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曼麗 宋彥
摘要:社區養老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有效途徑,NORC是美國典型的社區養老模式,基于美國最早的NORC項目Penn South Community的實地調研,通過對其產生和發展過程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優勢劣勢,試圖探求我國實施社區養老模式的幾點借鑒。
關鍵詞:老齡化;NORC;社區養老;借鑒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070
據聯合國最新統計,目前全世界60歲及60歲以上老齡人口總數達6.29億,幾乎占總人口的10%,到2050年,老齡人口總數將近20億,占總人口的21%。毋庸置疑,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美國和中國分別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面臨老齡化問題的典型代表。目前,美國70%的老人選擇社區養老,20%的老人選擇機構養老,5%的老人選擇家庭養老,5%的老人選擇其他方式養老,如旅行養老。在多元化的養老模式中,社區養老是最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吨袊淆g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1年到2015年)明確指出,我國發展居家養老是當務之急。居家養老,是指老人居住家中,便能得到社區提供的專業化服務,滿足生理變化的需求,最大化延長進入機構養老的時間,可見,居家養老的實質是社區養老。美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老年問題,發展至今,有較為完善的養老模式,NORC是其中一種典型的社區養老模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借鑒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契合我國社區養老的時代需求,探尋社區養老模式的實施途徑已經成為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一個十分突出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基于美國最早的NORC項目濱南社區(Penn South Community)的實地調研,通過對其產生和發展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優勢和劣勢,提出了幾點我國社區養老模式實施途徑的借鑒之處。
1NORC模式
1.1NORC模式的產生和發展
NORC(Naturally Occurring Retirement Community)即自然發生的退休社區。這種社區最開始不是為老年人專門設計,但在社區建成后的長時間里,原有的居民漸漸老去,很少的年輕家庭再搬入,所以形成了較為集中的老人居住社區。
最早的NORC可追溯到1962年由國際婦女服裝工人聯合會(ILGWU)建立的紐約市的濱南社區(Penn South Community),當時的居民主要為工會的工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有的居民逐漸老去,到1985年,該社區75%的人口年齡超過了60歲,社區共同管理董事會(Co-operative Board)借鑒了當時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米歇爾·亨特(Michael Hunt)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自然發生的退休社區”(NORC),定位濱南社區為NORC,這主要是和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社區有所區別。濱南社區是由共同再發展住宅公司(Co-op)開發,由10棟高層住宅組成的居住社區,它位于紐約市曼哈頓區切爾西(Chelsa)的中心交通樞紐地帶,共有2820單元,6200個居民。在美國退休者協會AAR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所做的一項研究中指出,1986年全美27%的老人居住在NORC中,5%的老人居住在專門設計的老人社區中。
1.2NORC的優勢
從1985年濱南社區成為第一個NORC以來,NORC在美國快速發展,如今,紐約市已經有43個這樣的社區,而全美已有26個州開展了NORC支持服務項目(N-SSP)。NORC具有以下幾個獨特的優勢。
1.2.1發揮老人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事前控制
NORC認為社區的活力源泉來自居民,只有真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NORC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因此,NORC不僅充分認可老人自身的能力,鼓勵老人從被動的服務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項目設計者,而且激發他們對社區的貢獻意識,積極參加志愿者服務和社區互助服務。濱南社區有專門的志愿者組織和社區互助委員會,志愿者為老人提供服務,如和老人交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基于需求,老人參與設計各項活動,如唱詩班、讀書會、舞蹈課、攝
影課等,有些老人既是學員又是老師,見圖1。
傳統的社區主要基于功能缺陷和應急需求制定服務項目,屬于事后控制,NORC則以日常醫療教育、監督檢查和長期預防為主,利用已有的社區資源將醫療保健、健康預防、教育活動引入社區,做到事前控制,如濱南社區為每個老人建立家庭檔案,提供生理和心理咨詢服務,開展健康講座等,老人在健康問題出現之前就有社區工作人員和他們聯系,并根據健康情況及時制定保健方案。此外,濱南社區規定凡是60歲以上的居民都可以享受服務,而不是只針對有大病重病或者經濟條件不好的居民,這樣就保障了社區的整體健康水平。
1.2.2政府支持,多渠道融資,多方合作經營
1985年,當濱南社區75%的人口年齡超過60歲,社區共同管理委員會成立了濱南老年項目PSPS(Penn South Program for Senior),該項目有兩項任務:一是尋找資金資源發揮醫療預防,社會工作,教育活動和文化提升等功能;二是招募社會和健康機構進入社區,提供現場服務。為了明確PSPS財政責任和政策決策,成立了一個新的非盈利組織濱南社會服務股份有限公司Penn South Social Service,Inc(PSSS)。PSSS代表NORC正式的和健康機構簽訂合同,收到來自政府和基金會的撥款,很快NORC和NORC支持服務項目N-SSP(NORC-Supportive Service Program)被寫進了紐約州的立法。1994年,紐約州通過立法為N-SSP提供支持,這些立法建立了一個為住宅和社會服務提供資金的合作平臺。僅在十年內,在N-SSP立法和資金的幫助下,第十四個N-SSP項目正在運營中。每個N-SSP項目都是基于紐約州,住宅企業,社會服務和健康機構的合作。目前,PSPS已經得到了政府免稅政策支持。根據紐約州立法,據估計,N-SSP項目在過去的三年中為紐約州節約了1100萬美元。此外,濱南社區有自己的商業建筑和800輛停車位的停車空間,這些商業行為幫助社區獲得了每年2200萬美元的預算,保障為提供中低收入的居民入住。這種自我擁有,自我決定的私有-公有合作的模式,反應了N-SSP項目居民的企業家精神。
1.2.3NORC相比專門為老人設計的養老社區和專業的養老機構具有價格優勢
NORC由于是由原來的社區自然發展成為老人社區,不需要考慮醫療設施設備和專業護理的投入,重點在于整合利用家庭、社區和社會資源,而專門為老人設計的社區,如持續照顧型退休社區(Continue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和專業的養老機構會在醫療設施設備和專業護理方面投入很大,特別是專業的養老機構,因此,和專門的養老社區和專業的養老機構比較,NORC具有價格優勢。
1.3NORC的劣勢
NORC是自然發生的老人社區,一般都有較長的居住時間,如濱南社區建于1962年,因此,在設計上,大都沒有考慮到居住者隨著生理變化對居住空間的需求,沒有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滿足老人生理變化的需求,如高差處沒有考慮設置輪椅坡道,在走廊等連接處沒有設置扶手,廚房和衛生間沒有根據老人生理特點進行設計等,這對老年居民的安全性、移動性和可到達性造成了影響,在與濱南社區老年居民的交談中,他們對此表現了不滿。室外環境如圖2。
2NORC對我國實施社區養老模式的借鑒
NORC模式的實質是社區養老,居民從年輕時入住社區,在熟悉的環境中有鄰里,朋友,他們參與各種社區活動,獲得歸屬感,隨著年歲增長,生理機能下降,他們仍然可居住其間,參與為他們設計的各種項目,獲得各種優質服務,最大地延長進入專業養老機構的時間,通過其優劣勢的分析,對我國實施社區養老模式有借鑒之處。
2.1轉變思想觀念,更新生活方式
NORC發揮老人主觀能動性,變被動接受為項目主動設計的特點反映了一種全新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獨立自主,自我認同,積極參與,樂于奉獻。我國傳統以家庭為主的觀念使老年人較少有意識走出家庭,更難得參與社區生活,但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和老齡化趨勢以及老年人口素質的不斷提高,老年居民參與社會生活成為必然。政府相關部門和社區一方面應鼓勵退休老年人走出家庭,重新進入社會,另一方面應構建發揮他們豐富社會經驗、管理和技術經驗的平臺,如為青年人提供咨詢服務,擔任顧問工作等。此外,建立社區志愿者互助服務體系,社區內有活力的老人可以為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服務,并在自己需要幫助時得到回報,這種以服務換服務的形式不僅有助于營造社區良好的互助環境,豐富老人們的生活,而且緩解社區養老服務的壓力。對于養老服務資源嚴重不足的我國,這無疑是實施社區養老模式的一個有效途徑。
2.2基于預防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多方面合作經營
NORC注重健康預防和保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區醫療預防體系,不僅提升了老年人長期的健康水平,而且為社會節約了寶貴的醫療資源。NORC獨特的資金籌措方式和多方合作平臺,是提供優質社區項目和服務的物質保障。社區社會支持項目(N-SSP)采用公私合作的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參與者有政府機構、慈善組織、房產擁有者和管理者、社會服務提供者、健康機構和居民,各參與者在N-SSP的協調下,各司其職,如房產擁有或管理者參與項目的融資與管理,并提供場地和設施的支持;社會服務提供者發揮建立和促進社區伙伴關系的作用;醫療健康服務通常由醫院、專業健康機構和養老服務中心等提供;居民不僅是被服務對象,他們也通過各種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NORC提供服務的資金56%來源于政府,17%來源于慈善機構,13%來自于醫療服務提供者,10%來源于房產機構,4%來源于其他,廣泛的資金來源保障了NORC得到優質的社區項目和服務。我國養老服務項目多以應急治療為主,成本高昂,資金來源多由政府提供,壓力巨大,借鑒NORC基于預防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多方面合作經營的方式是我國社區養老模式的另一實施途徑。
2.3貫徹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滿足生理變化的需求
1962年建成的濱南社區由于沒有考慮老年人生理變化的需求,如今受到居民抱怨的事實充分說明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行社區設計的重要性,對戶外和室內環境進行通用化設計(滿足所有人的設計),滿足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和可到達性,是實現社區養老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戶外環境包括戶外活動區域、休息區域和綠化水景等。戶外活動區域和休息區域為居民提供社會交往、休閑娛樂和體育鍛煉的空間,對于退休在家有大量時間的老人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兩種空間應聯系緊密又有分隔,應根據安全性、識別性、易達性和運動性等特點進行設計:首先,地面材質應一致,盡量多采用軟質材料,少用水泥等硬質材料,并注意防滑、反光;盡量避免高差,實在有高差時,應設置坡道,坡度盡量平緩,一般不應大于1∶20,寬度一般不應小于1.8米,保證一輛輪椅和一個人并行,坡道與臺階旁應設扶手。其次,高差變化處的地面采用黃色、紅色等易于識別的顏色。最后,室外座椅是休息和交談的地方,以木質為宜,冬暖夏涼,高度應保證在30-45cm之間,寬度在40-60mm之間。綠化水景設計應注重親切感,情趣性,做到小橋流水,步移景異,曲折有情,大量種植綠色植物,因為他們能釋放大量負氧離子,凈化空氣、吸塵防噪和調節氣溫,有利于老年人高血壓、心臟病和神經衰弱等的健康恢復。
室內環境設計時,對使用頻率較高的空間進行專門設計:建筑物出入口均設計坡道為1∶50的無障礙坡道,且寬度不小于2500mm;公共走廊及坡道兩側均設置無障礙木質扶手,在走道底部350mm的高度范圍設置輪椅踢腳板;所有建筑均配置無障礙電梯,電梯口設置盲道和語音提示系統,候梯廳進深不小于1800mm,按鈕高度在900-1100mm,為保證輪椅進出方便,電梯轎廂的面積應足夠大;為滿足輪椅通過的要求,分戶門應加大寬度;門廳應考慮和預留輪椅轉圈和存放的空間;臥室盡量朝南,靠近衛生間,且帶陽臺,滿足老人行動不便時,可在陽臺曬太陽的需求,同時加大進深,滿足老人因身體情況分床而睡的需求;陽臺加大進深,滿足養花、鍛煉、曬太陽的需要,陽臺和房間連接處消除高差;廚房操作臺需連續設計,水池、爐灶等操作臺下應留空,方便輪椅進入,必要時滿足輪椅轉圈的要求;衛生間室內外地面應無高差,進行防滑設計,盡量設置淋浴間,少用浴缸,淋浴間應考慮放下坐凳;考慮行動不便的老人坐著或臥著向外眺望的需要,臥室、起居室窗臺的高度宜降低,以450mm為宜,或設落地窗。采用通用化的設計理念進行設計,前期投入費用雖然高一些,但提供了居家養老的可能性,實現了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滿足了年齡跨度較大的客戶需求,相比專門為老人設計的社區而言經濟可行,是我國實施社區養老模式的又一實施途徑。
美國社會學家和政治家莫漢尼曾說,一個民族的文明質量可以從這個民族照顧老人的態度和方法中得到反映。社區養老是我國老齡化問題的應對之舉,目前尚屬探索階段,以上三個途徑須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制度構建,政策優惠,經濟供給等,才有望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Ball,Scott M.Livable Communities for Aging Populations Urban Design for Longevity[M].Hoboken,NJ,USA:John Wiley & Sons,2012.
[2]張強,張偉琪.多中心治理框架下的社區養老服務:美國經驗及啟示[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4,(4):122127
[3]張亞萍,張建林.老年人戶外活動空間設計[J].中外建筑,2004,(2):8889
[4]林文潔,于喆,楊玙珺.居家養老體系構筑之可持續戶型—與子女同住老人居住樣式特征及空間需求研究[J].建筑學報,2013,(3):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