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新紅
摘要:人際交往障礙一直是心理學家十分重視的問題,同時也是中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本文首先對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接著針對這些原因主要從心理、學校和家庭三個方面探究了改善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對策,最后客觀地對全文進行總結,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中學生 人際交往 障礙
中圖分類號:G4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111-01
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中學生是獨生子女,良好的家庭條件使他們多數是從充滿溺愛的兒童時期成長起來的,這些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并且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有必要對中學生現有的人際交往障礙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問題的解決對策,強化教師和家長對中學生人際交往的關注和重視,有助于中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整體的安定發展。
一、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產生的原因
(一) 心理障礙
中學時期的青少年,年齡多為13-18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在生活上渴望獨立和自由,因此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叛逆心理,但由于他們社會經驗少,在遇到問題時很難憑個人能力解決,所以在遭遇失敗挫折后就產生了心理障礙。自卑心理是造成初中生人際交往障礙的一個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成績和外貌等原因影響,不少初中生在對比這些因素時會覺得自己不如同學,因此在交往的過程中常常感到自卑,從而使人際關系發展產生障礙;另一方面家庭因素也是初中生產生自卑心理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在農村部分中學生家庭貧困使他們在和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往往感到自卑。
(二) 社會和學校因素
隨著網絡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不少中學生更希望在網絡游戲里發展自己,由于游戲人物、場景等更能吸引中學生的注意力,所以不少中學生會選擇生活在網絡游戲里。但當他們再次回到現實時就會感到特別的無助、困惑,久而久之部分中學生就會與同學之間產生代溝,從而影響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此外,學校也是造成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重要因素,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使大多數中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升學率,在校園管理中很多中學會采取封閉的管理政策,這樣不僅束縛學生的自由,而且由于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少,使得他們在離開校園后就遇到了很多人際交往問題。不僅如此,多數學校仍然注重傳統的應試教育,按成績排名分座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有些教師喜歡學習好的學生,經常與他們發生互動,而那些學習不好的學生出于嫉妒等心理會選擇不與學習好的學生說話,這樣同學之間就產生了隔閡,從而影響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解決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措施
(一)培養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消除心理問題最有效的措施,由于中學生正處在青少年時期,在生活中往往喜歡與其他同學進行攀比,使得那些家庭條件不好、外表不好的學生產生一定自卑心理,在學習生活中往往感到孤獨。面對這種現狀,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心理障礙,如教師定時舉辦班會、課外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有效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為學生之間的友誼打下堅實基礎。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那些羞澀的同學進行發言,如回答問題、朗誦課文等,這種方式可以使他們擺脫不敢說話的局面,經過一段時間后,他們就會感覺在朗誦課文時非常自信,從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多中學生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就是缺乏興趣,包括學習、生活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在培育興趣過程中很自然就強化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二)發揮網絡作用,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觀念,對于那些沉迷網絡的同學不要徹底禁止網絡游戲,盲目管理學生反而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可以定時舉辦班會等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沉迷網絡的危害。此外,在學習生活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其利用網絡知識,如查找名人傳記、歷史典故和英語單詞等。人際交往雖是一種復雜的認知過程,但只要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學校方面要積極開設心理課程,通過心理疏導和溝通,幫助那些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學生及時找到正確的處理方法。不僅如此,教師也要及時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一旦發現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學生,要及時與家長和學生進行心理交流和溝通,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結語
人際交往障礙是中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不少中學生因人際交往關系處理不當而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嚴重者還會產生犯罪心理。因此,要及時認識到中學生產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幫助中學生樹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吉紹兵.淺析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及對策[N].學知報,2011-02-21:B04.
[2]郭寅.青少年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及對策分析[D].山東大學,201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