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
2016年10月的一天,墊江縣發改委。
主任姚鴻坐在辦公室里,手里拿著一份文件,滿臉喜悅:香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手表生產項目正式落戶墊江縣。
年均生產高端智能手表1000萬只,預估銷售收入超10億元。以前,像這樣的項目被引進墊江縣是不敢奢望的。距離重慶主城141公里的墊江縣,不通鐵路運輸,在許多人眼里,不算暢通之地。
“交通不夠發達,誰愿意來投資呢?”姚鴻說。
隨著渝萬高鐵的規劃和建設,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重慶主城到墊江縣的時間,從原來的120分鐘縮短至30分鐘。”香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管理者解釋道,“這是我們選擇落戶于此的重要原因。”
渝萬高鐵讓兩地通行時間大大縮短。
從重慶火車北站出發,經長壽、墊江,過梁平,抵萬州,沿著長江江岸奔馳的渝萬高鐵,全程近245公里,把重慶主城與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串聯起來,人流、物流、信息流,一下子被激活。
香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手表生產項目只是“冰山一角”,盛洋電子、隆斯達汽車、順國金融……近年來,眾多產業相繼落戶墊江縣,投資總額已達50億元。“這條高鐵線有磁吸效應。”姚鴻笑著說,“墊江縣迎來新機遇。”
迎來新機遇的不止墊江縣。2016年11月28日,渝萬高鐵開通之時,許多媒體把它比喻為“移動的黃金走廊”,從中不難看出這條高鐵線路的巨大影響力。
萬州北站是渝萬高鐵的目的地,從重慶主城出發,抵達這里需要90分鐘。從這里再出發,行至奉節縣、巫山縣等地,可走陸路,可行水路……選擇多樣,距離更近,交通便捷。
本世紀初,三峽大壩全面竣工后,這些地方和墊江縣被稱為“三峽庫區”。渝萬高鐵想要撬動的,正是市域內“三峽庫區”的經濟發展。
若是展開地圖,答案,或許更加明顯。
渝萬高鐵與成渝高鐵線相連,同成(都)綿(陽)樂(山)城際鐵路構成“T”字形鐵路骨架,使三峽庫區與四川省省會成都的時空距離從7小時縮短至3.5小時。
“成渝經濟區是我國經濟活躍的地區之一,過去,三峽庫區因區位劣勢,與之聯系不緊。”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說,“交通條件的改善,可以擺脫劣勢,助推區域融合。”
三峽庫區、成渝經濟區,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高地”,渝萬高鐵開通后,通過兩地融合,將形成新的支點。
“依托高鐵線,融入大格局。”按照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詮釋,渝萬高鐵是“八縱八橫”沿江主要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向北,鄭萬高鐵全線貫通后,與京廣、隴海、蘭渝等鐵路聯網;向南,與昆明聯接,成為京昆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直通南亞次大陸。
有了渝萬高鐵這條“移動的黃金走廊”,長江經濟帶建設再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