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晨
論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彭晨
在學校教育中,雙語訓練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部分,其重要性越來越得到體現。各學校雖然在逐步重視雙語教學,但雙語教學普遍存在著學生英語水平有限、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本文立足當前雙語教學實際,探討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應對策略。
雙語教學 存在問題 應對策略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英語在全球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論是經濟、教育、文化,英語作為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逐步提現其重要性。我國現有的英語教學模式,單純注重語法,忽視學生對于英語的應用能力。作為學校,即在培養專業型人才的前提下,還應該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精通英語的學生。所以雙語教學必不可少,它打破傳統模式,在專業課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專業術語以及英語表達方式,養成學生的英語思維,在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熟練地翻譯,閱讀相關專業書籍。這是學校為把學生培養成為國際型人才,應做的首要任務。作為大數據時代,信息共享能力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很多國外文獻,通過互聯網“出國深造”,豐富知識面,就需要積累的英語專業詞匯進行閱讀。此外中國留學生去海外深造,大學所設立的交換生政策,都為專業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越來越多的機會向大學生開放,此時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就尤為體現。雙語教學不僅為可以提高大學生專業水平,英語交流能力,還為其成為國際化人才打下基礎。
伴隨世界經濟發展,國與國之間溝通交流愈加需要掌握一門或多門外語的人才,高校為此開設雙語教學,并將其設為重點學科建設。但是如何正確利用雙語教學,還需根據我國高校實情與特點,探索出符合本國實情的雙語教學方式。為此,開展雙語教學任重道遠意義非凡。
首先,雙語教學有利于融匯中西方教學之長,將西方現今教育理論方式引入。國外教育主要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興趣愛好,重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其中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正是我國教學當中所欠缺的。先進的情景式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擴展知識層面,培養求真務實的精神,教學效果顯而易見。
另外,雙語教學從根本上擴展學生知識層面、有效提高其外語水平。據相關文獻,當今社會百分之九十的論文、著名作品都是以英語敘述的,雙語教學可有效的解決語言障礙對學生求知所造成的的困難。本文通過對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現狀的分析,發現教學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解釋。
近幾年教育主管部門,提倡對大學生在本科學習期間進行雙語教學,進而雙語教學被多數人看作是衡量學校好壞的一項標準,學校把其看作提升影響力的一種方式。當前我國雙語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師資力量分配不均衡。頂尖大學配備的老師雖然大部分都有留美留英經歷,但主體仍然是華人(2),更嚴重的是一些學校號稱雙語教學,卻全程采用英文課本、中文授課、英文考試的教學方式,使大學生對雙語教學產生懷疑;當前大部分教師英語水平,不能滿足雙語教學的需求,在授課過程中,部分雙語老師語言表達流利,更多的老師口語還是不夠標準,“地方英語”的現象不乏出現;教學帶來的思維障礙能以跨越,這一點在人文社科的學科方面尤其明顯。不管是香港學生還是內地學生,在使用英文討論問題的時候往往詞不達意,也無法真正把較為深刻的想法及時地表達出來。
3.1 學生英語水平有限
學生英語水平有限。在傳統觀念影響下,應試教育一直占據教育的主導,學生們從小被灌輸傳統儒家思想,奉行題海戰術,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尤其是在雙語教學環境惡劣下,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也是導致雙語教學惡性循環的原因之一。由上述可知,老師在傳授知識時,學生是接受者,接受程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雙語教學效果的好壞(3)。雙語教學即為母語與英語相結合的新型教育方式,想要有良好的雙語教學效果,英語水平的提高對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教育界一直把英語當作我國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高考的因素,學生們只重視讀寫方面的訓練,聽說能力去未有提高,學生會寫但不會說,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根據各地區教育水平的不一致,接觸環境的不同,學生英文水平不一。現今大多數高校,在對學生安排分班時,不會以學生英語程度進行劃分,這就導致老師在進行雙語教學時,學生受英語程度影響,對信息獲取不一致,現實情況對雙語教育增加了操作難度。
3.2 師資力量薄弱
雙語教學現處于起步階段,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現今的雙語教學,沒有一套科學化,規范化的教育模式,雙語教學的課程安排也缺少完整性,導致我國雙語教學不能深入落實,取得理想的效果。盡管雙語教學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但如今我國大多數大學,已經初步完成雙語授課模式,其實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大學等多數重點院校,就已開始使用英文教科書,對其專業課進行全英式教學模式,督促學生學習英語,提高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口語表達能力,該項目的實施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雙語人才,該校學生在畢業之前完成英文“專八”考試,和國外友人能夠流利的用英語進行交流。但是這種模式的成功僅限于我國重點院校的某些專業,因為此類學校、專業的學生,基礎較好,入學以前就有較強的英語交流水平,日常知識儲備量較大,所以說雙語教學在中國實施有局限性。
4.1 對教師的建議
現今,我國缺少相關雙語教學的師資力量,建議各個學校根據自身能力,成立基金會,設立培養計劃,對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師進行定向培養,通過進修等方式,增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對雙語教師的課程安排,不局限于單個學院,將優秀的師資力量整合,按學期為限流動授課,學校雙語老師內部定期看展研討,交流經驗,培訓專業技能;設置雙語教師監管部門,對一些教學質量不過關的教師,進行懲罰,對專業技能過硬,授課模式受到學生一致好評的教師,給予獎勵,嚴格的管理制度,才能約束教師,督促其積極進取。
4.2 對學生的建議
雙語教學質量的好壞最終由學生學習成果提現,為進一步推進雙語教學,學生應當注重自我培養,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提高英語學習意識。課堂上學習過后,在課余時間結成英語互助小組,多領域,分類別的學習專業英語;通過校外社會實踐,深入所學專業對應的企業,在實踐過程中強化對專業英語的學習;運用互聯網,與國外學生深入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關注世界名校,依照自己能力翻閱英語文獻典籍,增加自己英文閱讀量。
4.3 對學校的建議
學校在推進雙語教學的進程中,應當與國外學校,建立合作關系,相互交流教學理念,借鑒優秀的教學模式;在雙語教材的選擇上應當多做參考,找尋符合本校學校學生水平的教科書做指導,并通過國外正規渠道購買;學校還應在教學模式上多做探索,優化教學手段,循序漸進,引導學生由過去的中文教學過度到中英結合授課,進而到全英授課模式;邀請各個重點高校雙語教學名師,以公開課的形式向學生授課,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認知;聯系國內優秀的英語比賽活動制作方,獲取資訊,號召學生參與比賽,從比賽中鞏固英語知識;學校自身應當增加對雙語教學的投入,開設雙語活動,提供雙語場所,讓學生在輕松的課余之中,受到雙語熏陶,強化英語應變能力。
本文探究國內大學雙語教學模式中的問題得出:學校應根據自身情況實施雙語教學,不能盲目嘗試推行更高層次的雙語教育。學校應當實施系列措施提高學生對雙語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校雙語教學質量,增加學生解除雙語教學的機會;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身。
[1]張飛霞.論雙語教學在財政學專業中的應用 [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
[2]高鴿.大學教育中的雙語教學[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
[3]趙家慧.雙語教學中的教學激勵策略研究[J].曲阜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4]馮艷微.中國高校雙語教學中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4.
[5]清華.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漢雙語教學現狀與思考-以內蒙古財經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3.
本文為南陽師范學院2017年大學生實踐教學創新項目(SPCP)“雙語教學對高校學生語言能力提高的分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7475。
(作者單位:南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