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2016年1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6點30分,裝著新款服飾的航班CK218滑進停機位,中遠空港保稅物流的工作人員開始清理貨品,確認海關艙單。10點10分,貨品整理完畢,順利通關出區,距離航班落地,僅3小時40分鐘。
“快到不可思議!上海沒有設立自貿區試驗區前,完成這批貨物的全部操作,至少需要一天的時間。”中遠空港保稅物流的副總經理孟路明說。
通關速度影響輻射范圍。從24小時縮減至3小時40分,世界拉近了與上海的距離,上海拉近了與長江中下游城市的通聯,自貿區對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意義,自不待言。
“長江流域城市,深化對外開放,打破市場壁壘,協調全流域發展,能夠增強長江經濟帶的影響,造就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學者說,“一個自貿區,一次‘江岸線的延伸。”
2013年9月,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成立之后,重慶加快了自貿區的申請步伐。
2016年8月31日,重慶與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四川省、陜西省的自貿區申請獲國家批復。
“讓我們實現了一個小目標,比如自貿區的獲批,這值得慶賀。”獲得批復后,在《啟航:新棋局瞰長江》的首映發布會上,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永才說。
從籌備申請,再到“值得慶賀”,這樣的經歷,這樣的表達,可見這座城市想要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之切。
“降低貿易成本,吸引外商注入,助力長江航運發展……申請自貿區,獲得正式批復,重慶與長江經濟帶將迎來新機遇。”重慶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學者說,“長江經濟帶發展對重慶有利好,重慶對長江經濟帶發展有帶動。”
上海處長江頭,它沿著海岸線,向南、向北縱深延展;重慶在長江尾,它的“帶動”沿著江岸、港口……東西縱橫,向著歐亞大陸的深處。
2016年9月19日,重慶市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第十一屆年會新聞發布會舉行。在這次會議上,重慶市對外貿易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謙,對重慶自貿區總方案特點作出回應。
——依托“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在自貿區試驗范圍內,探索陸上運輸的國際貿易規則。這是重慶自貿區與其他自貿區的最大不同。
以自貿區為支點,繼續帶動西部大開發。自貿區方案設計中,重慶將圍繞“制造業”進行制度創新。
金融、航空、物流、信息通是中新(重慶)示范項目的重點領域,重慶自貿區將同中新(重慶)示范項目進行疊加,深化對外合作。
物流,產業、項目……上海、重慶,一頭一尾像兩個支點,撐起長江經濟帶,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