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眼睛都注視著新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G20外長會上的外交“處女秀”。法新社16日說,當蒂勒森周四到達德國時,其他國家的外長們最期待從他那里了解“美國優先”對于美國以外的世界意味著什么。通常全球最重要的20個國家外長在一起,會討論從氣候變化到敘利亞戰爭在內的一系列國際大事,不過這一次,所有的目光都盯著美國最高外交官,看他如何澄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臺前后對國際社會發出的種種令人不安的政策信號。在波恩,蒂勒森開始了與各國外長的最初接觸,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他與中俄兩國外長的互動。16日下午,蒂勒森與俄外長拉夫羅夫舉行了雙邊會談,而他與王毅外長的“波恩相會”也被外界高度關注。“新美國與世界的第一次碰撞”,德國新聞電視臺16日說,除了蒂勒森在出席G20外長會議,美國防長馬蒂斯正在布魯塞爾出席北約峰會,周五美國副總統彭斯則將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這一周后,美國的外交政策將更加清晰。”
中美展開“謹慎外交”
16日下午,在被問及王毅外長在G20外長會上是否與蒂勒森有會見安排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稱,中方正同有關國家保持溝通和接觸,安排王毅外長與會期間的雙邊會見。“我想強調的是,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同特朗普總統進行了很好的通話。通話后,雙方將按照兩國元首通話精神,共同努力,推動雙邊關系取得新的進展。”
“王毅和蒂勒森相會在波恩”,“德國之聲”16日稱,有關王毅出席波恩會議的“準信兒”,中方一直到本周二才宣布,報道認為,王毅愿意來波恩與蒂勒森會面,與特朗普新近對中國發出“較和緩的聲調”有關。“在臺灣問題上,特朗普上周向北京靠攏了一步。在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次電話交談中,他承諾美方尊重一個中國政策。”“特朗普過去曾對這一政策提出質疑,并稱它是可以談判的。”
路透社說,在勸說特朗普承認一中政策方面,蒂勒森起到了關鍵作用。“隨著中國經濟上能力越來越強,政治上在全球范圍內維護自己的原則,蒂勒森在處理對華關系時必須小心翼翼。此外,由于北京和平壤不一般的關系,美國必須非常重視發展對華關系。”報道同時說,蒂勒森在其提名聽證會上有關南海的言論,曾引發中美之間的口水戰。
《日本經濟新聞》16日稱,中美在G20外長會間隙將展開“謹慎外交”。文章說,中國多次釋放信號,表示愿意和美國合作解決問題。但是北京和華盛頓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有分歧。此外,鑒于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誓言向中國商品征收重稅,兩國可能面臨動蕩的經濟關系。這些預計都是王毅和蒂勒森會談的話題。北京希望通過外交渠道更進一步了解華盛頓的立場。
日本共同社稱,王毅與蒂勒森的會晤將是1月特朗普政府上臺執政后的首次美中外長會談。文章說,由于特朗普在就任前曾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還表示不會被一個中國原則束縛,有評論認為在弄清其對華政策前中方一直“避免會談”。特朗普日前在與習近平通電話中,表明尊重一個中國原則,中方可能因此判斷與美國舉行高層會談的條件已經成熟。“美中外長在會談中,可能將推進兩國領導人首次直接會談的協調工作。”
美俄:“狂喜被警惕取代”
16日在G20外長會前舉行的蒂勒森與拉夫羅夫的會晤引起外界極大的興趣,因為正值特朗普團隊與克里姆林宮的關系在華盛頓掀起層層風浪之時。據俄塔社16日報道,在會談前,拉夫羅夫對蒂勒森表示:“我們之間有著很多需要進行討論的問題。”會面時拉夫羅夫又說:“您應當明白,我們不干涉美國和他國事務。俄美有許多需要討論的問題。相信會確定未來工作方向。”
據俄新社16日報道,蒂勒森當天簡短地評價與拉夫羅夫的會面稱,此次會面是有成效的。他同時稱,美國在兩國觀點不相同的那些問題上捍衛自己的立場。據路透社報道,蒂勒森在會后對記者說,美國尋求與俄羅斯達成新的共識,同時希望俄羅斯能夠遵守不讓烏克蘭沖突升級的明斯克協議。
《紐約時報》15日稱,數日前,一些俄羅斯官員暢飲香檳,慶祝特朗普在總統競選中獲勝,而現在,那種甜美滋味已然是昨日云煙。“狂喜開始慢慢被警惕所取代。”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因與俄羅斯駐美大使的接觸而辭職加深了這種不安情緒。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會前報道稱,就在特朗普政府評估美俄關系的未來走向之際,美國的歐洲盟友也在尋找蛛絲馬跡,觀察特朗普政府在抗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而俄羅斯外交部表示,他們將討論“被上一屆美國政府逼入死胡同的美俄雙邊關系”,俄方會向美國新國務卿“繼續解釋為什么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一部分”。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預計蒂勒森還會在G20外長會上表示,繼續支持因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施加的制裁。
對于此前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稱特朗普已表示“希望克里米亞回到烏克蘭”,俄國家杜馬外交委員會主席斯拉斯基表示,“當然,這樣的說辭是令人心驚的”,“但不能指望特朗普在總統任期一開始就站在美國精英層對立面。”他說俄美關系仍有真正改善的機會,但類似言論“無疑是給俄方對特朗普團隊的高期望澆了一盆冷水。”
俄網民也紛紛留言表示失望:“特朗普出賣了俄羅斯”“徒勞的贊美和期望”“美國重新成為敵人”等。
俄議會上院議員普什科夫表示,目前特朗普新政府正受到民主黨媒體和鷹派強大壓力。新政府還未最終制訂對外政策計劃。因此,此次外長會談不取得突破性進展是正常的。俄外交和國防政策委員會榮譽主席卡拉加諾夫則說,蒂勒森是個商人,他需要一個結果。
據福克斯新聞網報道,14日在美國東海岸出現的一艘俄羅斯間諜船,15日被發現在距康涅狄格美軍潛艇基地不遠的地方航行。據報道,俄羅斯間諜船最近一次在美國東海岸出現是在2015年,當時俄船出現在古巴的哈瓦那附近。
“通俄門”阻撓美俄關系回暖
與莫斯科對美國的失望情緒相比,特朗普正因牽扯不清的與俄關系陷入一場政治風暴。“圍繞弗林辭職的是是非非,很快釀成了一場波及面更廣的丑聞。”英國《金融時報》16日稱,共和黨領導層抵制了對特朗普展開全面調查的呼吁。但是,民主黨人和一些共和黨人正尋求發起一項獨立調查,其范圍將超出聯邦調查局當前的調查。“弗林的辭職并沒有能夠平息重重疑慮。僅僅20多個小時之后,更多信源證實:特朗普競選團隊中有多名高層保持著與俄官員頻繁的聯系。”文章稱,特朗普政府深陷其中、持續發酵的“通俄門”事件,與44年前的水門事件有著許多驚人的巧合。當有人在白宮記者會上問道“總統知道多少,他是什么時候知道的”這兩句美國人盡皆知的“水門經典之問”時,一種昨日重現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會是44年前尼克松水門事件的驚人翻版嗎?
特朗普15日在推特上反駁說,“這件事的真正丑聞是,保密信息被情報機構像分發糖果一樣非法散發。太不美國了!”他還批評媒體:“持陰謀論和盲目仇恨立場的假新聞媒體發瘋了。”美國“政治”網站15日稱,一系列關于特朗普親信與俄官員接觸事件被曝光,恐將特朗普恢復美俄關系的計劃毀于一旦。
美國CNBC網站15日稱,蒂勒森的提名之路已經夠艱難,而最困難的挑戰還在前頭。與拉夫羅夫會面是他斡旋恢復美俄關系的第一個機會。但兩國關系回暖的預期正遭遇挫折,除了弗林的辭職,蒂勒森個人與普京的密切關系也被嚴密關注,俄日前展示軍事肌肉的舉動無疑使兩位外長的會晤變得更加復雜。
一名美國官員16日告訴路透社,反恐是蒂勒森尋求與俄方合作的可能領域之一。16日,俄總統普京也呼吁俄情報部門在打擊恐怖主義方面與他們的美國及北約同行恢復合作,稱這符合美國、北約與俄羅斯的共同利益。
蒂勒森與拉夫羅夫會晤當天,美國參聯會主席鄧福德赴阿塞拜疆與俄羅斯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會面。五角大樓發表聲明說,雙方將討論現階段美俄軍事關系及保持一直和清晰軍事溝通的重要性,以避免誤判和潛在危機。
“走鋼絲的G20”
此次G20外長會議于當地時間周四下午15時30分許開始,德國外長加布里爾致開幕詞。峰會定于周五17時前結束。蒂勒森對自己的外交首秀不敢怠慢,他在周三晚上已經到達波恩,隨行的美國代表團多達70人。
據美聯社報道,在與拉夫羅夫會面前,16日早上,蒂勒森還與沙特、英國、阿曼、阿聯酋等國外長進行了會晤。加布里爾16日在與王毅外長會晤后說,雙方決定進一步加強德中日益緊密的貿易和合作關系。主持此次波恩G20外長會議的加布里爾對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一直持堅定批評態度。他曾警告說,在特朗普治下,世界將會開啟一段“艱難之旅”,在G20外長會前他還表示:“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解決我們這個時代出現的重大國際問題。”
“走鋼絲的G20”,歐盟官網16日表示,特朗普的上臺給G20一個棘手的起點,讓全球經濟和金融政策處于不可預測之中。G20之前取得的成功可能因此被毀。尤其是美國的保護主義政策及懲罰性關稅,會引發全球貿易戰。
“特朗普時代如何國際合作?”德國《每日鏡報》16日稱,這次會議將成為美國今后如何與國際合作的第一次測試。許多國際問題的答案不會在波恩出現,今年G20峰會將于7月在德國漢堡舉行。外長會議只能營造一些國際合作的氛圍,“也可以說這是一次危機管理會議,預防沖突,維持和平與合作。”▲
環球時報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