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14日文章,原題:在中國,數百萬男子度過孤獨的情人節 如果你是“單身狗”,或將發現情人節尤其不好過。在情人節這天,“我看到周圍有許多因各種原因而備感壓力的人”,上海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李萱說,“在中國的大城市,許多消費消遣活動都是針對情侶需求,因此到處都會讓你有一種心痛感”。
然而,李萱在本周發表文章稱,與周邊經濟更發達的日本、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以及某些西方國家相比,中國人的結婚率更高。她說,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中國15歲以上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未婚率分別為24.7%和18.5%。相比之下,日本的該比例分別為31.3%和22.9%。
換言之,盡管存在性別失衡問題,婚姻在中國仍很普遍。那么被戲稱為“單身狗”的中國人到底面臨多么嚴重的困境?“我不會說這不嚴重,因為在中國,即便是最小的人口比例也意味著成千上萬的人,而且每個個體都很重要。”李萱說,“但我認為這并非媒體上所說的那種災難性問題。”
她表示,這種恐慌的背后是保守的世界觀。“我認為人們對偏離傳統家庭理念感到焦慮。”她說,“中國文化認為一切都有賴于家庭。如果家庭崩潰,就好像世界末日來臨。我覺得中國人的內心或許受到了觸動。”▲
(作者迪迪·基爾斯滕·塔特洛,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