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侃
詩和遠方的意境
孫 侃
天空中最為變幻莫測的,便是這由一粒粒水汽組成的云了。這云,能變出一團團輕柔婀娜的棉花垛,能幻化出牛馬龍蛇的動物輪廓,但也能驟然擺出黑云壓城之勢,顯露出一派猙獰兇相來。這篇美文的作者所見的云,卻是像一團烈焰,具有“排山倒海般的磅礴氣勢”和“壯懷激烈,震撼心魄”之壯美的火燒云。這片出現在邊境河畔、出現在林區小鎮盡頭的火燒云,展現著大自然的無限神奇,徹底把作者鎮住了,讓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
不同于北極光等奇異天象,火燒云在天空中的出現并非稀有。作者感嘆“有多少年沒有看到過火燒云了”,意味著多年以前,作者是經常看它的,哪怕沒有這回的宏大壯闊、這般的攝人魂魄,但它的斑斕、它的瑰麗仍能感受。可是,天空在變,是因為生態環境在趨于惡劣,火燒云已極少在充滿霧霾的城市上空出現,連太陽都在霧塵朦朧中成了一個腌透的高郵咸蛋黃。同時,人的心態也在變,我們在忙碌中忽略了對周遭事物的細心觀察和耐心體悟,忽略了對情感的滋養,甚至忽略了疲乏不堪的自身,我們在不經意間喪失了對世間萬物的敏感和情懷。在此,作者既表達了對這片火燒云的震驚,同時也表示了對粗糙生活的自責。
正因如此,當作者來到空氣澄澈、風景如畫的大興安嶺,抬頭看見界河對岸上空的這團火燒云時,便有了非同一般的震撼和感慨。作者以極見功底的筆法,以詩性的語言,淋漓盡致地描摹了這團火燒云,尤其是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這團火燒云那燃透天地、燃亮每個人的磅礴之力,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場景描寫一旦提升、深化,便是一種意境了,給予讀者的不僅是景物場面的了解,更是一種詩性的展現、情感的抒發、心靈的悸動。這篇短文之所以讓人難忘,值得反復研讀,其原因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