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的敘事圈套回來了,這次不是在西藏是在云南,不是在拉薩是在西雙版納——馬原近年的隱居之所。地域對馬原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本期他的中篇《谷神屋的貝瑪》講
述了西雙版納南糯山一個老祭司的故事。多年前,年事已高的別樣吾做祭司已有16年,卻從未有機會履行祭司的職責,主持祭送亡人祭典。
因為16年來南糯山風調雨順,從未死過一個人。不得已,老祭司以一個死去的猴子充當亡人,主持了一次盛大的死亡祭典。故事虛實相間,十分吊詭。
可以對照一讀的是王升山的《巫師小土》,同樣與“巫”有關,故事卻發生在北京,老北京文化與云南之“巫”構成有趣的對話關系。
李浩的《封在石頭里的夢》的人物皆實有其人,而故事是虛構的,類似一個文學的裝置。
“小說新干線”蔣在的小說《舉起靈魂伸向你》《虛度》與劉文飛的散文《盛夏俄國:2016》展示了新的異域視角與經驗,也頗耐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