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戴“吹牛大王”的帽子
——如何運用夸張修辭方式
“同學們,寫作文要寫出真情實感,不要編,更不能在作文里吹牛皮。”大家的耳朵是不是都快被老師這樣的話磨出老繭了?適當的吹牛,在作文里是可以的。萬事都講究方法,方法得當,吹牛也會有好效果。
什么,今天可以吹牛了?這不是光明正大地要和老師唱反調嗎?沒錯,因為夸張修辭方式就是在寫作時為達到某種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等方面進行夸大或縮小的描寫。這個修辭方法,你會用嗎?
例:天上的星星多,沒有我的朋友多。
天啊,是誰這么厲害,朋友比星星都多!
教室里,同學們一片吵鬧聲,快把房頂掀翻了。
把房頂掀翻,要多大的內功才行呢,看來同學們的吵鬧聲太大了。
以上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夸張句,它們非常生動、形象,幽默地表現出朋友多和同學吵鬧這兩件事。夸張是不是很神奇?它不僅可以突出事物本質,加強感情,烘托氣氛,還能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和強烈的共鳴呢。
夸張修辭方法這么好玩,我們趕快學一學它的經典三招吧。
為了使內容達到生動幽默的效果,我們常常人為地提升事物特點,使之更高、更強、更多、更快,甚至達到排山倒海、翻天覆地的神奇效果。
例:我挽起了袖口,將鍋湊到水龍頭下,裝滿水,然后張開“如來神掌”先給它來一招“倒轉乾坤”,再來一招“天昏地暗”。一番折騰,累得我氣喘如牛,終于把鍋洗好了。
這里通過擴大夸張的修辭手法,把洗鍋的過程戲劇性地夸張成了練武功的過程,頓時有了畫面感和喜感。我們仿佛置身其中,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文中的我在洗鍋時的驚心動魄的氣勢。
縮小夸張與擴大夸張正好相反,這一類的夸張是故意把事物往小處說,使之更小、更低、更弱、更慢,達到縮小的效果。
例:小明指著小區門前的綠地說:“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踢足球啊!”
小區門前的綠地再小也不會只有巴掌大,不過這里通過縮小夸張的修辭手法,把小明對于場地小的抱怨充分表達出來,達到了傳神的效果。
超前夸張,顧名思義,就是在時間上故意把后出現的事物提前寫出來。這樣的寫法表面上看不合理,但通過恰當的夸張渲染,要表達的內容反而更加生動精彩。
例: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
句中,王熙鳳嘴巴還沒有張開似乎就聽到了她爽朗的笑聲。這里通過超前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王熙鳳待人處處都含笑,不僅喜怒不形于色,而且處事圓滑老道。
以上三招,是不是讓大家對夸張有了一個綜合的了解呢?一起來看一看下面兩段話。
家鄉的冬天,冷得不得了。每次出門前,父母總將我捂得嚴嚴實實。可呵氣在沖過重重的“包圍”之后,還是可以看出來。整個冬天,幾乎天天刮著西北風,待在屋里一聽,跟狼嚎似的,令人心驚膽顫。這冬天,可真應了那句話:滴水成冰,呵氣成霜。(找出這一段中的夸張,用彩色的筆標出來。)
許多同學喜歡帶著橘子飯后吃,不過總有些壞男生喜歡搗蛋:“酸死了,酸死了,我的牙齒都酸掉了!”(找一找這段話里的夸張,用你喜歡的彩色筆標出來吧!)
你是不是感覺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夸張的使用方法呢?告訴你吧,你已經基本學會了“夸張招數秘籍”的全部內容了,需要在以后的作文里,試著用上。相信你一定會是一個使用夸張句的高手!
(雪 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