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宏文
以美育人 以文化人
□ 陶宏文
“以文化人”能使生命價值最優化,強調“以文化人”,是在于“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它包含美與德、仁與愛,它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至德至美、至仁至善的薪火傳承,也是人類立足過去、守望未來的自強不息。
“以美育人”能使幸福最大化,強調“以美育人”,是因為“美是難的,更是難忘的”,它能祛除人性的黑,樹立德性的紅,知榮而去恥,知賢而安心,融入自然,愉悅心情,加快推動社會健康和諧發展的前進步伐。
歷史證明了,美以自然,德以匡正,文以載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既是高屋建瓴的精神塑造,又是夯實基礎的格致誠正。
如今的教育,在創新思維發展的支撐下,取得了一些驕人的成績,隨著藝術課和德育課理論以及全人教育、素質教育等理論成果的研究形成,藝術課堂在物質上和理論上也獲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果。但是,光有這些,卻是不足以承擔起“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目標的。
教育,不是物質的單純投資,也不是單純將教學理論融入到課堂中,而是要在精神層面上樹立意識建構,在文化層面上啟示心智道路,融入美學、哲學、倫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在實踐中正確引導科學認知,以此完滿人性,提升生命境界,遠離世俗化、功利化,遠離腐朽的低級趣味,樹立高雅的精神追求。
知識不等于文化,藝術不等于美育。如今的教育,雖然政治性強,管理體制、知識體系等也比較成熟,但卻隨著重技術、重實用、重功利、重物質、重外來等觀念日趨強化,少有文化的視野,少有德與美的建構,難以勝任新階段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而,將美育、德育體現在文化之上來建構,成了新時代教育發展的主題。
教育的發展,究根結底,是為了育人。它要從傳統文化中繼承、提煉積極向上的精魄和科學的知識經驗,用以充實學生的“德脈”與“文脈”,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適應時代的進步,用“中國夢”的核心理念來解構教育改革的現實要求,以“德為啟始、美為取向”的文化育人方針為主旨,積極吸收各種正能量的多元文化并作為育人基礎的戰略建構,以“個性發展,特色創新”為依托,達到“崇德瀹智、彌新尚美”的育人目的。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建構,不是空口談一談的,應該是有明確抓手的。教育的發展,需要智慧的人,因為智慧的人才能堅定對美的價值追求,在教育中以發展的視野、文化的內涵、美的取向去推動教育的發展,推動人文的發展,在個人化的物質性愿景與非個人化的集體性精神愿景之間尋求平衡與協調。
一個合格的執教者應該堅定對文化的精神向往,能夠運用教育的發展來引領人文的發展,用文化的進步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培養出學會審美的一代新人,承擔起建設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重任。
(作者單位:武漢市新洲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