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王云松 本報記者 杜天琦
美國總統特朗普15日在白宮迎來了他上任后第四位到訪的外國領導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雙方就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沖突、猶太人定居點、伊朗試射導彈等多個敏感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談中,特朗普提出“兩國方案不是達成中東和平的唯一道路”,引發國際輿論關注。這番表態被一些媒體解讀成,特朗普放棄了過去20多年來美國牽頭斡旋巴以問題上的核心立場。
“我正研究兩國和一國方案,只要(巴以)雙方喜歡我都喜歡。任何一種我都接受。”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報道,在會晤后與內塔尼亞胡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特朗普做出了上述表態。
所謂“兩國方案”,是上世紀90年代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主導下促成的,其目標是以巴各自建立起主權國家。克林頓之后的美國總統都堅持該方案,小布什任內還將它提升到美國國家政策的地位,“兩國方案”成為20多年來美國中東政策的基石。
對于特朗普此番表態,以色列輿論反應不一。《以色列郵報》16日引用內塔尼亞胡的話盛贊特朗普為結束世界上最持久沖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還稱特朗普是“猶太人民偉大的朋友”。但也有以色列媒體對此次會談成果評價不高,《以色列時報》16日評論稱,特朗普提出的方案可能將終結以色列的“猶太人國家”性質,一國方案或使以色列陷入困境。
特朗普關于“兩國方案”的表態也引發國際輿論的震蕩。法新社16日稱,特朗普的言論標志著美國與國際社會為尋求中東和平而堅持的原則發生決裂,也意味著美國政府多年來在這一問題上堅持的一貫立場遭到顛覆。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分析認為,特朗普放棄了美國對于解決巴以沖突“兩國方案”的承諾,背離美國和國際社會在中東的長期立場。15日造訪埃及的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國際社會完全同意,巴以沖突只能通過兩國方案得到解決,沒有其他的可能。”
對于“一國方案”,巴勒斯坦首席談判代表、巴解組織秘書長埃雷卡特15日表示,“按照1967年邊界建立兩個主權民主國家的唯一替代方案是建立單一的、世俗的和民主的國家,讓巴勒斯坦歷史土地上的每個人,包括基督徒、穆斯林和猶太人都擁有平等權利。”《紐約時報》16日稱,巴勒斯坦人極其不可能接受任何缺乏主權國家的協議;而一個包含巴勒斯坦人的以色列國要么會變得不民主,要么不再是猶太國家,因為阿拉伯人口的增速更快。
美聯社報道稱,在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舉行會晤的同一天,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蓬佩奧在約旦河西岸秘密會晤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會上阿巴斯對特朗普的表態表示擔憂。據報道,這是巴勒斯坦領導人首度和特朗普政府高官接觸。但白宮方面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16日,美國參議院就駐以色列大使大衛·弗里德曼的提名舉行聽證前,5名前任美國駐以大使聯名致信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呼吁慎重考慮這項人事任命。信中指出,弗里德曼強烈支持以色列定居點建設,支持將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遷到耶路撒冷,反對巴勒斯坦建國,不適合擔任駐以大使。
《華盛頓郵報》旗下政治新聞網站Slate評論稱,由于對中東政策的“無知”,特朗普說了一些令中東各國尷尬的外行話。他不明白,內塔尼亞胡此時不需要也壓根不想跟巴勒斯坦達成和平協議,事實上,巴勒斯坦也不想。沙特、埃及、約旦以及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領導人絕不愿意像特朗普希望的那樣,在巴以談判上進行“外圍干預”。那樣會讓他們有惹上麻煩的風險。在記者會上,當特朗普興奮地表示“即將達成一個比在座的預期還要更大更好的協議”時,他的目光轉向了內塔尼亞胡。而內塔尼亞胡卻什么也沒有說。
以色列《國土報》16日總結說,記者會上充斥著“尷尬的瞬間和緊張的氣氛”,各家媒體各種矛盾的報道更加劇了這種混亂。該報稱,有媒體認為,特朗普支持放棄“兩國方案”打破了美國數十年的政策;也有媒體將重點放在了特朗普對中東和平的強烈期望。
盡管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都刻意表現得熱絡,互稱兩國是彼此最堅強的盟友。不過,媒體還是捕捉到一些不和諧的畫面。例如特朗普敦促以色列在擴建猶太人定居點問題上稍做讓步,這似乎是內塔尼亞胡意料之外的。會談開始前,特朗普當著大批記者的面,對內塔尼亞胡表示,“我希望看到你們少建一些定居點”,后者對此顯然缺乏預判,并露出錯愕的神情。CNN稱,這是特朗普政府對以色列擴建定居點問題最直接的一次表態。再如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說,要解決以巴沖突,“兩邊都得做些讓步”,并轉頭對內塔尼亞胡說:“這一點你知道的,對吧?”內塔尼亞胡愣了一下才微笑回應說:“雙方都要讓步。”《紐約時報》稱,內塔尼亞胡把重音落在了“雙方”一詞上。▲
環球時報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