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壇
科技保險對分散科技企業的創新創業風險、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和促進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保險產品的增信融資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科技企業融資難題,是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有力支撐,也是北京市創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有力抓手。2006年,保監會和科技部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保險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06〕129號),標志著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科技保險開始形成。隨后,在全國范圍內先后推行兩批“九市三區”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城市,北京市作為首批“五市一區”試點城市之一,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不斷創新發展,已成為全國科技保險發展較好的城市之一。由于科技保險屬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創新產物,尚處于試點階段,若要進一步發展,還需要解決險種不足、重視不夠及受眾面過窄等問題。
成效及問題
科技保險是針對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在研發、生產、銷售等經營管理活動中可能面臨的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研發中斷、民事賠償責任等各類風險而設計的一系列保險產品。
北京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之一,在市政府、保監局及科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年的發展,通過采取不斷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鼓勵保險公司開展科技保險業務和創新科技保險產品、完善出口信用保險功能、探索保險資金支持科技發展的方式及提高保險中介機構服務質量等措施,科技保險發展初顯成效,保險產品逐漸豐富,承保范圍逐步擴大,投保企業不斷增加,為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融資支持,為科技創新提供了風險保障。
截至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科技保險累計服務高新技術企業591 家次,提供各類風險保障1483 億元,支付賠款金額超過4100萬元,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其中,財政資金累計補貼保費3327.9 萬元,相當于財政每出資1 元,撬動風險保障4456 元。
作為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創新產物,科技保險屬于開創性的嘗試,市場完全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就目前來看,北京市科技保險發展還存在幾個問題:一是科技保險的險種不能滿足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主要是因為保險業對科技型企業的信用數據積累不夠,導致不能運用大數法則精準設計保險產品;二是多數科技企業還未充分認識到科技保險的作用,科技保險的受眾面過窄;三是銀行對信用融資的認識程度不夠,對保險的作用認識不多;四是科技保險的第三方風險評估機構發展不充分、機制不健全等。
促進發展的建議
為更好地發揮科技保險分散風險和增信融資功能,增強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助力“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現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一是加快科技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鼓勵保險公司針對科技型企業特征定制保險產品和風險保障方案,滿足科技型企業各成長階段的風險保障需求。進一步發揮科技保險的融資功能,加大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貸款擔保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等新型保險產品的力度,為科技企業提供貸款保障。加快落實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保監會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財建〔2015〕19號),建立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首購首用”風險補償機制,推動“首臺套”產品質量保證保險、重大裝備產品責任保險等科技保險險種的創新與推廣,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完善科技企業保險理賠綠色通道,提高科技保險理賠服務水平。
二是建立支撐有力的科技保險政策法規體系。繼續完善對科技保險保費補貼機制,在全市推廣中關村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做法,設立市級風險補償金。探索建立科技再保險制度,幫助保險機構分散經營風險和擴大承保能力;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設立專門服務于科技企業的科技保險專營機構,為科技企業降低風險損失、實現穩健經營提供支持。建立政府、銀行機構、保險公司共同參與的風險防范和分擔體系。將建立科技保險體系內容寫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以法律形式明確科技保險體系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是建立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保險中介服務體系。支持依法設立專業性科技保險代理機構。大力培育和發展保險經紀公司,充分發揮保險經紀公司在保險公司與科技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保險經紀公司要在調研科技企業的風險需求的基礎上,努力為保險公司設計開發適合需求的保險產品提供參考意見。作為科技企業的保險顧問和風險管理顧問,保險經紀公司要為科技企業量身打造保險方案,更好地為企業防范和規避風險服務。培育和發展科技保險公估機構,為科技保險事故的勘驗、鑒定、評估以及賠款理算提供保障服務。培育和發展信用評級機構、風險評估機構,充分發揮其專業能力,為保險公司提供信用評級和風險評估業務服務。
四是建立更加有效的科技保險監管體系。北京保監局會同市金融局、市科委、市財政局等部門,遵循依法、公開、公正的原則,建立科技保險監管聯動機制,對科技保險業務實施監督管理,維護科技保險市場秩序,保護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和科技企業的合法權益。除了監督各參與主體是否存在違反科技保險法律法規的行為并依法采取措施外,還要監督財政補貼資金的使用情況。建立科技保險監管信息共享機制,在監管過程中收集分析相關數據,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善科技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促進北京市科技保險體系的不斷完善。
五是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根據科技領域需求和保險資金特點,支持保險資金以股權、基金、債權、資產支持計劃等形式,在風險合理管控的前提下,為符合北京市城市戰略定位的科技型企業、國家科技金融功能區等高新區和產業園區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以及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探索保險資金投資優先股等新型金融工具,為科技企業提供長期股權投資。支持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使保險資金投資股權覆蓋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各個發展階段。加強政府投資引導基金與保險資金的合作,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支持保險資金參與北京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發揮保險公司的機構投資者作用,支持北京市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
(作者單位: 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經濟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