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
近日,浙江杭州城市建設融資又傳來利好消息,首支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成功。發債主體為杭州市運河綜合保護開發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河集團),10億元融資將專款專用,為杭州停車場項目建設提供資本支持。不僅如此,此次發行成功的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票面利率僅3.4%,刷新同類、同評級、同期限企業債券發行利率歷史最低紀錄。它的成功發行,有望為杭州企業后續發債融資、降低融資成本提供參考和借鑒。
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產業化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小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停車設施供給不足問題日益凸顯,擠占非機動車道等公共資源,影響交通通行,制約了城市進一步提升品質和管理服務水平。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產業化是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改革創新、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同時,停車場也是支撐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加快停車場建設,增加有效供給,補強城市發展短板,解決居民停車難問題,是惠民便民的重大工程,也是當前改革創新、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加快城市停車場建設近期工作要點與任務分工》。其中,加大金融對城市停車場建設的支持、加快高新技術在停車領域應用等要點將會進一步引導市場化金融機構加大對停車場建設的支持。文件在明確工作要點與任務分工時提出,各地要盡快編制停車設施專項規劃,制定加快停車場建設的具體細則,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車位標準;積極推動單位、小區、個人利用自有空間建設停車場,推廣采用PPP模式建設停車場,簡化停車場投資建設、經營手續辦理程序;加強用地保障,鼓勵綜合利用,實施分層辦理規劃和土地手續;持續加大停車場建設企業債券發行和產業投資基金規模,加大金融對城市停車場建設的支持;完善停車收費政策,支持停車裝備制造業發展;建立停車基礎數據庫,加快高新技術在停車領域應用,積極推動停車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
自2015年起,停車產業政策紅利集中爆發。在政策支持和資金輔助下,地方開始快速擴展停車位建設。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印發城市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的通知》,對停車場建設項目發行專項債券予以積極支持;對已核準發行專項債融資的城市停車場建設項目,為保證項目資金足額到位,優先安排專項建設基金予以支持。
2015年8月,國家7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逐步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收費,并提出在停車場建設上大力推廣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同時將PPP模式作為停車場建設的創新投融資模式。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印發2016年停車場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杭州、深圳6個城市要率先于2016年上半年出臺。鼓勵應用集約化立體停車庫并同步配建充電樁。梳理匯總停車場建設重點項目,進入發改委三年滾動投資計劃重大建設項目庫系統。
2015年11月1日,國土資源部網站發布《進一步完善城市停車場規劃建設及用地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強化城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調控,要求城市編制停車設施專項規劃。通知進一步指出要合理配置停車設施,提高空間利用效率,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充分挖潛利用地上地下空間,推進建設用地的多功能立體開發和復合利用;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加快城市停車場建設,逐步緩解停車難問題。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辦公廳批準的超過30個城市的城市整體規劃中,明確提出做好停車場規劃布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說,未來將要求老舊居住區結合片區停車綜合改善方案,合理確定停車方式和停車規模,鼓勵超配建停車場。
資本競逐停車位建設
杭州市此次發行成功的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名為“16杭運河專項債”,發行票面利率比之前AA級企業債發行的最低利率還要低24BP(基點,債券和票據利率改變量的度量單位,1個基點等于1個百分點的1%,即0.01%),創下發行主體和債項評級雙AA的七年期企業債發行利率歷史最低紀錄。該專項債之所以能以這樣的低成本發行成功,一方面在于精準把握住了“十一”后銀行間市場機構投資者情緒回暖的時機,另一方面則體現了市場對杭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的肯定,也是G20為杭州帶來品牌效應的一種體現。
因此,債券發行詢價之時,機構紛紛給出了較低利率并踴躍認購。此次發行共有65家機構參與認購,認購金額達到103.3億元,認購倍數為10.33倍,為今年以來所有企業債券發行的最高認購倍數,其搶手程度可見一斑。該專項債的發行成功,可以說為杭州停車場建設專項債券的試點開了一個好頭。本次債券募集到的10億元資金,將專項用于公共項目及商住項目停車場的建設。投資建設過程中,將會按照一種更新穎的“停車場綜合體”模式來操作,在建設停車場的同時,兼顧客群的餐飲消費、汽車保養等綜合性需求,力爭實現項目公共服務性和商業可持續性的平衡。
由于發展起步較晚,我國停車位遠遠低于實際需求量,停車難的問題日益嚴重,且已有從一線向二三線城市蔓延的趨勢。數據顯示,我國停車位缺口保守估計超過5000萬個,并且停車位缺口正持續擴大。由于涉及民生,停車位的建設規劃已被提到重要位置,各個城市被要求加快停車設施專項規劃的編制。正因為如此,具有資產屬性且僅處于發展初期的停車產業被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看好,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
基于此,有關專家分析認為,我國的智能停車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別。具體來說,以車主一年3000元的停車花費測算,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將近1.5億輛,停車收費的靜態市場空間達到約5000億元;同時,停車應用平臺對接汽車后市場的服務提供商,目前相關行業先行者均開始上線預約洗車、修車、汽車美容等業務;國內汽車后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級別。而上市公司中智能停車概念股也較多,如安居寶、千方科技、捷順科技、金證股份、鴻路鋼構、齊星鐵塔、潤邦股份、數字政通等個股。
萬億市場有待打開
今年11月2日,停車管理互聯網平臺“停簡單”B輪融資塵埃落定,復星集團領投,紅星美凱龍、中民投、峰瑞資本、韜蘊資本等一線投資機構密集跟投。“對復星很重要的投資項目我才會來站臺。”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直言,復星不喜歡投資只燒錢的生意,更不喜歡聽上去很炫卻沒有什么用的東西,停車的概念是剛需,因此,發展前景尤為可觀。
紅星美凱龍董事長車建新也表示,這次親力親為的原因便是看重停車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停車位的需求是大于車輛需求的。”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表示,中國擁有最多的大城市,大城市里面相對人口密度最大,人口總量最多,但同時人均交通資源最少。這也意味著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立體停車場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顯示,去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72億輛,同比增長11.35%。預計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將超過2600萬輛,新增汽車保有量在2000萬輛左右,到2017年,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億輛,我國停車位缺口正持續擴大。
有人測算,假定每輛車每年行駛2萬公里,時速50公里,則全年的動態交通行駛狀態只有400小時,而靜態停放狀態達8000多小時,占95%以上。根據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共有機動車559.1萬輛,機動車保有量與停車位缺口量達到250萬個;深圳、上海、廣州、南京等城市的停車位缺口均超過150萬個。而在城市中心地帶,平均泊位供給數更是僅為0.17個/輛。因此,可以提高社會效率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
2016年停車行業被很多人稱為行業的爆發元年,因為國內的停車市場正面臨一次歷史性的產業深度轉型和變革。在目前流動性過剩和資產荒的大背景下,停車行業是萬億規模的優質資產,有很多資金方正在路上。正因資本的集中進入,停車產業正成為投資風口,但值得注意的是,停車產業雖然前景廣闊,但應警惕資本跟風,造成不必要的重復建設。現階段停車產業仍然面臨難以打破的固化利益,因此,仍需體制上的根本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