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曉丹++何葉
摘 要:霧霾天氣影響人體健康,傷害人體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引發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當遇到霧霾天氣時,是否應該堅持戶外鍛煉是健身人群所關注的問題。簡要闡述了霧霾的成因,分析了霧霾天氣運動對人體的危害,并針對這些危害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霧霾天氣;戶外鍛煉;健身人群;氣象條件
中圖分類號:G81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1.036
近年來,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包括四川省,霧霾天氣頻繁出現,我國霧霾嚴重的地區包括京津翼、珠三角、華東地區和成都地區。四川地形為盆地,常年靜風、秋冬雨小、濕度大等不利氣象條件導致污染物懸浮在空中,難以擴散。2016年元旦前,四川成都、遂寧、德陽等地出現區域性空氣污染,四川16個城市遭遇不同程度的空氣污染,16城遇霾,其中,成都等3市為重度污染,四川進入了“十面霾伏”。
霧霾是排放在大氣中的污染物,它是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積聚造成的,其主要是由高濃度的細顆粒物(PM2.5)或氣溶膠污染造成的。研究表明,PM2.5可通過呼吸進入肺部,從而堵塞肺部組織,減弱肺通氣功能,導致呼吸性支氣管和肺泡的換氣功能喪失,人體長期暴露在霧霾空氣中可損害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極可能引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肺氣腫疾病等。另外,PM2.5也會影響循環系統。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即使短期處于高濃度PM2.5環境中,也會顯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就診率和死亡率;長期處于高濃度PM2.5環境中,會導致人群中心肺系統疾病死亡率顯著提升。陳仁杰、闞海東總結了霧霾健康危害的敏感人群主要包括兒童、老年人等。霧霾對健康的影響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四川省環保廳副廳長鐘勤建透露,四川將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激勵治霾,預算總金額高達1.3億。2014-02-12,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家總理李克強堅定的說:“要打一場霧霾的攻堅戰、持久戰!”在治理霧霾污染,改善生存環境的同時,研究在霧霾天如何科學進行全民健身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1 霧霾的成因
霧和霾屬于不同的天氣現象。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后凝結成的小水珠懸浮在空氣中形成的氣溶膠系統,是自然的天氣現象。霾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灰塵均勻地浮游在空氣中造成的,使大氣變得混濁,導致能見度低、視野模糊。
雖然霧和霾在定義上有明確的界定,但是,在生活中,霧和霾卻不易區分,被統稱為“霧霾”。霧霾中的細微微粒與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變得不易擴散、沉降。而有害微粒與水汽結合,其毒性更大。
2 霧霾天氣運動對健康的影響
霧霾的主要元兇是PM2.5,即細顆粒物,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 2.5 μm的顆粒物。它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其在空氣中的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雖然PM2.5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有較大的影響。由于污染物大部分聚集在人們經常活動的高度,導致微粒容易被人體吸入,并在人體內滯留。運動時,由于攝氧量和呼吸頻率比平時高,致使吸入的有害微粒更多,加劇了有害物質對人體心肺功能的損害程度,而且細顆粒物和有害顆粒會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引發疾病,成為肺癌的誘因。我國研究人員認為,PM2.5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可分為2種:①急性的。PM2.5的突然增加會使老年人和嬰幼兒等體質較弱、身體抵抗力較差的人群出現短暫性、應激性的臨床表現。②有害顆粒通過肺部的氣血屏障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囤積在心血管系統中,影響循環系統的功能,使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心輸出量下降,誘發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目前的研究表明,PM2.5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人體長期處于嚴重的霧霾環境中,會提高心律失常、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長時間處于受到污染的空氣中,有害顆粒長期作用于機體,會損害人體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力下降。研究人員認為,大氣污染還會影響人體的生殖系統。由此可見,霧霾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梁奎、潘光華比較經常在霧霾環境中運動的人群與在霧霾環境中不運動的人群的心肺功能相關指標,發現隨運動負荷的遞增,常在霧霾環境中運動人群的心肺功能和最大攝氧量明顯低于普通人群,這與在霧霾環境中運動時吸入了污染物等有關。
體育鍛煉不僅能夠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還能夠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促進人際交往。同時,運動時,人體的攝氧量和需氧量增加,肺通氣量也比安靜時高,運動時的呼吸頻率可以達到安靜時的3倍以上。劉曉莉、宋憲強等在《大氣污染對戶外體育鍛煉人群心肺功能的影響》文章中指出,在大氣污染環境中運動時,由于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均增加,使得人體吸入更多的可吸入顆粒物。這些空氣污染顆粒沉積于肺部和心血管系統,會對人體器官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人在霧霾環境中運動更容易引起機體的炎癥反應,提高疾病易感概率。
3 霧霾天氣與全民健身
霧霾天氣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其中,散煤燃燒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發達地區霧霾天氣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我國中東部出現4次大范圍霧霾天氣,面積覆蓋140多萬平方公里,導致8億以上人口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鑒于這種情況,我國政府已經加大大氣污染的治理力度,推進工業和能源領域的污染治理,鼓勵產業結構調整,逐漸改善部分區域的空氣質量,減輕了人們的“心肺之患”。然而,污染物的防治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艱巨的防治工作也對政府部門治理大氣污染的能力提出了挑戰。相關部門預測大氣污染的治理至少需要5年才能初見成效。
自1995年提出全民健身口號后,參加體育運動的人不斷增加,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極大地增強了人們的身體素質,而全民健身運動工作也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在此過程中,健身的內容和形式越來越多姿多彩,健身場所越來越高,健身設備也越來越好。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人們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面貌也得到提高,同時,體育運動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在保證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如果霧霾天氣導致健身運動的發展停滯不前,不僅會影響人們的健身熱情,還會帶來新的社會問題。
在政府全力治理大氣污染的同時,研究霧霾天氣對全民健身運動的影響非常必要。人們極易因為對在霧霾環境中運動原則的不了解而引發或加重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研究發現,空氣污染越嚴重,突發院外心臟驟停的風險就越大,長期或者短期處于PM2.5上升的環境中,缺血性心臟病所致的死亡率會升高。在一項針對女性的研究中發現,PM2.5增高引起的心臟病是致死性冠脈事件。
4 霧霾天氣群眾進行戶外體育鍛煉的原因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體育健身意識不斷增強,而各路媒體對體育健身的宣傳報道也使健身意識深入人心。但是,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和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過程中,人們健身意識的提高和對霧霾知識了解的缺乏導致在霧霾天氣中健身人群鍛煉的熱情不減。然而,堅持戶外鍛煉,必然會影響人體健康。近年來,我國大范圍出現持續時間長、污染嚴重的霧霾天氣,這向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對四川省成都市的問卷調查顯示,75%的受試者不能夠回答霧霾天氣中含有什么顆粒物,73%的人不知道霧霾可導致的疾病,甚至75%的人不清楚在霧霾天氣進行體育鍛煉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由此可見,之所以霧霾環境中依然有人堅持體育鍛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不了解霧霾天氣的危害。
廣場舞和走跑類運動項目之所以參與人數最多,其重要原因是對運動場所要求不高。我國室內體育健身場地、器材的短缺導致人們只能選擇單調的運動項目。霧霾來襲時,大部分城市缺少能夠滿足廣大市民體育鍛煉的室內健身場所,而且去健身房健身的費用又比較高,部分健身愛好者不能接受,88%的人不愿意因為霧霾天氣而去健身房承擔額外的費用。
5 霧霾天氣健身鍛煉的對策研究
5.1 普及霧霾天氣科學健身的知識
政府等有關部門應通過各種媒體傳播途徑,包括手機、網絡、電臺和廣播等,發揮各基層組織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對霧霾天氣人體健康的影響和霧霾天氣進行體育鍛煉應注意的相關事宜進行宣傳講解,讓人們了解關于霧霾的相關知識,從而避免在霧霾天氣運動給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的影響。
5.2 調整鍛煉時間、場所和內容
健身人群應根據當天的實時空氣質量指數來調整體育鍛煉的時間、場所和健身內容。汽車尾氣的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原因之一,因此,健身時間的選擇應該避開上下班高峰期,可以安排在下午4—6時。這個時間段也是每天健身運動最好的時間。健身地點最好選擇空氣流動好、日照充足的綠化帶,而道路兩旁和化工廠等有污染的地方不適合長跑等健身鍛煉。如果遇到中、重度霧霾天,則應停止一切戶外體育運動,減少處于霧霾空氣中的時間。當霧霾顆粒污染物濃度比較低時,可進行小強度、短時間的運動,避免劇烈運動,從而減小霧霾天氣對人身體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
5.3 加強政府職責
霧霾天防治的根本是對污染的治理。對于心血管病癥的危險,其可控性因素之一是空氣污染。在治理空氣污染的過程中,政府應到起到主導作用,調整產業結構,利用清潔能源,嚴控工業污染,普及集中供熱,嚴肅處理污染大氣環境的行為。同時,學校和單位應當在下班后或放假期間定期為市民開放室內健身場所,做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另外,有條件的社區可以在霧霾天為健身群眾提供臨時室內健身場地。
6 結束語
霧霾天氣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活動,同時,也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在嚴重的霧霾天氣進行體育鍛煉,非但不能夠強身健體,反而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需要人們掌握科學的健身觀念,選擇合適的健身地點,在適宜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在霧霾天氣,應減少戶外運動,盡可能減少環境污染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