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
(廣東省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廣東 珠 海 5 19020)
氣泡混合輕質土在沿海地區互通立交工程中的應用
高義
(廣東省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廣東 珠 海 5 19020)
闡述了氣泡混合輕質土在沿海地區互通立交工程中的應用,具體介紹了氣泡混合輕質土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為以后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氣泡混合輕質土;沿海地區;施工工藝;借鑒參考
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快速推進,目前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逐步加大,城市互通立交工程建設項目較多,而在珠三角地區,軟土地基分部廣泛,且優質土料嚴重缺乏。為確保城市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減少避免沉降過大,積極推廣采用四新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氣泡混合輕質土就是其中一種四新材料。
氣泡混合輕質土是將水泥、水、發泡劑及可選添加劑(如粉煤灰、機制砂等)按照一定比例經混合攪拌,現澆成型的一種微孔輕質水泥類環保填料。
氣泡混合輕質土具有輕質性、多孔性、密度和強度的可調節性、良好的流動性、凝結性、良好的自立性、良好的施工性、耐久性等一系列優異的理化特性,施工迅速,安全可靠。目前已在廣東珠三角地區高速公路、軟基地區路堤回填、城鎮舊路改造等公路市政項目上得到廣泛應用。
本文結合珠海某互通立交工程項目實例,重點介紹該施工技術在橋頭過渡段位置的應用,為以后類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鑒和參考。
該互通立交為3層結構,分別由2座主線橋及8座匝道橋組成,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對每座橋梁橋頭位置進行氣泡混合輕質土換填處理。
本工程氣泡混合輕質土總量約4萬m3,施工設備由水泥漿攪拌站和施工前端輕質土制備站組成。即現場在立交中心區域建有2座水泥漿攪拌站,在施工前端設置多座移動式輕質土制備站。通過管道泵送水泥漿到各個施工前端輕質土制備站,經制備站發泡混合后通過管道泵送至澆筑區,分層澆筑泡沫輕質土。管道泵送移動距離控制在500~800 m。
根據設計要求,氣泡混合輕質土采用分塊分段、臺階法澆筑。頂部每高差10 cm劃分臺階,每隔15 m分段分塊,設置沉降縫,分層澆筑厚度控制在30~80 cm,換填處理長度為60 m,處理層厚最大為2.9 m(見圖1和圖2)。

圖1 氣泡混合輕質土施工縱斷面圖(單位:cm)
2.1 工藝流程
測量放樣→輕質土配合比設計生產→輕質土面板基礎施工→第一層面板預制及安裝→第一層鋼絲網片鋪設→第一層輕質土施工(分塊分段澆筑)→第二層面板預制及安裝→第二層鋼絲網片鋪設→第二層輕質土施工(分塊分段澆筑)→……→檢查驗收→邊坡及路面結構層施工。
其中面板預制安裝、鋼絲網片鋪設、輕質土施工等工序是循環交叉進行。

圖2 氣泡混合輕質土施工橫斷面圖(單位:cm)
2.2 主要施工方法
2.2.1 輕質土配合比設計生產
水泥采用PO42.5水泥,水采用自來水,不添加其他外加劑,提前進行配合比設計工作。擬采用的施工配合比見表1,該配合比滿足設計及《氣泡混合輕質土填筑工程技術規程》(CJJ/T 177—2012)要求。然后據此配合比進行生產施工(見圖3)。

表1 氣泡混合輕質土施工配合比

圖3 氣泡混合輕質土生產流程
2.2.2 輕質土面板基礎施工
面板基礎為15 cm厚碎石墊層+30 cm厚C25混凝土基礎,當基底較差時可用C15素混凝土代替碎石墊層,在墊層中預埋面板支柱角鋼(75 mm× 75 mm×6 mm),同時在混凝土基礎頂面相應位置預留深度5 cm的面板槽口。現場在每道工序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2.3 面板預制安裝
預制面板為C25混凝土,規格尺寸為90 cm× 30 cm×6 cm,面板預制采用建筑業新技術中的高強塑料模板,確保預制面板的斷面尺寸、外觀質量。在成品驗收合格后,運抵現場安裝。
安裝前,先將基礎頂面槽口位置清掃干凈,彈線標識出面板安裝位置邊緣線。安裝時,基底槽口位置用M15水泥砂漿填塞密實,面板間用M15水泥砂漿砌筑調平。面板中預留有6拉筋,通過拉筋與預埋角鋼焊接固定(見圖4),施工過程中應注意面板安裝平順,縫間漿體飽滿。面板安裝完并驗收合格后,準備開始鋪設鋼絲網片,澆筑輕質土。

圖4 面板預制安裝示意圖
2.2.3 輕質土施工
3.1 原材料要求
(1)采用的水泥除了滿足設計要求之外,還應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規定。
(2)施工拌合用水應滿足《混凝土用水標準》(JGJ 63—2006)的規定。
(3)采用的發泡劑應滿足下列要求:
a.稀釋倍率不宜小于100。

圖5 輕質土施工過程
b.標準泡沫密度宜控制在40~60 kg/m3。
c.宜采用壓縮空氣與發泡劑水溶液混合生成泡沫,嚴禁攪拌生成泡沫。
d.產生的氣泡應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均勻性、不通性。
(4)所用的水泥、水、發泡劑等材料的計量精度不得超過±2%。不滿足要求的材料一律清退出場。
(5)填筑每隔15 m設置一道沉降縫,臺背之間設置緩沖層,沉降縫與緩沖層所用材料為2cm厚聚苯乙烯板。
(6)氣泡混合輕質性能要求:路面底以下0~80 cm,濕容重為6.5 kN/m3,28 d抗壓強度不低于
1.2 MPa;其他區域濕容重為6.1 kN/m3,28 d抗壓強度不低于1 MPa;流動度為170 mm±20 mm。
(7)提前進行配合比的試配,確定最佳施工配比以便現場施工。
3.2 施工工藝要求
(1)澆筑施工前,基底應整平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0%,同時基底四周開挖排水溝避免泡水。
(2)現場采用輸送管泵送方式澆筑輕質土,施工時嚴格控制以下幾點:
a.泡沫輕質土單層澆筑厚度控制在0.3~0.8 m,澆筑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鋪設鋼絲網片。
b.制備站應根據擬澆筑塊的總量來制備輕質土,現場應確保在材料終凝時間內澆筑完成。
c.澆筑方向宜自沿澆筑區長軸中間方向近兩端澆筑,采用水平分層澆筑。進行掃平表面時,應盡量使澆筑口保持水平。
d.管口在澆筑過程中,不宜懸空;澆筑過程中,管口離當前泡沫輕質土流動表面的高差宜控制在1 m以內。同時現場按照400 m3制取一組抗壓強度試件。
e.每層澆筑完后,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3 d。
f.當遇到大雨、暴雨或持續時間長的小雨天氣時,對未硬化的表層應采取遮雨措施,重新澆筑上層前應對已被雨水浸泡的表層進行鏟除清理。
(3)輕質土強度小于0.8 MPa時,兩側嚴禁進行回填作業。
(4)路面施工必須在輕質土頂層養護7 d以后進行。
(5)輕質土澆筑過程中濕容重、流動度及硬化后的28 d強度等指標應滿足設計要求。
(6)現場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各項質量檢查制度,做好隱蔽驗收,確保工序施工質量。
氣泡混合輕質土作為一種新型環保綠色建筑材料,具有施工速度快、質量好、節約造價、設備簡單等優點。通過在沿海地區立交工程項目上的應用實例,證明該施工技術能較好解決沿海軟基地區橋梁橋頭跳車病害問題,減少工后不均勻沉降發生的概率,降低由常規填土荷載引起的附加應力,增加整體穩定性。該施工技術對今后類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CJJ/T 177—2012,氣泡混合輕質土填筑工程技術規程[S].
[2]CECS 249—2008,現澆泡沫輕質土技術規程[S].
[3]GDJTG/T E01—2011,廣東省公路軟土地基設計與施工技術規定[S].
U444
B
1009-7716(2017)01-0120-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01.035
2016-10-14
高義(1983-),男,湖北棗陽人,工程師,從事公路、市政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