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羽佳
摘 要:架空歷史小說常常以虛構或者改造的時空來表達,該種小說形式憑借其獨特的魅力迅速成為網絡暢銷小說。本文主要針對架空歷史小說中蘊含的時空色彩進行分析。
關鍵詞:架空歷史小說;時空色彩;分析
一、架空歷史小說的誕生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從古至今就在為許多人創造一個臆想中的平行世界,在這個平行世界中主人公做著許多我們渴望卻沒用勇氣去嘗試的一切。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交流的進步,小說的內容和題材也越來越貼近網絡化和時代化。在極速加快的社會生活節奏中,人們在忙碌而又沉重的生存壓力下,對于小說的需求也漸漸的泛娛樂化。而在小說中有一種小說名為歷史小說,傳統的歷史小說實際上是對真正的歷史通過一定的虛構和夸大來塑造一個又一個深入人心的角色,從而來獲得讀者的共鳴。而對于當今網絡小說盛行的時代來講,傳統的《三國演義》對于大多數已經對三國有所了解的人們來講出現了一定的閱讀抗性,換句話來說,許多的讀者對于既已知道的三國歷史漸漸的失去了閱讀的興趣,而網絡小說作者為了打破這種歷史小說正面對的發展僵局,創造了“進階型”的歷史小說題材,也就是架空歷史小說。
二、架空歷史小說的時空性
通常情況下,架空歷史小說往往會在一個真實的歷史環境和背景下借用傳統歷史小說中既有的官場體系、人物角色等等,但是在故事情節的設置上又往往著重于刻畫細節。也就是說許多的架空歷史小說往往會選擇某一個歷史片段來作為起始點,從人們既已知道的歷史環境中虛構全新的人物,全新的故事,全新的歷史,實際上按照當今的網絡文化來說,這種架空歷史小說也可以被稱為是傳統歷史小說的同人小說。但是這種同人化讓傳統的歷史小說更具有娛樂性和特異性,讀者能夠在同樣的背景環境中感受到不一樣的人情冷暖,喜怒哀樂,故事往往不落俗套,跌宕起伏,讓讀者深入其中,這就是架空歷史小說的優勢所在。
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架空歷史小說的時空實際上更多的像是兩個平行空間的交疊。傳統歷史小說的歷史、人文背景讓讀者能夠更有代入性。譬如說《三國之蜀漢我做主》這部小說,其建立在傳統的《三國演義》之上,講述的是一個穿越者化身為劉備的繼子劉封的故事。眾所周知,在傳統的《三國演義》中,劉封其人的刻畫章節并不多,但是在這部架空歷史小說中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個關于劉封的“三國演義”,其中有許多讀者可以耳熟能詳的三國武將、謀臣,當書中的劉封將這些武將謀臣一個個收入帳下的時候,許多讀者將自己代入故事情節中都會有種莫名的快感,這種快感來自于我們對于《三國演義》中這些文臣武將的崇拜,也來源于作者把握讀者內心,將這種崇拜化作是一種潛在行為電波,當一個羅貫中的三國世界和一個架空歷史的三國世界相互印證,時空交錯產生的是人們對于傳統三國世界向往的一種滿足。而且在架空歷史小說中,我們往往能夠看到不屬于這個時代的產物的誕生,也就是說超時代的產物與舊時代的產物之間會產生激烈的碰撞,而在這個碰撞的過程中讀者能夠感受到的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這也是架空歷史小說能夠帶給讀者愉悅感和舒爽感的主要原因。其實現代讀者之所以相較于傳統歷史小說來說更鐘愛于架空歷史小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架空歷史小說的時空概念是建立在現代思維之上的,換句話來講每一個架空歷史小說的作者都是在用上帝視角來改造傳統歷史小說的世界,這種改造能夠帶給作者和讀者雙重的滿足感,而這種滿足感就是架空歷史小說時空變幻存在的最大意義。
其實縱觀目前網絡上的架空歷史小說,大多都是以穿越為伊始,因為“穿越”這種行為最能夠讓小說的內容和情節合理性。傳統歷史小說許多夸張、虛構實際上都是建立在真實的歷史事件上,換句話來說就是建立在一定的合理性上,而架空歷史小說的時空變幻也需要遵從這種簡單的合理性。每一個作者對于傳統歷史小說、人物的看法不同,所選用的角度不同,所創造出來的故事也就不盡相同。正所謂《西游記》正看反看皆有意義就是這個道理。
三、結語
時空交錯,當讀者在繁忙的生活中讀到這些架空歷史小說的時候能夠獲得一種傳統歷史小說中所不會具有的代入感。當我們在看傳統小說的時候往往是當作一種英雄演義在看,而架空歷史小說我們看到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在那個年代,那個戰火紛飛的世界中的所作所為。而這就是架空歷史小說通過時空交疊所創造出來的娛樂效果,也是架空歷史小說之所以能夠吸引大量讀者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許道軍,葛紅兵.敘事模式·價值取向·歷史傳承——“架空歷史小說”研究論綱[J].社會科學.2009(03).
[2]喻曉薇,趙叢.欲望的偽裝——架空歷史小說欲望敘事[J].學理論.2011(03).
[3]龍柳萍.網絡架空歷史小說的欲望敘事和接受心理[J].河池學院學報.2013(03).
[4]喻曉薇,趙叢.欲望的偽裝——架空歷史小說欲望敘事[J].學理論.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