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輝++高麗娜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創新應用,是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強化辦學特色、提升辦學實力的重要課題。論述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現狀和不足之處,并提出了加強教學資源建設、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以及將傳統教學模式與多媒體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建議,提升信息技術給教學帶來的優勢。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模式;PPT課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1.135
信息技術不僅深刻地影響著經濟結構與經濟效率,而且也影響著傳統教育方式,使傳統教育方式發生著深刻變化。高校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科教學是指以現代智能化信息技術為動力,全面推進高等教育系統的變革和發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志。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縮小地區間的教育差距,是實現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提高全體國民素質的有效途徑。
1 多媒體應用于教學中的好處
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傳統的課堂教學以粉筆、黑板、課本為基礎,課堂的主體是教師,不僅課堂效率低,而且由于教學內容的展示僅為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形式過于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多媒體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不僅能提高教師的上課效率,而且有助于調動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將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轉變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將多媒體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主要好處如下。
1.1 提高信息輸入量和速度,活躍課堂氣氛
將多媒體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能夠大大提高信息的輸入量和速度,尤其需要對背景知識進行介紹時,多媒體課件包含的內容之多是紙質課件無法比擬的。多媒體課件還有助于對課程內容進行擴展,通過互聯網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相關內容,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此外,還可以引入一些視頻資料和音頻資料,豐富多彩的內容能夠刺激學生的視覺器官和聽覺器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加深對課堂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將學習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出來,不僅能掌握課程中必學的知識,還能學到其他文化知識,從而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2 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中的自主學習部分,自己利用搜索引擎搜尋資料,自主分析,進而解決問題。學生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自我測評,查漏補缺,比做傳統的紙質試卷效率和準確率更高。此外,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充分的平臺去展示自我、鍛煉自我。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僅作為引導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課堂上所布置的任務做成幻燈片,給大家做一講解和展示。整理資料和制作課件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對知識的思考和理解過程,進一步精簡做成有條理的課件就是學生對知識的梳理過程。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在對課件的講解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演講能力。
1.3 提高課堂效率
多媒體技術可以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很多便利之處,提高上課效率。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備課的參考資料僅包括相關書目,參考材料的范圍較窄。依靠網絡技術能夠很好地幫教師解決這些問題,擴大教師的參考范圍,開闊教師的視野,并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增大課堂容量,大大減少教師板書的時間,為教師講解知識和學生思考討論留下了充足的時間。此外,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搜索課堂內容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
2 現階段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問題
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將其應用到教學過程中,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多好處。然而,現階段該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還浮現出許多問題。
2.1 多媒體的應用不充分
一方面,便攜式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新興媒體工具的快速發展,為移動學習、泛在學習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在遠程教學實踐中應用的大多數媒體類型仍停留在互聯網靜態網頁和動態視頻上,這一矛盾阻礙了遠程教育課程設計的發展。
2.2 缺乏專業的教學設計者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一人同時承擔著教學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等諸多角色,除了要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專業知識外,還要能掌握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而現在高校中的大多數教師缺乏對多媒體操作的能力,浪費很多課堂教學時間,造成課堂效率低下。這就要求教師們投入精力和時間進行創新和能力提高,否則難以將信息技術很好地運用到教學中去。
2.3 多媒體課件未能發揮其真正效能
近幾年來,多媒體課件逐漸走進課堂代替了傳統的板書,大大提高了課堂上信息的輸入量,不過也逐漸呈現出許多問題。首先,由于網絡上具有充足的課件資源,相當一部分教師并不會認真做好課件內容、認真備課,所用課件內容往往比較陳舊,是早好多年就做好的,缺乏新意,在內容等方面也一直沒有更新,跟不上時代和教學的變化;有些課件則內容繁多卻雜亂無章,致使學生理解困難;甚至有的課件里面不乏存在錯別字等錯誤的信息,對學生造成誤導。
2.4 PPT主導課堂
在實際課堂中,教師們往往不能正確定位PPT課件,使得PPT課件直接代替的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變成了課堂的主導,而教師卻變成了播音員和解說員的角色,有的教師甚至由于課件文字內容過多而根本不會解釋,只將課件上的文字復述一遍。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沒有合理地控制課堂進度,直接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3 對策
針對以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應用時所浮現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解決對策。
3.1 加強教學資源的建設
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的課件都是進行一些重復性的工作,甚至是將課本上的文字直接復制到課件上。這樣既浪費了教師的精力,又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只會讓學生覺得課程更枯燥乏味,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學校必須重視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加強對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豐富的、高質量的學科教學資源是學科教學資源建設的基礎,沒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也不可能有教學質量的提升。豐富的教學資源要求教師在工作中注意搜集和整理互聯網上已有的教學資料,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學科中,使得課件中的內容不斷更新,不斷有新鮮的內容注入。
3.2 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如今,信息技術雖然走進了課堂教學中,但有些教師對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掌握得還不夠,沒有完全達到制作多媒體課件和應用課件的教學水平。特別是年紀大一點的教師,甚至不會制作PPT課件,更談不上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計算機僅用于日常娛樂休閑,制約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因此,教師是否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技能是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充分利用的關鍵。只有教師熟練掌握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技能,才能進一步研究如何用信息技術來教學。因此,要想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師資力量的提高,強化教師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力,從而使教師能夠將計算機很好地應用在日常的教學中去,這是將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中的關鍵所在。
3.3 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雖有諸多好處,但并不能將傳統教學完全否定,也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如果完全替代傳統教學,只會讓多媒體變為課堂的主導,對學生的教學也會變成另一種“灌輸型”的教學,只是執行者由傳統教學中的教師變成多媒體教學中的多媒體。因此,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需將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課程的精髓和重點所在還需教師進行更深入的講解。只有充分發揮多媒體和教師二者的優勢,才能明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戴曉娥.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的影響[J].中國電化教育,2013(2).
[2]趙國棟.信息化改變著學校的容顏——對教育信息化發展狀況的調查[N].中國教育報,2005-02-28(5).
[3]盛冬梅.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及對策[J].職教探索,2010(4).
[4]張璐.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2011(06).
[5]童寶重.發揮信息技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J].現代教育科學,2011(01).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