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熙坤++黃金洲++譚晶
摘 要:危險廢物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有較大的危害,探討如何安全、有效地處理危險廢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我國的危險廢物鑒別體系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當前固體廢物屬性判定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準確鑒別危險廢物提出了相關的建議,旨在為危險廢物處理項目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危險廢物;環境管理;專項技術;有害物質
中圖分類號:X8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1.049
1 我國危險廢物鑒別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危險廢物的定義,危險廢物判定方式分為名錄法、鑒別法。名錄法通過查閱《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予以判定;鑒別法需要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鑒別方法來進行認定,環保部、國家質監總局發布了相應的配套文件予以支持。
1.1 危險廢物名錄鑒別法
根據2016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列入名錄的固體廢物即為危險廢物,列入名錄附錄《危險廢物豁免管理清單》中的危險廢物滿足相應豁免條件時,可以按照豁免內容規定實行豁免管理。2016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將危險廢物分為46個類別,主要是根據廢物的成分和來源、危險特性進行分類。名錄所列的危險廢物主要是各行業不同生產工序產生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各種廢物,廢物中有害物質的成分、含量并不確定。由于《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缺乏對危險廢物產生環節的補充說明,易造成危險廢物產生源、工藝流程、有害成分不明確,經常性地出現廢物類別、代碼套用錯誤的情況。
1.2 危險廢物標準鑒別法
根據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凡經鑒別具有腐蝕性、反應性、毒性、易燃性等一種或一種以上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為危險廢物。《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固體廢物鑒別導則》《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工業固體廢物采樣制樣技術規范》及固體廢物測試分析方法標準共同構成了目前的鑒別標準體系。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體系,鑒別固體廢物屬于危險廢物相對較容易,只需測試出其具有某種危險特性便可定性,但要判定固體廢物不屬于危險廢物,則需按照鑒別標準逐項排除腐蝕性、反應性、毒性、易燃性,且毒性物質含量不能超過標準的規定,整個鑒別工作流程長、費用高、技術難度大。由于危險廢物來源復雜、成分多變,《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無法涵蓋所有的危險廢物,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體系作為《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的有效補充,是形成較為完善的危險廢物鑒別體系。但目前危險廢物鑒別工作程序不夠完善,缺乏相應的監督機制,危險廢物標準鑒別工作由各省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危險廢物鑒別過程監管成為了目前工作的難點。
1.3 危險廢物專家判定法
專家判定法作為危險廢物名錄鑒定和標準鑒定的補充,是只有在無法通過名錄和標準鑒別時,才使用的非常規鑒定途徑,用以彌補名錄鑒定和標準鑒定手段的不足,且必須有國家環保部組織的判定。專家判定法無法及時解決單個企業固體廢物屬性認定問題,可通過環保部復函文件及時了解某類固體廢物的屬性認定,且隨著危險廢物產生工藝的改變、認識水平及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固體廢物屬性認定可能會發生變化。
2 固體廢物屬性判定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在環境管理工作中存在重水氣、輕固廢的問題,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亦是如此。我國尚未頒布涉及危險廢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專項技術導則,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對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較少,存在實際危險廢物種類、數量與環評結果差異較大,危險廢物屬性判定及環境風險評價缺失,沒有具有針對性的處置、利用措施及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等問題,具體在固體廢物屬性判定中,主要體現在以下2方面。
2.1 固體廢物與副產品判定隨意性強
固體廢物與副產品屬性判斷錯誤將嚴重影響產物的處理方式。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中,如果不能正確判斷副產品與固體廢物,則易出現兩者概念的混淆、處置方式混亂,進而導致環境風險監管失控。站在企業的角度,任何有價值的產物都可稱為副產品,隨意出售給下游單位后不再追究其產物的處理方式,沒有承擔起固體廢物產生單位作為污染防治第一責任主體的義務,更有甚者,為了逃避監管、降低固體廢物處理成本而歪曲事實,誤導環評編制人員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將固體廢物作為副產品處理,如果環評編制人員對生產工藝、行業情況不了解,則無法準確判斷其廢物的價值屬性,進而導致在項目源頭的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失誤。
2.2 一般固廢與危險廢物判定隨意性強
在判斷是固體廢物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對其是否屬于危險廢物進行甄別,但隨意定性問題較突出。在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固體廢物屬性判定隨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2.1 “是”與“非”判定不準確
由于不熟悉危險廢物鑒別程序,導致固體廢物屬性判定隨意性強。在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存在未納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即不屬于危險廢物、籠統類比早期同類項目、未考慮管理的新形勢等問題以及未嚴格按照危險廢物鑒別程序對固體廢物屬性進行判定。危險廢物屬性判定過程缺乏嚴密的邏輯分析,無相應的分析檢測數據、物料平衡分析支撐,隨意得出是否屬于危險廢物的結論導致評價不夠嚴謹。
2.2.2 危險廢物廢物類別歸屬不準確
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后,仍沿用1998年《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思路,將含有哪種有害物質就歸為哪類危險廢物,比如將廢鉛酸蓄電池歸為含鉛廢物、將銅冶煉煙塵歸為含銅廢物,未考慮《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修訂采取了有害成分及行業來源相結合的方式,存在將危險廢物強行歸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某個類別甚至是代碼的現象。比如將黃銅灰濕法冶鋅過程中產生的浸出渣歸入銅、鋅再生過程中產生的飛灰及廢水處理污泥,進而造成了危險廢物類別判定的隨意性強。根據危險廢物鑒別體系,不是所有的危險廢物都能納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隨著行業發展各類新危險廢物也不斷涌現,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也不能將所有危險廢物囊括在內,只能不斷完善。
3 合理判定固體廢物屬性的建議
3.1 合理判斷固體廢物與副產品
產物屬于固體廢物或副產品的判定應以加強環境風險防控、保障環境安全為導向,嚴格按照《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的要求,根據固體廢物的定義、范圍、作業方式、原因、特性和環境影響對產物是否屬于固體廢物進行了判定;在進行副產品判定時,應加強其下游單位利用方式的合理性、經濟型分析,嚴防固體廢物以副產品名義逃脫監管,做好源頭把關。
3.2 嚴格按照危險廢物鑒別體系判定
在固體廢物屬性判定過程中,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鑒別體系的要求,按照查閱名錄、危險特性鑒別的方式對固體廢物屬性進行判定,及時掌握國家、省級環保部門危險廢物管理的最新動態,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需遵循環保部門危險廢物管理要求。
3.3 分析評估固體廢物中有害物質的含量
在進行固體廢物是否屬于危險廢物判定時,應加強對原料、工藝的分析,從物料平衡、元素平衡角度嚴謹判斷其中存在的有害物質及成分,比如對固體廢物進行相應的檢測分析。如果有確切的依據表明固體廢物不具有危險特性、不含有毒性物質,可作出屬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結論;如果經分析固體廢物具有危險特性,則應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在因原料多變、工藝不穩定等情況而導致的固體廢物成分發生改變或從技術上無法論證時,應要求固體廢物產生后按照危險廢物鑒別工作要求進行鑒別。
3.4 借鑒同類項目危險廢物鑒別數據
在進行固體廢物是否屬于危險廢物判定時,借鑒同類項目危險廢物屬性認定情況,并進行合理性分析。對于固體廢物屬性判定依據充分或經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認可的,可以借鑒相應的結論作為環境影響評價的依據。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危險廢物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已成為固體廢物管理的重點。而危險廢物的鑒別是危險廢物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在危險廢物鑒別中,相關工作人員要針對鑒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處理,從而準確鑒別出危險廢物,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陳新宇.危險廢物處置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工作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01).
[2]林鋒,姚琪,張艷.我國危險廢物鑒別工作現狀、問題及建議研究[J].江西化工,2016(03).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