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對話
由點到線構筑行業經濟新動力

嘉賓以“構筑紡織經濟增長新動力”為題展開熱烈探討。
構筑行業經濟新動力這一話題,具體到微觀層面,針對一家企業、一個產業集群而言,路徑是多種的。在本次中紡圓桌論壇的互動對話環節,北京銅牛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賈曉彬,華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隆,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找紗網創始人、CEO頊棟,宋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日升,在特邀嘉賓主持人中紡聯副會長孫淮濱的主持下,分享了各自的經驗與設想。
“我們獲得了工信部循環經濟重大示范工程項目立項。”作為行業當中較早發展紡織品服裝出口的公司之一,華鼎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方隆向業界展示了華鼎集團轉型綠色環保事業的成果。
近年來,整個紡織服裝出口遇到的發展瓶頸,促使著華鼎集團開發企業內生動力。面對綠色發展的浪潮,華鼎集團將目光鎖定在循環再利用上,特別是廢舊紡織品的再利用上,引進進口設備,組建研發團隊,希望在環保等方面發揮作用。
對于華鼎集團布局的循環經濟,方隆提出尚需突出的三大問題:一是技術創新,當前的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處理手段非常落后,這與廢紡產生量并不匹配。二是機制創新,有些行業非常利于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為避免形成低端層面的惡性競爭,華鼎集團正在嘗試與行業協會、機構建立公共服務平臺,以大數據分析,從線上線下引領再生資源的有效配置,并延伸至汽車、建筑保溫材料、家居材料等全國各地的特色產業中。第三是制度創新,要取得頂層設計的支持,要靠企業和政府互動,通過標準制定規范市場。
除了華鼎集團,還有很多老牌的紡織企業正在謀求轉型。例如,北京時尚控股集團旗下的銅牛集團是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企業,在行業大形勢之下,“轉型升級”成為了銅牛集團眼下的核心點。
2016年6月6日紡織控股更名為時尚控股,提出立足時尚、科技服務,打造時尚產業集團的愿景,而銅牛集團也圍繞這樣的轉型身姿打造自己的路徑。
據北京銅牛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賈曉彬介紹,實際上,從2012年開始,銅牛就著手了“一體兩翼”,即以“銅牛”這個品牌開展一體化的品牌戰略,品牌服裝和都市產業則為兩翼。
對品牌服裝這一翼,銅牛集團有著三個清晰的認識:渠道向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轉型;圍繞場景式體驗化消費趨勢,將制造業和服務業相結合;沉淀技術與創新的積累,向品牌運營轉型。
在都市產業這一翼,著重信息科技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圍繞大數據的存儲與應用成立了銅牛信息,掛牌新三板;利用原廠區打造銅牛電影產業園,為服裝服飾產品以及衍生品的發展提供準備。
賈曉彬說,“我們有個小目標,就是一句話,銅牛轉型在路上。”
在新的一年,同樣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的還有找紗網創始人、CEO頊棟。這位80后“創二代”的“小目標”是希望成為紡織原材料行業的一個“小網紅”。
說這番話的時候,頊棟還曬出了找紗網的成績單:2016年11月單月流水2.6億元,12月單月流水2.8億元,現在平臺每天有200個求購信息,每天成交60單左右,平均客單價16萬。作為一家僅僅成立一年半的初創型企業,找紗網的目標并不小——“立志于改變這個企業,推動行業變革。降低行業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接下來,找紗網還要借用時下非常流行的概念“行業內的關鍵意見領袖”。“我要更接地氣去走進更多的棉紡企業、化纖企業,學習他們的工藝,推廣他們的品牌。找紗網要提高行業流動性,為行業做更優質的配置,讓用戶在存量市場中體驗到互聯網紅利。”頊棟說的一番話說出了新一代創業者在“互聯網+行業”領域的敢想敢拼。
而宋日升則從裝備的角度,提出了
“智能制造+行業”為產業帶來兩大新動力:人機合一、機“智”過人。在宋日升看來,生產制造過程的人、機、料、法、環、測六大要素中,裝備起到作用越來越大。時常走進客戶現場觀察設備的宋日升發現,不論是高端還是低端的智能化裝備,人和機的配合遠遠沒有發揮出裝備應有的效用,未能達到人機合一的境界。
因此,他提出要先開啟新動力,首先把基本功要打好,實現人機合一。未來,宋和科技將從單純制造型向全面服務型去轉型,提供裝備,更提供使用與維護裝備的技術人才,人機合一。
第二點,機“智”過人則點出如何應對人工智能技術的來襲。“人工智能被炒得沸沸揚揚,這將是一個可怕的趨勢,尤其是有標準、有流程的固化生產制造環節,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裝備的智慧會超過人。”宋日升提出,要從單純的智能裝備提升到智能管理,甚至智能決策,實現全過程、全要素的智能化。
圍繞智能制造,中國重要的紡織產業集群正在落地發展,蓄勢待發。同樣傳在此次論壇上的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局長、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魏偉,為業界帶來了“沭陽經驗”。
當前,沭陽經濟開發區正在建設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區。對于沭陽“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的發展定位,孫淮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魏偉則介紹說,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將力爭用五到十年時間,將產業園打造成集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針織品生產基地。
據了解,沭陽智能針織產業園規劃面積1030畝,為全國首家智能針織產業園。產業園主要以智能針織品生產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錦綸、包覆紗、面料、襪子、無縫內衣等針織品。目前,意大利LONATI公司、上海中昊集團、江蘇騰翔智能針織有限公司、韓國客商紛紛簽約落戶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