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苤藍為十字花科蕓薹屬球莖甘藍的一個新品種,食用部位為膨大的肉質莖,肉質潔白,口感似鴨梨、蘋果,適合鮮食。水果苤藍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蛋白質、粗纖維和礦物質,維生素C含量與柑橘類相當,味道脆嫩甘爽,深受消費者歡迎。春季大棚栽培水果苤藍,病蟲害較少,整個生長期無須噴施農藥,屬于無公害水果?,F將水果苤藍春季大棚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水果苤藍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水果苤藍喜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較耐寒耐熱。種子發芽最低溫度為3℃,適溫為18~20℃,苗期植株可耐-4~-2℃低溫;球莖生長期白天適溫為15~25℃、夜間溫度10℃以上;球莖膨大期如遇30℃以上高溫,則肉質莖多纖維、易老化。水果苤藍球莖膨大期喜光,充足的光照可使其產量高、品質好。水果苤藍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肥,宜選擇土質疏松、通氣性良好、腐殖質含量豐富的壤土地塊種植。
二、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選擇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品質優良、耐抽薹的高產品種。早、中熟品種搭配種植,可避免集中上市影響經濟效益。目前,國內栽培的水果苤藍品種大部分從荷蘭、德國引進,國產優質的水果苤藍品種較少。
2.培育壯苗
春季大棚栽培水果苤藍,長江中下游地區在1月20日以后播種,最好采用穴盤育苗,精量播種?;|中無須加任何肥料,裝盤后澆透水,穴盤疊在一起壓播種孔深0.5~1厘米,第一行穴盤每孔播兩粒種子,用于補缺,其他每孔播1粒種子。播后覆蓋濕潤基質,澆透水,加蓋地膜保濕,搭拱棚保溫,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在10℃以上。4~5天出苗后盡早查苗補缺,出苗后10天結合澆水噴施0.5%的葉面肥,每隔5天噴1次,共噴3次,保持幼苗穩長而不旺長。春播苗齡30~35天,不需假植,長有6~7片真葉時加強通風降溫,煉苗2~3天后開始定植。
3.整地施肥
選擇土壤肥沃、前茬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定植前1個月每畝施有機肥1000~1200公斤,耕翻入土;定植前10天,結合整地每畝施三元復合肥80公斤,耙平筑畦寬1.7米、溝寬0.3米。
4.定植
2月底至3月初,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在大棚內定植,每畦栽5行,行距35厘米、株距35厘米,帶土坨定植并立即澆足定根水,第二天再澆一次透水,以利緩苗。定植時剔除過大的苗,以防先期抽薹。
5.田間管理
定植后每3天澆1次水,連澆3次,活棵后每隔4~6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地表土不發白,澆水要均勻,特別是球莖膨大期,土壤過干會造成球莖開裂或畸形,影響商品價值。定植后1個月視田間植株生長情況中耕除草1次。棚內溫度白天控制在28℃以下,當氣溫達30℃時打開大棚兩側進行通風降溫;下午溫度低于20℃時關閉大棚,防止夜間溫度低于10℃而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當球莖著生第一輪環葉時,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
6.適時采收
水果苤藍早熟品種定植后50~60天、中熟品種定植后65~75天,心葉停止生長時收獲,根據市場行情,可適當提前或推遲收獲。收獲過遲,纖維增加、糖度下降、球莖開裂、品質降低,一般留田不超過15天。為保持新鮮、美觀,采收時宜保留心葉。
(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業科學研究所 吳國平 王建華 郵編:212400;江蘇省句容市農業委員會 王麗娟 郵編: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