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拉維夫是以色列第二大城市,也是以色列最國際化的城市、實際意義上的首都。如果說耶路撒冷是天國與塵世之城,特拉維夫則是摩登與藝術之城。以色列人常說“在耶路撒冷祈禱,在特拉維夫玩?!?,如果你曾經想去或者去過耶路撒冷,那你也一定不能錯過特拉維夫,因為它代表著世俗的那一半以色列。
特拉維夫位于以色列西部平原,濱地中海。特拉維夫,包括建于1909年的特拉維夫市以及擁有4000多年歷史的港口城市雅法。南邊是歷史上原屬阿拉伯的雅法,歷史悠久但與時俱進;北邊是歷史相對較短、注重享樂的特拉維夫,這里創業公司遍地開花,隨性的大同主義蔚然成風。狹長的海岸線將新舊兩個世界串聯在一起,蔚藍的天空和地中海清澈的海水賦予這座城市勃勃生機。這里有最年輕的世界文化遺產——由包豪斯建筑組成的白城,熱情洋溢的街頭藝人,琳瑯滿目的各地美食,風格各異的博物館,還有即便是在安息日也能暢快體驗的夜間文化。而要一窺這座城市的風貌,不妨跨上一輛自行車四處穿梭,或者邁動雙腳,探索城內的每一條街道。你會發現,無論晝夜,這里始終生機盎然。
包豪斯設計的圣地
白城坐落在特拉維夫-雅法的心臟地帶,這處約由4000座大樓構成的建筑群由一批德國訓練出的猶太建筑師設計于20世紀30年代,他們對包豪斯設計風格懷抱著一腔熱情。以簡潔的線條、幾何形狀的陽臺、光潔如一的純白色外觀為標志的白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為世界遺產,并在過去的10年里,經歷了艱巨的修復工作。其中一批最為絢爛的建筑瑰寶沿著羅斯柴爾德大道一字排開,這里綠樹成蔭,偶有咖啡館點綴其間,中間是一個步行綠化區,也是該市最美麗的街道之一。最惹眼的建筑有鮑梅爾大屋和俄羅斯大使館舊址等。即便你對建筑風格并不是十分了解,白城那規律而理性化的設計風格也會給你一種現代性的富于秩序感的整潔享受。
多元的老城
沿著海岸線可從新城直達雅法古城,大約30分鐘路程即可感受跨越4000多年的歷史變遷。鵝卵石鋪就的雅法,是世界上有據可查的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從海路到耶路撒冷的朝圣者的第一站,阿拉伯人曾在此定居了好多個世紀。雅法于1950年與特拉維夫合并,自那之后,許多街區因為開發建設而有了新鮮活力。這里有餐廳、美術館、猶太教書店、紀念品店、海濱步行小徑、老城墻和坐落在舊庭院中的游客中心,當然,還有漁港。“耶路撒冷色”的石頭房子鱗次櫛比,窄巷鑲嵌其中,博物館和各色工藝品商店星羅棋布。白天,雅法的跳蚤市場內擠滿了兜售古董和古玩的小販;夜間,這間當地人口中的“ShukHapishpeshim”便成了燈火搖曳、觥籌交錯的露天餐飲樂園。老城中還有很多備受文青喜愛的聚會場所,當地的各類人群,不分穆斯林與猶太人,也不分性向,都隨著阿拉伯電音和非洲電音的節拍,一同搖擺著自己汗水淋漓的軀體,直到凌晨。不斷輪換的各類文化活動和特邀DJ也為老城更添了幾分魅力。
特拉維夫藝術館
以色列是個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云集的國家,而以色列的藝術之都在特拉維夫,特拉維夫的藝術精華就在特拉維夫藝術館。特拉維夫藝術博物館是以色列頂尖的當代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最大的伊斯蘭藝術收藏機構之一,創建于1932年,位于城市文化綜合體中心。藝術館展出大量著名的永久性和臨時性藏品,涵蓋油畫、雕塑、攝影等各個領域。除了展覽,藝術館還舉辦音樂舞蹈演出、電影放映、哲學藝術講座等其他活動。博物館每年都會接待超過50萬游客,提供超過20場以色列國內和國際性的藝術展。藝術館還專門為孩子們開辟了一片兒童區,另外,這里還經常舉辦室內音樂會或現場爵士樂演出。圖書館區域書籍齊全,除了希伯來語,也有不少英語及其他語種的書籍、雜志和報紙可以選擇。如果你是一個藝術愛好者,怎么會允許自己錯過這里?從圖書館北邊出來就是格爾達中心,是以色列歌劇院和特拉維夫市劇院所在地。
菜市場和美食
有人說,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去它的菜市場,那里有最真實的生活百態。而如果想知道特拉維夫的百姓是怎么解決飲食和社交的,不妨到卡梅兒市場看看。從艾倫比街、喬治國王街和沙因克因街這三條街道的交會處開始逛起,可以近距離接觸當地人柴米油鹽的生活,在新鮮的瓜果蔬菜、土產美食中了解最真實的風土民情。而提到菜市場,又不得不提到當地的食物。以往的以色列料理就是鷹嘴豆泥、油炸鷹嘴豆餅和烤肉。最近這10年的時間,以色列發生了一場美食革命,很多優秀的年輕廚師游歷海外磨煉廚藝,然后返回家鄉檢驗自己新獲得的技能。所以你也許能夠在那些新潮的飯館中嘗到來自世界各地又經過當地人改良的特別美食。
1.以色列不接受落地簽證,游客需到以使/領館領事處辦理簽證。
2.特拉維夫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秋季是旅游旺季。
3.在中國有多趟直接前往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的航班。
4.以色列治安狀況良好,在各個地方都有嚴格的安檢措施,以色列人應對突發狀況也具有豐富經驗,游客不必過分擔心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