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
■ 11月21日, 英國獨立黨剛就任18天的黨魁黛安娜·詹姆斯以“缺乏權威”為由宣布辭職。11月28日,保羅·納托爾贏得黨內投票,成為新黨魁。納托爾曾擔任獨立黨副黨魁達六年。英國獨立黨是英國第三大黨,旗幟鮮明地支持英國“脫歐”。2016年6月英國公投決定“脫歐”后,時任獨立黨黨魁奈杰爾·法拉奇表示他的政治抱負已經實現,隨后辭職。
■ 11月22日,立陶宛議會投票表決關于總理人選的提名。由總統格里包斯凱特提名的總理人選、來自立陶宛綠黨和農民聯盟的斯克韋爾內利斯,以90票贊成、4票反對和33票棄權的表決結果,獲議會批準支持。當天,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任命斯克韋爾內利斯為新任總理。在10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立陶宛綠黨和農民聯盟成為最大贏家。
■ 11月25日晚,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逝世,享年90歲。菲德爾·卡斯特羅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他于20世紀50年代領導古巴革命,推翻了巴蒂斯塔政權,在古巴建立社會主義政權。
■ 11月27日,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宣布,此前單獨執政的自由黨與自由聯盟黨和保守人民黨達成一致,將組建聯合政府。在2015年議會選舉中,自由黨、保守人民黨、丹麥人民黨、自由聯盟黨組成的中右翼政黨聯盟(藍營)獲得組閣權,但由于藍營各黨在執政理念方面存在較大分歧,最終自由黨單獨組閣。新的聯合政府在議會中將總共擁有53個席位,仍屬于少數派政府,需要得到丹麥人民黨的支持才能在議會中維持多數。
■ 11月27日,法國共和黨舉行總統大選初選第二輪投票。前總理菲永以66%的支持率擊敗前總理朱佩,將作為法國中右翼黨派的唯一候選人參加大選。
■ 12月9日,韓國國會對總統樸槿惠彈劾議案舉行表決。最終結果為234票贊成、56票反對、2票棄權、7票無效,彈劾案獲得通過。樸槿惠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二位遭國會彈劾的總統。樸槿惠被停職,等待憲法法院對彈劾案的最終裁決,由總理黃教安任代總統。執政黨新國家黨國會代表鄭鎮碩因樸槿惠遭彈劾而引咎辭職。12月16日,新國家黨舉行國會代表競選,鄭宇澤當選為該黨國會代表。
■ 11月29日至12月4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簡稱法塔赫)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會議選舉法塔赫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革命委員會,阿巴斯連任法塔赫領導人。
■ 11月30日,美國國會民主黨籍眾議員選舉該黨眾議院領袖。佩洛西最終以134票對63票,成功連任。佩洛西現年76歲,是美國迄今唯一擔任過眾議院議長的女議員。
■ 12月1日,法國總統奧朗德宣布,不尋求競選連任下屆法國總統。此舉開創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在任總統不連選先例。
■ 12月1日,岡比亞舉行總統選舉。12月2日,岡比亞選舉委員會公布選舉最終結果,阿達馬·巴羅獲得45.54%的選票, 而岡比亞現任總統、愛國調整與建設聯盟候選人葉海亞·賈梅的得票率為36.7%,阿達馬·巴羅當選新任總統。賈梅12月1日曾承認敗選,但之后改口,抵制大選結果。12月13日,賈梅促請最高法院取消選舉結果。這是岡比亞自賈梅1994年發動軍事政變上臺后的第五次總統選舉。
■ 12月4日,奧地利重新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根據奧地利內政部當天公布的計票結果,前綠黨領導人范德貝倫以53.3%的得票率擊敗自由黨候選人霍費爾,當選總統。在2016年5月22日舉行的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范德貝倫險勝霍費爾,但因為郵寄選票的信封被發現密封性存在問題,投票結果被裁定無效,因此選舉重新舉行。
■ 12月4日,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總統選舉。12月9日,烏茲別克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總統選舉最終結果,自由民主黨候選人米爾濟約耶夫得票率為88.61%,當選新任總統。米爾濟約耶夫生于1957年,歷任吉扎克州州長、撒馬爾罕州州長及總理等職。
■ 12月4日,意大利舉行全民修憲公投。法國國家廣播電臺Rai和La7電視頻道的調查顯示,反對陣營以最少54%對46%壓倒贊成陣營,平均比率為56.7%對43.3%,反對陣營大幅領先,民眾否定了修憲提案。意大利總理倫齊宣布辭職。12月11日,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任命外交部長真蒂洛尼出任總理。真蒂洛尼與倫齊同屬意大利民主黨,自2014年10月起任外交部長。
■ 12月5日,新西蘭總理約翰·基宣布,因家庭原因辭去總理和執政黨新西蘭國家黨黨首職務。12月12日,新西蘭國家黨正式推舉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比爾·英格利希為黨首,委任其為新任總理。
■ 12月6—7日,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基民盟)召開黨代會。基民盟主席、總理默克爾以89.5%的得票率再次當選該黨主席,將作為該黨總理候選人參加2017年德國大選。默克爾自2005年11月起擔任德國總理,如能在2017年大選中獲勝,將開始她的第四個總理任期。
■ 12月10日,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向土耳其議會提交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主要內容為將土耳其從議會制改為總統制,試圖推動總統埃爾多安成為憲法認可的實權總統。總統制改革后土耳其總統下設兩名副總統,總統將直接任命政府部長,總理職位將被廢除。土耳其總統也將不再接受政黨中立的限制,可以繼續擔任政黨主席。如果草案得到議會367名議員支持,將直接通過,不足367票但超過330票,則可通過全民公投決定,不足330票則被否決。據有關報道稱,在遞交此項草案前,正發黨和擁有40個議席的土耳其民族行動黨達成了協議,但由于土耳其共和人民黨、人民民主黨堅決反對,正發黨很可能需要通過全民公投實現修憲目的。
■ 12月11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修憲公投。12月12日,吉爾吉斯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沙伊爾達別科娃宣布初步計票結果,同意修憲者占79.62%,反對者占15.37%,另有5.01%的選票被認定為無效票。此次修憲將對現行憲法進行36處修改,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要強化總理職權,最終使吉爾吉斯斯坦由議會—總統制國家過渡為議會制國家。憲法修改后,政府總理將有權在不經過總統同意的情況下任命或解除部長職務,而且,總理和副總理將會保留議員資格。此外,議會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的門檻也被大大提高。
■ 12月11日,馬其頓舉行議會選舉。12月12日,馬其頓國家選舉委員會公布議會選舉結果,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獲得議會120個議席中的51席,社會民主聯盟獲得49席。執政黨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民族統一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但需與其他黨派組建聯合政府。
■ 12月17日,津巴布韋執政黨——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簡稱津民盟)舉行黨代會。該黨宣布,黨主席兼第一書記、92歲的現任總統羅伯特·穆加貝將代表該黨參加2018年總統選舉。
(供稿:賈旭陽)
(責任編輯: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