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
前幾天,澳大利亞秒拍達人David Hohhot在微博里發了“外國人不要總抱怨中國游客”的視頻,他表示:“其他國家的游客也很差,遠比中國游客差”,“但是為什么你們沒有聽說這些?因為這些(消息)上沒有‘中國人(的標簽),現在任何有關中國人的標簽都很吸引外國民眾,因為他們嫉妒,他們不愿意看到中國發展這么快……”
So,中國發展之迅速,讓世界都嫉妒,你別不信,下面為你一一盤點:
今年4月,CNN記者在北京來了一次不帶錢包生活一天的體驗。他最終的實驗結果是:非常輕松,非常方便。他從買早餐開始,全天24小時用電子錢包生活,小到街頭小販大到商業連鎖店,只需要掃一掃就可以付錢,令他大呼神奇!而在美國,你必須永遠帶著信用卡。
華爾街日報說,使用移動支付軟件是人們在信任方面跨出的一大步。現在,中國成了移動支付領域的先鋒,也意味著人們已經進入很少使用現金的生活方式。
美國被譽為車輪上的國家,公共交通系統不甚發達。以洛杉磯為例,雖然這里有公交和地鐵,但是遠不及國內方便快捷。要說叫個出租車吧,恐怕除了紐約的yellow cab,走在路上幾乎看不見什么出租車。在這里,人們更多的是駕車出行。
在中國,除了公共交通很便捷,我們還擁有世界上最牛掰的高鐵系統了!
外國人尤其是英國群眾對中國菜表示很羨慕,因為畢竟英國菜一直被稱為美食界的一股泥石流……更要命的是,中國有一種調料叫老干媽!歪果仁有多愛老干媽?來看看網友怎么說:我的意大利室友對我在不經意間分給他吃的老干媽念念不忘, 深情地說: “OH, this is my lady!”然后從此管老干媽叫“my lady sauce”。
中國的App應用遍布方方面面,衣食住行都有相應的App可供下載使用。這些App不僅吸引著中國人使用,很多的外國人也喜歡用中國App。2016年進入海外Top1000的中國App有119個,數量和種類都在增加。總體類型上,工具類和攝影類App依舊是出海數量最為眾多的App。
此外,那些以往被認為不適合出海的App類型,我們在海外也能看到中國公司的產品。例如,在北美大紅大紫的短視頻社交類App Musical.ly。在美國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青少年中,Musical.ly是當之無愧的最紅主流社交App之一,用戶通過上傳自己的音樂錄影表演在平臺上與其他用戶進行互動。一年多時間里,這個平臺已經產生了粉絲數量超過1000萬的超級用戶!美國最受歡迎的晨間節目《今日美國》對Musical.ly進行了系列報道,并發起了《今日美國》Musical.ly視頻挑戰賽。
米其林來自太平洋島國薩摩亞,來到中國已3年。在她的手機里,有好幾款外賣App。回國休假,她感覺到沒有外賣軟件的不便。
來自阿根廷的阿薩莫拉是上海外國語大學的交換生。“我使用滴滴打車后,就再不愿意招手打車了。”在阿根廷打車軟件剛剛興起,普及率不高。
來自馬來西亞的李祖毅,回國前想買一套漢服。可是商店里很少有賣漢服的,中國朋友讓他上淘寶看看。他發現淘寶上的東西很便宜,還包郵。
北京三元橋大修,43小時完工,震驚國外網友。同樣的市政建設,湖南長沙僅用10小時就建成74米超高性能混凝土大橋。中國建筑工人在長沙締造了19天蓋57層高樓的神話,西方記者一開始還以為是假新聞呢。
我們的建筑不光建設速度快!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每年都會頒發“菲迪克杰出項目獎”,相當于國際工程項目領域的諾貝爾獎。今年的菲迪克杰出項目獎評選揭曉,中國再獲世界第一,連續4年金榜題名、獨占鰲頭。
在前不久落幕的2016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主辦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達到52.37萬人,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則達到40.91萬人。
近年來,中國經濟保持快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雖然我們還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點,雖然發展的路上有很多荊棘需要劈除,但不妄自尊大,也無須妄自菲薄。相信未來的一天,你會驕傲地說:“中國的月亮也挺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