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乘直升機從貴州省平塘縣上空飛過,你很有可能會看到一個銀白色的“巨鍋”架在整個山谷之間,而四周的高山則像支撐“巨鍋”的架子??吹竭@種類似“鍋”狀物的物體,我們第一反應肯定會覺得它是個信號接收裝置。但當我告訴你,它其實是個望遠鏡,你會不會大吃一驚?
這個有30個足球場大小的“觀天巨眼”,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球面望遠鏡(英文簡稱FAST),口徑達500米。400年前,人類第一架天文望遠鏡的口徑僅有4.2厘米,FAST的口徑是它的12000倍。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FAST的靈敏度提高了近10倍;與被評為人類20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阿雷西博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了約2.25倍。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FAST將在未來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成為望遠鏡家族的掌門人。
與我們對光學望遠鏡固有的印象不同,FAST是射電望遠鏡,它既沒有高高豎起的望遠鏡鏡筒,也沒有物鏡、目鏡。FAST它是由天線和接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天線對射電望遠鏡來說,就好比是它的眼睛,它的作用相當于光學望遠鏡中的物鏡。它要把微弱的宇宙無線電信號收集起來,再通過一根特制的管子(波導)把收集到的信號傳送到接收機中去放大,然后從噪音中分離出有用的信號,并傳給后端的計算機記錄下來。記錄的結果為許多彎曲的曲線,天文學家通過分析這些曲線,就能得到天體送來的各種宇宙信息。
作為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到底有多厲害呢?
首先,FAST口徑大,看得遠。射電望遠鏡最重要的指標參數就是靈敏度。靈敏度越高,望遠鏡探測微弱無線電的能力就越強。而要想提高靈敏度,就需要擴大射電望遠鏡的口徑。FAST的口徑已達到了世界之最——500米。理論上,FAST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于宇宙的邊緣。
其次,FAST擁有靈活自如的“巨眼”。根據FAST的工作原理,當它觀測天體時,會隨著天體的方位而變化,在其500米的球冠狀主動反射面上實時形成一個300米直徑的瞬時拋物面,并通過這個300米的拋物面來匯聚電磁波。形象地說,如果把FAST比作一只巨大的眼睛,那么這只巨眼的眼球直徑就有500米,而負責接收光線的眼珠直徑就有300米。FAST就是靠這個巨大靈活的眼珠來匯聚電磁波、觀測深空。
第三,毫米精度。FAST的設計目標,是把覆蓋30個足球場的信號,聚集在藥片大小的空間里,否則,就無法監聽到宇宙中微弱的射電信號。500米的結構,處處都是頭發絲般毫米級的精度要求。用來編織索網的7000多根手臂般粗細的鋼纜,每一根的加工精度都被控制在1毫米以內;最終500米口徑的天線精度是3毫米,每一塊小面板的制造精度是1.5毫米。
最后,FAST能夠沖出銀河系,尋找新星,特別是快速旋轉、密度極高的脈沖星,FAST還可能觀察到早期宇宙的蛛絲馬跡——中性氫云團的運動,掌握星系之間互動的細節,揭秘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類似的道理,FAST還能監聽到一些太空有機分子發出的獨特電磁波,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和外星生命。
FAST射電望遠鏡的建成使用,可以將我國空間測控能力由月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邊緣,這將為我國火星探測等深空研究奠定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