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我國傳統名花,花大色艷,雍容華貴,歷來被視作富貴、平安、吉祥和喜慶的象征,與我國傳統節日——春節氣氛極為融洽。通過催花技術,使牡丹在春節應時開放,成為人們置辦年貨和饋贈親朋的“新寵”。另外,牡丹催花后售價是牡丹花木的數倍,效益十分可觀,是一項致富的好項目。
一、品種與植株選擇
品種選擇:選擇生長勢強,自然成花率高、花期早或中早型的品種,以紅色為主,如“胡紅”“烏龍捧盛”“曹州紅”“肉芙蓉”“銀紅巧對”“紫二喬”等。
植株選擇:株型以直立型、半開張型植株為主,株型緊湊、勻稱。株齡4~5年,枝條粗壯,當年生枝生長量10~15厘米以上,至少有6個以上腋花芽枝,2個頂花芽枝,無分叉枝,枝齡2~3年?;ㄑ糠蚀?、充實飽滿。根系發達、須根多,根長30~45厘米。
二、溫室的選擇
溫室要求滿足以下條件:(1)溫室要求有加溫設備,棚頂帶有自動卷簾機的保溫被。(2)溫室頂部具放風口。(3)室內帶有蓄水池,每700平方米的溫室可設一個5立方米的蓄水池。(4)溫室地面鋪沙,厚10~15厘米。鋪沙前溫室地面修整成北高南低的微斜面,南部設一排水溝,若無此條件,也可以在花盆下墊磚抬高。(5)安裝補光燈,高壓鈉燈或白熾燈均可。(6)棚膜最好選用透光率高、抗老化的無滴膜。
三、盆與基質的準備
選盆口直徑30~40厘米的牡丹催花專用塑料盆。
基質配方一:爐灰渣、牛糞加馬糞,配制體積比例2︰1;配方二:爐灰渣、粗草炭,配制體積比例2︰1。
四、植株處理與上盆
植株在產地的起苗與運輸:于春節前65~70天在產地挖苗,盡可能晚起苗,使植株在自然生長環境夜溫達0℃下至少保持20天,以滿足植株深休眠的需要。起苗前用稻草或麻繩把植株枝條輕輕攏起,在枝條中部以下系繩捆扎起來,避免損傷枝條和花芽,方便運輸。起苗時,盡量多保護根系及避免根系折斷。起苗后碼放在保溫車箱內運輸。
植株的處理與上盆:(1)曬根。苗木運達后,整齊碼放在溫室內晾曬2~3天。(2)修剪。曬根與修剪同步進行,修剪斷根、劈裂根、枯根,疏除弱枝、非花枝、枯枝及萌蘗,抹除枝條中部以下全部腋芽。(3)上盆前準備。將基質與花盆運到溫室內均勻擺放,準備一個大口徑塑料桶用于浸根。浸根與上盆可同時進行,浸根液由精碘168、神效強力生根壯苗劑、赤霉素組成,浸根液濃度應低于3000毫克/升,與水攪拌均勻。將植株根部全部浸入浸根液中15秒,取出晾干后即可上盆。(4)上盆。上盆時間為農歷10月20日至25日,將個別植株堅硬過長的粗根適當剪短,將根系均勻分開螺旋狀盤于盆的中部,使根尖端凹陷于螺旋盤底部,盤壓緊密。用小鏟向盆內填入基質,邊填邊用小木棍搗實,填至距盆沿2厘米。將花盆南北方向擺放,橫向每排6盆,縱向盆數據溫室寬度而定,盆間距以展葉后葉片不互相密接為宜?;ㄅ杵瑓^之間留50~60厘米過道。每700平方米的溫室可擺約3000盆。隨擺盆隨澆透水,水中加入10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5)修剪解綁。去掉植株上的綁繩,剪除枯枝,在枝條頂端第一飽滿花芽處距花芽1厘米處斜剪,剪口斜面下端在花芽正背面。強壯枝條頂部留2個花芽,中庸枝留頂部1個花芽,其余花芽、葉芽、萌蘗均抹除。
五、溫室催花管理
溫室催花階段的管理非常關鍵,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
(1)第一階段為緩苗期至露芽期(8~10天)。上盆后溫度應控制在白天10~14 ℃,夜間4~6 ℃;6~7天后,白天溫度14~16 ℃,晚上6~8 ℃。水池提前蓄水,上盆后每天于日出1~2小時內澆一次透水,連澆3~4天,空氣濕度80%~90%。在保證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每天應盡早揭被,盡晚放被,延長光照時間。對于沒有經過自然低溫休眠的植株,可用300~500毫克/升的赤霉素涂抹花芽,每隔2~3天涂抹一次,共處理3~4 次。經8~10天后,80%植株即可發芽。此期間隨時抹除莖基部萌蘗。
(2)第二階段為現蕾期至透色期(大約40天)。上盆后10~13天牡丹現蕾,白天溫度應控制在16~18 ℃,夜間12~14 ℃。20天后進入幼蕾期,要保持溫度穩定。上盆28天后,植株進入展葉期,白天溫度18~20 ℃,夜間14~16 ℃。上盆35天后,牡丹進入平蕾期,白天加大通風量,溫度保持在20~22 ℃,夜間16~18 ℃,避免溫度過高過低。此階段每天噴水1~2次,每隔3~5天澆一次小水,每隔7~10天澆一次透水。當植株進入展葉期時,適當加大澆水量。此階段應增加光照時間,每晚補光5小時;若遇陰雪天,白天應全天補光,早晚再各補光2~3小時;在多云和半陰天氣,早晚各補光2~3 小時即可。牡丹現蕾后,在幼蕾直徑1.0~1.5 厘米時,可用200~300 毫克/升的赤霉素涂抹花蕾,長勢較好的花蕾不需涂抹,長勢中等和較弱的花蕾每隔1~2天涂抹一次,共涂抹1~4次。牡丹現蕾后,每個花蕾下留3片葉,其余摘除;同時把側向上生長的復葉柄壓平或壓彎,消除頂端優勢,使養分集中供應花蕾。葉柄長5厘米以上時開始,壓柄可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牡丹展葉后,每隔7~10 天噴一次葉面肥,以磷酸二氫鉀、硫酸亞鐵及復合肥(如護花神觀花型營養液或神奇120)等化學、速效性肥料為主。
(3)第三階段為綻口期至盛開期。上盆50天后,花蕾即進入綻口期,單花開放至落蕾7~10 天。牡丹初開花后溫度應保持8~15 ℃,溫度控制應與銷售情況相配合,如立即銷售,溫度應提高到25 ℃,并增加光照,3~4天即可開放;如不急于銷售,溫度可降至衡溫4~6 ℃,減少光照,可推遲花期10天左右。此階段應適當煉苗,減少澆水量,若植株萎蔫可向葉片噴水。在盆花出售前10~15天,應將花盆向反方向轉動,至出售時花莖恰好挺直,觀賞效果極佳。還可將幾株牡丹組合栽種在組盆專用瓷盆中,以提高觀賞價值。
(遼寧省新民市園林管理處 李延夫 吳曉紅 耿亞喬 邱美坤 鐘坤 郵編:1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