了合理的科學解釋,但它并不能解釋所有的見鬼案例。事實上,進行該實驗的科學家指出,不同的鬼魅并非以相同方式在大腦中浮現,例如平時見鬼與臨終(瀕死)體驗中靈魂出竅或見到神靈的機制不同。再者,見鬼或相信存在鬼的人很多,這可能并不只是僅僅一種理論就能解釋的。
據2005年的一項大規模民意測驗,超過1/3的美國人相信房屋可能會有幽靈出沒,多達46%的美國人相信鬼是存在的。信鬼的人相信,鬼是死者的靈魂,死者并未進入陰間,或者已從陰間返回人間。
人類對鬼神是否存在的爭論已持續了數千年。當然,今天的鬼新聞數量與幾百年前相比已大大減少,這與科學進步直接有關。
人們以許多不同方式描述見鬼。人們看見幽靈或幽光,在房間見到去世親人的影子,聽見奇怪的聲音,或者突然感覺發冷。物體從架子上莫名其妙地掉下,房門自己打開或關上。電燈突然閃爍,電視機自己開了又關。電話半夜響起,對方無聲音或有怪聲音。電話放下后又響,所謂午夜兇鈴。對不少人來說,聽、看或感覺有鬼,就足以證明鬼的存在。但除了前述的腦區受損之外,科學家還對鬼魅現象提出了其他多種解釋。
照片上的奇怪斑點或光斑,被一些人解釋為鬼怪使然。他們說,光斑在照片上可見,拍照時的肉眼卻見不到,這是因為神靈只回應來自于自動聚焦的紅外光。反駁者卻指出,這些所謂的神秘光斑,其實有毫不神秘的解釋,例如:相機閃光燈反射空氣中的塵埃顆粒或濕氣、相機鏡頭上的水點、數字相機傳感器瑕疵、顯影或曬相(印相片)出錯。
英國科學家威斯曼研究了英國境內的所謂見鬼現象。他調查了那些著名的鬧鬼地,例如漢普頓王宮、愛丁堡地窖和瑪麗金街。首先,他參考文字記錄,造訪當地雇員,查明人們見鬼的具體方位。接著,他讓志愿者報告在這些地方的奇怪經歷。他的調查結果相當一致:在之前他人經歷過不尋常現象的地方,人們報告的奇怪經歷更多。換句話說,在看來鬧鬼最厲害的地方,人們見鬼的經歷也越多。信鬼或已知某區域鬧鬼的人,報告在該區域遭遇奇異事件的頻率更高。這些發現看來支持一個說法:建筑物真的可能鬧鬼。但威斯曼團隊還采用各種儀器來測量鬧鬼地點的光線、濕度、聲音和磁場。測量結果表明,這些地方的鬧鬼事件經常都有一個合理且簡單的物理學解釋。
低頻聲波
在恍惚中看見自己桌子旁有一個灰鬼之后,美國科學家坦迪擔憂自己的實驗室可能真的鬧鬼了。但就在第二天,坦迪有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發現。由于為一次擊劍比賽做準備,坦迪把自己的劍放在了一把老虎鉗上。他發現劍刃竟然在自我振動。突然,實驗室里所有東西都咔噠作響。坦迪意識到,導致他的劍搖晃的力量就是讓他的實驗室鬧鬼的力量。
這種力量就是次聲。人的耳朵能聽見頻率高達2萬赫茲的聲音,卻聽不見頻率低于20赫茲的聲音。這些“安靜的”噪聲就是次聲。雖然我們聽不見它們,但能以振動的形式感覺到它們。威斯曼說,我們能夠感知次聲波,尤其是在我們的胃部。這既可能產生正面感覺(例如敬畏),也可能產生負面感覺(例如不安)。如果環境條件正好合適,次聲波就可能造成恐慌。風暴、風、天氣模式甚至日常器具,都可能產生次聲波。
坦迪目睹自己的劍自動搖晃后,得知自己的實驗室剛安裝了一臺新的風扇,它的振動頻率大約是19赫茲。因為人眼的諧振頻率是20赫茲左右,所以次聲讓坦迪的眼球振動,產生了實際并不存在的圖像。坦迪關掉風扇,幽靈立即遁形。威斯曼相信,次聲波造成的振動正是一些地方鬧鬼的原因。例如,在調查兩個地下鬧鬼地點時,他發現了來自地上交通的次聲。
溫度
建筑物中的冷點,是比較容易鬧鬼的地方。在溫暖房間里,一些人會感覺突然降溫或局部區域溫度低。科學家經常能追蹤到冷源,例如通風良好的窗戶或煙囪。濕度降低也可能讓人產生降溫或溫度低的感覺。例如,威斯曼對瑪麗金街鬧鬼地點的研究表明,這些地點的濕度低于非鬧鬼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