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種古老儀式,每當玉米要結出棒子的時候,年長的印第安婦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跟“玉米媽媽”交流,用商量的口吻與一株株玉米談話,以期達成友好共識:“??!讓你的孩子——玉米種子們養活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讓我的孩子養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讓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種玉米?!?/p>
這些傳統文化中流傳的東西,體現了人與植物的交流。原始人對自然的畏懼,很可能是出于他們對自然的了解。
1966年2月的天,美國中央情報局專家巴克斯特開創了研究植物感情的先河。他把測謊儀接到一株牛舌蘭的葉片上,并向它的根部澆水。當水從根部徐徐上升時,他驚奇地發現:在電流計圖紙上,自動記錄筆不是向上,而是向下記下一大堆鋸齒形的圖形。這種曲線圖形與人在高興時感情激動的曲線圖形很相似!當他準備進行一次威脅行動并在心中想象葉子燃燒的情景時,更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還沒動手,圖紙上的示意圖就發生了變化,在表格上不停地向上掃描。隨后,當他取來火柴剛剛劃著的一瞬間,記錄儀上再次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燃燒的火柴還沒有接觸到植物,記錄儀的指針已劇烈地擺動,甚至記錄曲線都超出了記錄紙的邊緣,出現了極強烈的恐懼表現。而當他假裝要燒植物的葉子時,圖紙上卻沒有這種反應。植物竟然還具有辨別人類真假意圖的能力?假裝的動作居然騙不了植物?
巴克斯特和他的同事們在全國各地的其他機構用其他植物和其他測謊儀做了類似的觀察研究,得到的是相同的觀察結果。
巴克斯特曾經設計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在3間房子里各放一株植物,用一種新設計的儀器觀察。當著植物的面,他把活蹦亂跳的海蝦投入沸水中,并用精確到0.1s的記錄儀記下結果。然后讓植物與儀器的電極相連,鎖上門,不允許任何人進入。第二天,他去看試驗結果,發現每當海蝦被投入沸水6s~7s后,植物的活動曲線便急劇上升。根據這些,巴克斯特指出,海蝦死亡引起了植物的劇烈反應,這并不是一種偶然現象。幾乎可以肯定,植物之間能夠有交流,而且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間也能發生交往。
在美國耶魯大學,巴克斯特曾當眾將一只蜘蛛與植物置于同一屋內,當觸動蜘蛛使其爬動時,儀器記錄紙上便出現了奇跡——早在蜘蛛開始爬行前,植物便產生了反應。顯然,這表明了植物具有感知蜘蛛行動意圖的超感能力。
巴克斯特又設計了一個實驗:將兩棵植物并排置于同一屋內,讓一名學生當著一株植物的面將另一株植物毀掉。然后他讓這名學生混在幾個學生中間,都穿一樣的服裝并戴上面具,一個一個向活著的那株植物走去。最后當“毀壞者”走過去時,植物在儀器記錄紙上立刻留下極為強烈的信號指示,表露出對“毀壞者”的恐懼。類似驗證植物具有記憶力的實驗還有很多,例如,有人曾把測謊儀接在盆仙人掌上,然后把仙人掌連根拔起,扔在地上,過段時間又把仙人掌栽到盆里,并再次走近它。測謊儀上的指針馬上抖動起來,顯示出仙人掌對這個人很害怕。
巴克斯特還發現,當植物在面臨極大危險時,會采取一種類似人類昏迷的自我保護方法。一天,一位加拿大心理學家去看巴克斯特的植物實驗,第一棵植物沒反應,第二棵、第三棵……前5棵都沒有反應,直到第六棵才有反應。巴克斯特問心理學家,你在工作中傷害過植物么?他說:“我有時把植物烘干稱出它的重量做分析?!笨磥碇参镉龅竭@位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心理學家,會讓自己暈倒,來回避死亡的痛苦。在這位老兄走了以后。這些植物又開始在巴克斯特的測謊儀上恢復了“知覺”。
經過研究,專家們還發現,植物具有非凡的辨別能力,能夠窺測人細微的心理活動,從而判斷人是否在說謊。紐約奧林奇堡的羅克蘭州立醫院實驗室主任、職業心理學家阿里斯蒂德·埃瑟和他的合作者——紐瓦工學院的化學師道拉斯·迪安一起做了一次實驗。兩位科學家將電極連在海芋屬植物上,然后問受試者一系列的問題,并告訴他,回答有些問題時可以不必說真話。但是植物卻在電流計的圖表上毫不困難地表明受試者的回答哪一些是謊話。
巴克斯特也對一位記者做過同樣的實驗,他要求這位記者在植物面前不管事實如何只做否定回答。巴克斯特開始詢問記者的生日,一連報出7個月份,其中一個與記者生日相符,盡管記者均予以否定,但當那個正確的日期說出口時,植物立刻做出明顯的信號反應。紐約若克蘭德州立醫院的醫學研究部主任阿里斯泰德·依塞博士重復過這個實驗:讓一名男子對一些問題給出錯誤的回答,結果他從小苗培養大的那棵植物一點沒有“包庇”他,把錯誤回答都反應在了記錄紙上。
美國新澤西州西帕特森的電子專家皮爾·保羅·索文進一步對植物思維傳感進行實驗。索文發明了一套電子裝置,這套裝置使索文能與他的植物進行遙控聯系。他可以呼叫自己的號碼,直接同植物說話,甚至可以通過聲控要植物控制他住房中的光、色、溫度以及錄音設備。
索文還成功地做過“與植物進行情感交流”、“實驗者意識化入植物體內”、“人與植物進行的遠距離溝通”等實驗,都取得了很大成果。索文指出,用人的標準來衡量,植物是瞎子、聾子、啞巴,而人卻可以而且也做到了與植物的溝通。植物是活生生的物體,有意識,并占據空間。
法國的生物學家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當有兩片嫩葉的幼苗剛剛破土時,科學家們拿針刺了幾下其中的一片幼葉,在幾分鐘后,科學家們把兩片嫩葉全部摘除,再讓它們繼續生長。結果,沒受針刺的一邊萌發的芽生長得很旺盛,而受過針刺一邊的芽生長明顯較慢。這說明,植物已經記住,受過針刺的一邊蘊藏著危險??茖W家又經過實驗,發現植物的記憶力大約能保留13天。科學家們解釋說,植物沒有動物那樣的神經系統,它們的記憶可能是依賴離子滲透補充實現的。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戴維·羅茲發現,當柳樹被毛蟲襲擊時,不但被咬的柳樹會產生抵抗物質,而且3m外沒有被咬的柳樹也會產生抵抗物質。植物竟然能夠互通消息。科學家研究發現,當柳樹受到襲擊時,會產生一些揮發性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在空氣中四處散發,從而給別的樹通風報信。
意大利都靈大學的生物學家們公布了一項類似的研究成果:實驗中,當草感覺到害蟲在吞噬其葉子時,會發出一種類似于薰衣草的氣味。這種氣味不但能向周圍伙伴發出警告,還能散發到空氣中吸引黃蜂的到來,而黃蜂正是這種食草害蟲的天敵??茖W家們在對生長在拉美一帶的豆類、玉米、酸果蔓及其他一些植物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20世紀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植物遇到嚴重干旱時會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后來,英國和日本的科學家通過特制的“植物活性翻譯機”發現,不少植物在不同情況下的確能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有些植物的聲音會隨光線的明暗變化而變化。當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強光照射時,會發出類似驚訝的聲音;當植物遇到變天刮風或缺水時,會發出低沉、混亂的聲音,仿佛表示它們正在受到某種痛苦。有科學家認為,如果對植物語言進行深入研究,也許在今后我們可以通過植物進行“對話”,來了解植物的健康狀況,甚至可以就施什么肥料、怎么施,“征求”植物自己的意見。
對于植物有喜、怒、哀、樂等感情現象這一連串的新發現,使得科學家們越來越著迷。假如植物確實有豐富的感情,那么它們也應該像人類一樣,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情感的影響。
大家知道,精神生活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對于有些病人,精神的安慰、詼諧的笑語,往往能起到比藥物更有效的作用??茖W家由此而得到啟發,想試驗精神生活對于植物的生長究竟有多少影響,目前,該研究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