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筱本/文 黃艷霞/圖
從算命說巧姐
林筱本/文 黃艷霞/圖

我很早就關注巧姐了——當年我在農村插隊,一晚躺在床上讀借來的《紅樓夢》。突然,我發現,巧姐和我都是在七夕節出生的。
說來也有趣,在我插隊的大隊里,一位社員曾給我算命。他掐指一算,說:“七夕節出生,好命啊!”我笑了,說:“什么好命?還不是跟你一樣種田!”見我不相信,他便從箱底摸出一本發黃的算命書翻給我看,在“七夕”的條目里居然有一首詩:“此命推來旺末年,妻榮子貴生怡然。平生原有滔滔福,財源有如出水泉。”
“世界幾十億人口,‘七夕’這天出生的人很多,他們的命運都會相同嗎?”我反詰道。他嘟囔地說:“反正不會差得太遠!”
我們對照算命書上的判詞,看看同樣是“七夕”出生的巧姐的命運,是否與判詞說的相同:
巧姐出身貴族。祖父賈赦,是榮國府官爵榮國公的襲承者,襲爵為一等將軍;父親是賈璉,捐了個同知的官位,但不務正業,和妻子王熙鳳一起料理榮府家務,也是賈府的大管家。
極能表現賈氏家族權勢財富的“護官符”說:“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我們僅從賈府營建元春的“省親別墅”大觀園,錢花得像潑水的例子,便可領教賈府的奢華。巧姐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平生原有滔滔福,財源有如出水泉”,這是應該沒問題的。
然而,巧姐十歲左右時,賈府倒霉了,李御史參奏賈赦勾結外官,恃強凌弱,勒索古玩,逼死人命;又參奏賈珍引誘世家子弟賭博,強占民女為妾。朝廷將賈赦、賈珍的世襲之職革去,發往遠地贖罪,還查抄寧、榮二府。結果,寧國府充公,鳳姐歷年盤剝所得的幾萬銀子,也一朝俱盡。賈家敗落導致鳳姐抑郁、緊張、焦慮,再加上染病,最后,她一命嗚呼。
更要命的是,邢大舅、王仁、賈環、賈蕓、賈薔等一干狠舅奸兄及邢夫人,趁賈璉不在家,合謀要把巧姐賣給一個外藩王爺。對于此事,連平兒和王夫人也無計可施,幸虧這時劉姥姥恰巧趕來,營救了巧姐——這與算命判詞大相徑庭!
最后,巧姐從一個出身于公侯之門的千金,變成了一個在“荒村野店”里“紡織”的勞動婦女。這與“旺末年”的判詞,相去更遠了!
我倒是覺得,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性格決定命運”頗有些道理:
他認為,播下一種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大千世界中的蕓蕓眾生,為什么有的人春風得意,有的人卻黯然無光?為什么有的人財運亨通,有的人卻一貧如洗?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正是導致每個人具有不同命運的原因之一。
但是,對于“性格決定命運”的說法,我也是存在一些疑問的。比如說,如果出現強大的外在因素,“命運”還會迎著“性格”而來嗎?我們還是拿紅樓說事吧,巧姐當時還是個孩子,她的命運只能依附于她的監護人、她的家庭以及她所處的時勢。如果沒有李御史的參奏,賈赦或許不會這么早倒臺,遲幾年,巧姐也許就嫁給富貴人家了;假如巧姐被賣時,劉姥姥沒有及時趕到,巧姐或許又不能得到搭救了……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因素是復雜多樣的,而且這些因素也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而命運很難準確預測。正因為如此,生命才繽紛多彩,人生才會顯得有滋有味!
責任編輯: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