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飛飛
摘要:欽州坭興陶是中國陶瓷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欽州人引以為傲的本土優秀民間工藝。欽州作為日漸聞名的陶都,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坭興陶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地處欽州市的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北職校”),開設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工藝創作專業(坭興陶藝方向),并已成為廣西中等職業學校民族文化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擔負著為地方坭興陶產業生產一線培養陶藝中等專業技術人才的責任。如何圍繞“素質為先,能力為重”這一教育任務進行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出符合坭興陶企業職業崗位需求的應用人才是北職校開展坭興陶教育的當務之急。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設置以及組織編寫具有中等職業學校特色的民族工藝創作專業教材,是北職開展陶藝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2012年北職校開設民族工藝專業(坭興陶方向),通過長期坭興陶雕刻裝飾藝術教學實踐,對中職坭興陶雕刻裝飾藝術談談一些心得和思考。
關鍵詞:坭興陶概述;雕刻技法;雕刻裝飾的創新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7.104
欽州坭興陶,欽州坭興陶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據史志記載:我欽陶器,諒發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1921年,城東山麓發現逍遙大冢。內藏陶壺一只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鐫字千六百余言,經考證,始知乃唐開元年寧越郡(即現欽州市)第五世刺史寧道務墓志,可見欽州制陶歷史之久遠。傳至清朝咸豐年間,欽州陶器發展鼎盛,坭器得以廣泛興用,故得名“坭興”。現今香港、澳門上海等地的“欽州街”皆因坭興陶的流傳而有此命名,欽州坭興陶一時威名遠播海內外,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曾在1915年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從此欽州坭興陶便開始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在之后的發展歷程中,坭興陶在國際和國家級展覽會上更獲得過40多個獎項,且有20多個國家級博物館珍藏了坭興陶作品。
近幾年來,隨著北部灣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欽州坭興陶的發展,特別是以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為龍頭,帶動了會展業的發展。在各種展會上欽州坭興陶屢屢均被選作最佳禮品。由會展經濟帶來的旅游紀念品市場為欽州坭興陶注入了興奮劑,欽州坭興陶企業正鉚足了勁,搶占了先機,贏得了發展的重要機遇。
坭興陶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在未來的發展中,將需要大批的高素質技術人才,技術人才不斷的創新,提高產業品質,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這也是中職陶藝教育不斷追求的宗旨和目標。
1坭興陶雕刻技法
坭興手藝人利用具有很強可塑性的泥質,在器皿坯體上雕刻詩文和繪畫,詩文內容高雅,繪畫主要以山水花鳥為題材,富有中國畫白描風格。在坭坯上按預先設計好的圖樣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過海或各種花、鳥等,刀法老辣、古拙,工藝精湛,運刀如運筆。坯體上刻出花紋后,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種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濕時填充融合,可以燒出紅器白花,白器紅花的效果,使坭興陶在單純古樸中透露出一種又醇又濃的人文味,是一種雅致的工藝品,又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1)坭興陶圖案雕刻技法。
“以刀帶筆”,在坯體上雕刻出圖案紋樣進行裝飾,這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扎實的繪畫功底,我們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本著對坭興陶的喜愛和興趣來選擇這個專業,但之前并沒有接觸過繪畫學習,所以我們會在第一學年開設素描、色彩、中國畫、書法藝術基礎類課程,讓沒有繪畫功底的學生打好基礎再進入到實踐雕刻。
(2)坭興陶的平雕技法。
坭興陶的平雕就是在干濕適宜的坯體上刻出圖案,凸起的圖案是二維平面的,分為陰刻和陽刻,陰刻是使圖案凹陷的雕刻方式,陽刻是使圖案凸起的雕刻方式。平雕通過鏤空手法進行雕刻,就會表現出鏤空平雕的雕刻效果。
在教學中,通常采用示范教學與一對一教學為主。在學習一種新的雕刻技法的時候,我會先在課堂上講述雕刻技法理論基礎知識和操作步驟,讓學生對學習的新技法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然后進入到實際操作。在學習平雕技法的時候,我會先示范給學生看,用鉛筆把圖案勾畫在坯體上,或者畫好將要刻畫在蠟紙上的圖案,在勾畫的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圖案的構圖,告訴他們如何構圖會讓作品更好看,也會列舉一兩個反例讓學生對比哪個構圖的效果更好。中職教育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詳細的示范會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學習教學內容,也能讓學生更印象深刻。把涂好的蠟紙平整地放在坯體上,按壓復印圖案,畫好復印不到位的地方,平雕裝飾是一門工藝,所以要求產品要公正平整,用刻刀在坯體上單線勾勒出團的輪廓,鏟底,把不要的部分去掉,裝飾底紋最后調整修邊,每個步驟逐一示范給學生看,然后讓學生自己練習。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個體,所以他們的作品會根據性格差異、技能熟練程度、藝術造詣等各有不同,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一對一指導,做到因材施教、靈活教學,讓每個學生都最大限度的掌握技能。
(3)坭興陶的浮雕技法。
浮雕是通過透視原理把平面圖形用三維立方體的方式表達出來。浮雕工藝也是坭興陶雕刻最為常見的。浮雕所運用到的技法比較全面,一個好的浮雕作品不僅需要豐富的經驗,足夠的耐心,還要有極高的藝術修養。我教學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學習技能,掌握浮雕的理解、塑造、層次、干凈技能語言。
“理解”決定了浮雕的好壞。每一個浮雕作品都是從二維平面圖形而來,平面二維與三維立體之間有條鴻溝,理解便是橋梁,沒有現實參照物,一旦理解錯圖形的造型或者遠近關系,那將會造成物體變形、混亂。理解是一種經驗,智慧和形象力。當碰到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或者是不了解的圖形,只要是符合透視邏輯且雕出來也美觀的都可以大膽嘗試,總而言之,會理解圖形是浮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塑造”可以說是藝術加工。雕刻的時候會碰到就算有實物參照,也會發現雕刻始終無法與真實一樣,缺少美感。此時,就需要去塑造真實感以外的藝術表達形式了。也許真實的未必就是凹進去或者凸起的,但只要視覺美觀,都可以大膽去雕刻。坭興陶浮雕追求的是以藝術表達為主,當然也有許多以抽象圖形浮雕,或者跟透視毫無關聯,只有凹凸關系。
“層次”是浮雕與平雕的區別,是二維與三維的不同,層次是浮雕作品的內容。浮雕作品是否讓人看得懂,取決于內容是否清晰明了。例如陶器的浮雕作品是一幅百魚圖作品。浮雕作品中魚群相互擁擠在一起,相互疊加,神態各異,如果魚與魚之間層次關系處理得當,那畫面內容豐富,多而不亂,條理分明,相反的話,層次不清,模糊就會顯得凌亂,讓畫面趣味盡失,因為坭興陶的浮雕作品是雕刻在陶器的外形受厚度影響,不能為了表達層次刻得太深,雕刻得太深容易燒裂,所以要更多用巧妙的層次關系,不用深刻,依然可呈現出豐富的層次。
“干凈”是指浮雕作品表面的處理。當浮雕作品從物體形狀、層次等雕刻完成,就需要用細膩的刀法使對象表面光滑平整,這是雕刻最后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無論浮雕形狀多么逼真,一旦沒處理好這一環節,燒制后給人一種粗制濫造的感覺。修整時應該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有時在一個角度看到平整干凈了,換個角度仍然可以看到不平整的痕跡,修整越細膩畫面更好看。細節決定品質,細節決定成敗。
要掌握好一門技能,需要老師孜孜不倦的手口傳授和學生大量實踐操作累積。
2中職坭興陶雕刻裝飾的創新探究
2.1繼承傳統,書畫雕刻裝飾
在傳統上,將羅漢、甲骨文、龍鳳、古裝人物畫、山水畫、仕女畫和飾紋各異的圖案采用浮雕、平雕、線刻、鑲嵌、堆花、通花等裝飾手法雕刻在坭興陶花瓶、茶葉罐、茶壺上,不施釉,通過打磨呈現坭興陶的古香古色。中職教育,不僅要繼承傳統,也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給坭興雕刻裝飾注入新鮮活力。
2.2深化藝術,校企合作
在教學中,實行校企合作,企業的雕刻大師到學校主講教學,學生也會進入企業實踐操作學習,有效的把學生也企業結合,更好地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也讓學生更快的融入坭興陶行業。
參考文獻
[1]吳小玲.論欽州坭興陶的文化內涵、特點及發展[J].廣西地方志,2007,(4):3237.
[2]毛文青.古雅之中見光華——試論廣西坭興陶無釉窯變藝術[J].中國陶瓷,2010,(4):6264.
[3]秦錫麟,張婧婧.現代陶藝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個性[J].陶瓷學報,2005,(01).
[4]陸丹,吳卓斌.廣西欽州坭興陶文化特征[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8,(10):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