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金松++楊佳寶
摘 要 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內容重點在于新聞節目,文章聚焦點放在鐵嶺縣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利用新聞學及傳播學的相關原理剖析所存在的問題,進而對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的策劃與創新提出針對性的意見。
關鍵詞 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2-0163-02
1 鐵嶺縣廣播電視臺及其新聞節目概述
鐵嶺縣廣播電視臺成立于2012年2月28日,是在全縣扎實開展文化體制改革工作,積極推進廣播局、文化局二局合一與文化企業轉企改制工作的背景下成立的,得到了縣宣傳部、縣外宣辦等部門的高度重視。2014年,鐵嶺縣廣播電視臺開始籌建新聞頻道,于同年7月播出自制新聞節目《鐵嶺縣新聞》。
《鐵嶺縣新聞》經過兩年的發展,已經由原來的每周播出3期節目轉為了每周播出5期節目,根據2015年年末的工作總結,《鐵嶺縣新聞》一年內共計播出177期,《鐵嶺縣新聞》的記者團隊們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采取連續報道,系列報道等方式,新聞觸角不斷向深度和廣度延伸,使該節目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架起了黨和群眾之間溝通的一座橋梁。
2 鐵嶺縣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1)新聞報道側重點同質化嚴重,缺少新意。鐵嶺縣電視臺的新聞節目播出時長有限,大部分的時間被時政會議新聞所占據,統計近3個月的新聞節目,每期新聞節目都有時政會議新聞,且會議新聞占據了節目一半的時長??h級電視臺的新聞主要內容為時政會議新聞,在新聞中,電視臺又將縣級領導層級推向新聞播報的重要人物。時政會議要聞不僅僅是縣級電視臺報道的主要內容,同樣也是升級、國家級電視臺報道的主要內容,但是報道的內容比例不應過大,播報的方式也不應該拘泥。
2)新聞報道缺乏基層性,整體內容不足。由于縣級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大部分被時政會議新聞所占據,且播報形式過于單一,整體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宣傳口徑,缺乏基層性。深入基層深入人物事件采訪,新聞稿的撰寫等大都歷時較長,此類“尋找新聞”“挖掘新聞”的形式同對領導會議播報的“等待新聞”形式存在顯著的區別,這也就決定了許多新聞只能停留在“官”層面,而缺少了對于基層的挖掘,導致新聞側重點朝著一邊傾斜,整體內容不足,這也是地方新聞宣傳機構長期留下的歷史詬病。
由于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的播出時長有限,且長篇幅都被時政會議要聞所占據,這也就導致了其他新聞,尤其是地方特色的新聞比例少之又少,缺少了社會性,而社會性的新聞常常帶有地方性特色,更加符合新聞價值當中的貼近性,而這些具有貼近性的社會性新聞在整個節目中的比重是比較低的,地方性特色新聞是所有地方性廣播電視臺的天然優勢,應在新聞報道中把握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新聞,豐富傳播內容。
3)新聞機構基礎設施的落后及新聞專業人才的缺乏。新聞節目的制作還離不開新聞機構硬件設施和人才理念軟件的支撐。鐵嶺縣廣播電視臺現用的辦公場所始建于1985年,場所老化,實用辦公面積嚴重不足,場所、機器、設備已經不能滿足鐵嶺縣廣播電視臺的未來發展需求,這同樣是所有縣級廣播電視臺的一個通病,由于縣級廣播電視臺的資金來源大多來源于政府扶持,而廣告收入相對薄弱,很難滿足于現行的事業化單位企業化經營的
理念。
廣播電視事業是對專業性要求高各方面的專業人才還很欠缺,廣播電視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還有待提高??h級廣播電視臺的廣告收入以及財政撥款要遠遠小于市級和省級廣播電視臺,這也就決定了縣級廣播電視臺吸引專業人才的優勢較小。尤其是像鐵嶺縣廣播電視臺這樣一個新興事業單位,沒有歷史打下的堅實基礎,沒有固定的廣告收入來源,也沒有很強大和久遠的新聞專業經驗。
3 鐵嶺縣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未來發展舉措
1)轉變原有陳舊的節目策劃理念,挖掘地方特色新聞。新聞節目是廣播電視臺整體內容的重中之重,而地方特色新聞則是縣級廣播電視臺整體內容的重中之重。縣級廣播電視臺若想在新聞節目中增添新意,實現內容的重新改造,必須從策劃理念入手,轉變原有的、陳舊的新聞策劃思想,吸收并融入新型的、先進的新聞節目策劃手段,使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節目能夠博得穩定的生存和長久的發展。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媒介融合的趨勢越來越強,縣級廣播電視臺也應該秉持著互聯網思維,轉變原有陳舊的節目策劃理念,跳出固有的思維,調整原有的宣傳模式,挖掘具有地方性價值的新聞節目。
2)轉變時政新聞宣傳方式,滿足觀眾“知”的需求。時政類的會議要聞是官方媒體的播報重點,鐵嶺縣廣播電視臺對于此類新聞的播報借鑒了其他官方媒體的宣傳播報方式,而缺少了對基本政策的解讀??h級廣播電視臺應將時政類的會議要聞進行分析,分析出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貼近群眾生活利益的新聞,而不是不加吸收地直接將會議新聞照稿宣讀。時政類的會議要聞大多存在專業的政治和經濟術語,縣區群眾的文化水平又相比較城市來說較低,如果時政類會議要聞的精神不被新聞工作者吃透,而是以一種照本宣讀的樣式傳遞出來,縣區群眾很難理解其中的精神,也根本無法了解政策的精髓所在。
3)豐富新聞報道內容,滿足受眾“樂”的需求。新聞的意義一方面使人知,另一方面使人樂??h級廣播電視臺對于新聞的選擇除了嚴肅的時政類要聞,還需要有貼近民生的社會性新聞,這類新聞的存在可以豐富新聞報道內容,使縣級新聞節目更加貼近民生,貼近生活。縣級新聞節目存在的意義一方面是對于大政方針政策的解讀,另一方面就是對具有貼近性、地域性新聞的播報,對于大政方針政策的解讀可以滿足觀眾“知”的需求,對于地域性的社會新聞播報可以滿足觀眾“樂”的需求,這種硬新聞與軟新聞的結合應該是縣級廣播電視臺發展的方向。
4)多措并舉改善工作環境,提升新聞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新聞工作者的工作需求,勢必影響新聞制作的質量。在改善工作環境中藥多措并舉,縣級廣播電視臺一方面要向政府財務申請撥款,轉移新居并購買相應器材,另一方面要順應市場的發展,積極擴展廣告資源,實現自我創收,解決財政困難。對于新聞工作者綜合素質的培養,可以采取定期培訓的方式,使現有新聞工作者的技能逐漸提升,也可以招募新的高校學生,使縣級廣播電視臺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鐘君宏.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策劃與創新[J].科技傳播,2014(1):26,19.
[2]任麗.縣級電視臺如何做好新聞節目[J].青年記者,200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