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慶云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從2016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標志著我國慈善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慈善事業納入法制的軌道,有法可依。充分體現我們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慈善事業的發展。把慈善事業做為依法治國的一個內容,也使慈善事業得到國家法律的支持和保護,這對于促進我國慈善事業健康的發展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實施《慈善法》的關鍵在于“實施”。通過《慈善法》的宣傳貫徹,根本的目的是讓社會上有更多的人了解慈善、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如果只一般性的宣傳,泛泛無力,沒有措施,沒有一定的效果,《慈善法》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實施。
福州市以實施《慈善法》為契機,全市上下在宣傳貫徹實施《慈善法》過程中,突出“實施”,發揚習近平總書記時任福州市委書記時倡導的“馬上就辦”的精神,真抓實干。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州市委書記倪岳峰同志于2016年9月29日下午到福州市交接工作,9月30日第一天上班第一個簽發貫徹實施《慈善法》的文件,并要求市委辦公廳負責抓好督查落實工作。全市各級各部門、企事業單位的廣大干部職工在學習《慈善法》的基礎上,以實際行動參與《慈善法》的實施,本著自愿參與的原則,有錢捐錢,有物贈物,有力出力,積極參與。據統計,自9月份實施《慈善法》以來,全市參加捐贈人數達15萬多人次,總金額達1486萬元(其中市本級609萬元,各縣、市、區877萬元)。值得稱贊的是福州市在實施《慈善法》過程中真正體現全民參與,從黨政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至社會群眾全面參與。一位70多歲的何姓老人代表一家4口人帶著4600元現金親自到福州市慈善總會捐贈。這位老人去年12月自己就捐過3000元人民幣,說明她和全家人完全出于對慈善事業的愛心,自覺自愿主動參與。
福州市在實施《慈善法》過程中,開展慈善活動又有新的發展,與企業合作,建立長效的慈善機制。福建春倫茶業公司以企業冠名的形式,建立“春倫茶業慈善扶貧基金”1000萬元,采取留本付息的辦法按3%利潤每年捐贈30萬元給慈善機構,用于茶區150戶的孤兒、孤寡老人、特困戶的救助,每年每戶2000元。比美特公司捐贈100萬元,其中現金20萬元為油漆工人購買人身意外保險,捐贈裝修涂料5000包價值80萬元,支援災區和助老安居樓的建設。海峽銀行捐贈120萬元用于軍人救助基金和助孤、助老、助學等項目。為了幫助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福州市慈善總會正在與福建省綠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萬畝生態慈善扶貧基地”,發展種植泡桐經濟林。5年后成材砍伐產值可達2億元,每5年一輪,延續6輪。該公司每輪捐贈500多萬元做為慈善扶貧救助基金,救助林區孤兒、孤寡老人、特困戶25000多戶,每戶2000元。今后每5年一輪捐贈500萬元,這開辟了企業參與慈善,造血與輸血相結合的新模式,使慈善的資金來源與企業的經濟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更有利于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社會民間組織之間進行慈善合作,也是開展慈善活動的形式。福建省慈善服務協會與福州市慈善總會緊密合作,在實施《慈善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他們發動會員自愿參與。9月5日在開展第一個“中華慈善日”活動中,采取自愿報告參加的形式,組織100輛小車兵分三路,分別經過福州城區的東二環、西二環、五一路等三條主干道,幾乎覆蓋福州市城區,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同時該協會通過義拍義賣活動和接受會員、愛心人士的捐贈20多萬元的物資,由林堅會長帶領20多名代表送到閩清災區救助給受災群眾,深受當地群眾的歡迎。
《慈善法》正在實施,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示出它強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