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慧
摘要:2015年,廣州市國家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通過驗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規模在全國試點城市中位列第一。廣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不僅得益于傳統外貿產業優勢,也得益于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項宏觀政策紅利,據此,從政府宏觀規劃、質檢政策、通關政策、稅收政策四個方面,對廣州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政策進行分析,為其他城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政策;廣州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20
1廣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傳統外貿的轉型升級,在國家政策引導下,跨境電子商務取得了迅猛發展。2014年我國跨境網絡零售交易額達4492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跨境電商進口交易額1290億元,同比增長60%,跨境電商出口交易額3202億元,同比增長40%。自2013年9月廣州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試點城市以來,廣州市各級政府部門積極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廣州市財政從2013年起連續5年每年投入5億元扶持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發展,其中安排專項資金3320萬元用于廣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2014年廣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口總額達到13.1億元,2015年1-10月,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65.4億元(含直購進口),同比增長9.2倍,規模在全國試點城市中位列第一。全市開展跨境電商業務企業777家,其中電商企業630家、物流企業112家、支付企業35家。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現有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建成或在建跨境電商園區(不含電子商務園區)11個,已有超500家企業進駐。
廣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除得益于傳統外貿產業優勢外,還得益于從中央到地方的各項跨境電子商務政策紅利。以下從政府宏觀規劃、質檢政策、通關政策、稅收政策四個方面,對廣州跨境電子商務相關政策做出解讀和淺析。
2廣州市跨境電子商務政策淺析
2.1政府宏觀規劃政策
2014年8月,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全市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集聚區總體規劃布局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中指出在南沙港區(龍穴)規劃建設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2015年2月,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優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對廣州市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功能優化方案,東部片區的廣州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要加快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廣州保稅區積極申報建設“跨境電商集中區”,加快區內跨境電子商務及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以人民幣計價結算。位于南部片區的廣州南沙港保稅港區要發揮海港優勢,以港口和口岸服務為建設重點,大力發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2015年9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互聯網+”行動計劃(2015-2020)的通知》,將互聯網+跨境貿易列為重點任務,指出要大力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加快建設集保稅展示、物流、交易、服務于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打造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跨境電子商務離岸數據中心。2016年3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指出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主要措施有:加快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分類建設海港型和空港型跨境電子商務集中監管園區;鼓勵支持跨境電子商務企業通過規范的“海外倉”等模式,融入境外零售體系,健全進出口商品供應鏈管理;大力推進監管體系、通關流程、檢驗檢疫流程、金融服務、財稅政策等服務創新,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2016年4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完善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壯大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和境外營銷體系,促進我省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和支撐服務體系融合發展”。政府的這些宏觀規劃政策,為廣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布局、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的啟動、跨境電商基礎設施建設、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業務的開展提供了政策指導和規劃,為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各項政策的指導下,廣州市2014年重點推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開展B2C一般貿易出口、B2C保稅進出口、B2B一般貿易進出口業務,啟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建設,分兩批認定46家試點企業,包括平臺企業、物流及綜合服務企業、支付企業和倉儲企業,基本涵蓋了跨境電商產業全鏈條。廣州市共有廣州保稅區、廣州出口加工區、廣州保稅物流園區、廣州南沙保稅港區和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5個經國家批準設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規劃總面積18.84平方公里,是國內擁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類型最豐富、功能最齊全的地區之一。依托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優勢,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廣州保稅區和南沙保稅港區成為廣州跨境電商產業的主要集聚區,跨境電商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疊加,極大發揮和豐富了廣州保稅物流體系的政策優勢和內涵。目前廣州已經開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保稅進口、直郵進口三類業務,流程已基本成熟,保稅出口業務也進行了試點。
2.2質檢政策
2015年11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和商品備案管理工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的公告,明確了跨境電商經營主體及其進出口商品的備案相關事宜,《規范》指出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應當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供經營主體備案信息,跨境電子商務商品首次上架銷售前,應該向檢驗檢疫機構提供商品的備案信息?!兑幏丁诽岢隽艘坏貍浒?、全國共享的跨境電子商務經營主體和商品備案信息管理模式。即同一經營主體在備案地以外的檢驗檢疫機構轄區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及銷售同一種跨境電商產品的,無需再次備案。此外,還對禁止以跨境電子商務形式進境的商品種類做了規定,要求企業簽訂質量誠信經營承諾書。
這項《規范》的出臺,使得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從產品生產,上架到銷售環節都有了明確的質量管理依據,解決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出現品質問題時無法追溯的制度缺陷。一地備案、全國共享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經營主體和商品備案效率,避免了重復備案,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能夠約束企業保證質量、誠信經營,使得消費者權益得到切實的保護。
2.3通關政策
廣州市跨境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海關總署對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政策的一系列改革。
2014年1月29日,海關總署發布2014年第12號公告,第12號公告是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早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公告,增列的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610”,全稱“跨境電子商務”,簡稱“電子商務”,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并采用“清單核放、匯總申報”模式辦理通關手續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一線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除外)。這標志著跨境電子商務列入海關監管,開始了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方式的陽光化路程。此后,海關總署開始著手建立全國統一的跨境電子商務通關管理系統,并于2014年7月1日率先在東莞上線運行。該系統依托電子口岸平臺,實現了與電商、物流、支付企業和平臺的高效對接,通過“清單核放、匯總申報”的方式,實現便捷通關和有效監管,便利電商企業辦理出口退稅、結匯手續,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成本。
2014年7月29日,海關總署發布2014年第56號公告,第56號公告的重點內容是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監管。公告要求電子商務企業提交《貨物清單》,個人提交《物品清單》,采取“清單核放”方式辦理電子商務進出境物品報關手續,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人,要向海關辦理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備案手續,跨境電商企業報關前要先在海關注冊登記,對進出境貨物、物品信息進行海關備案,提交訂單、支付、物流等信息。海關監管場所經營人要建立電子倉儲管理系統,將系統數據與海關聯網對接,并于每月10日前向海關傳送上月進出海關監管場所的電子商務貨物、物品清單和明細單等數據。第56號公告對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及產品的進出境提供了更具有操作性的監管方法,也為跨境電子商務通關管理系統的在全國范圍內的應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4年8月1日,海關總署發布2014年第57號公告,增列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全稱“保稅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簡稱“保稅電商”。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在經海關認可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跨境交易,并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進出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境商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監管場所與境內區外(場所外)之間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的零售進出口商品不適用該監管方式)。“1210”監管方式用于進口時僅限經批準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口試點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第57號公告是對12號公告的補充,“9610”監管方式將通過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一線的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除外,“1210”則正好補充了這一點,57號公告使得跨境電子商務貿易進出口監管方式更加完善,擴展了跨境電子商務的業務范圍。
2016年4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2016年第26號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對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零售進出口商品交易進行監管,提出了參與跨境電子商務業務企業的管理辦法,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及出口商品通關中的具體申報要求,通關單據,稅收征管方式,物流監控方法及退貨管理,這些管理的實現均依托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服務平臺來完成向海關傳輸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該項公告的實施,也同時宣告了2014年第56號公告的廢止,使得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完成了從“清單核放”到通關服務平臺監管方式的轉變,是跨境電子商務在監管方式上的創新,極大提高了監管的范圍和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的通關效率,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
2016年6月廣州海關發布2016年6號關于全面啟用“跨境電子商務進口統一信息化系統”的通告,要求在廣州海關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業務(含網購保稅和直購進口)的企業于6月30日前完成統一版系統切換工作。
海關對跨境電子商務一系列監管代碼的增列,從制度上保證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缇畴娮由虅张c傳統貿易相比更強調時效性,海關通關服務平臺的建設、啟用和實施也使得跨境電子商務通關更具效率。
2.4稅收政策
2016年3月,財政部、海關總署及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通知》[2016]18號,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B2C進口稅收做了規定??缇畴娮由虅樟闶圻M口商品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購買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個人作為納稅義務人,實際交易價格(包括貨物零售價格、運費和保險費)作為完稅價格,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企業或物流企業可作為代收代繳義務人。征稅商品適用于所有通過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能夠實現交易、支付、物流電子信息“三單”比對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和未通過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交易,但能夠統一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信息并承諾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進境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缇畴娮由虅樟闶圻M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后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
2016年4月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等十一部門發布2016年第40號關于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緊接著十三部門又在同月聯合發布了2016年第47號公告,公布了第二批《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前后兩批《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布,為落實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提供了依據。
廣州市跨境電子商務能夠取得迅速的發展,與國家、地方等各級部門的政策部署是分不開的,地方政府合理的區域規劃布局,持續的資金投入,高效的平臺建設,省市的政策聯動是促進廣州市跨境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重要政策因素,其他地區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政策可以在結合本地實際的情況下參照廣州的政策經驗進行制定和實施。
參考文獻
[1]劉蕾.廣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發展對策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19).
[2]高橋峰.探究廣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發展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12).
[3]郭耀,徐明福.廣東經濟年鑒[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15.
[4]陳建華.廣州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5]郭文琦.關于鄭州市試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政策及其實踐的研究報告[D].鄭州:鄭州大學,2015,(5).
[6]梁慶華.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海關監管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