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運森
“醫者仁心,朱建宏以博愛照亮他人,用真情傳遞溫暖。他在完成好本職工作基礎上,積極從事慈善公益事業,足跡遍及全省,愛心惠及老弱病殘,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人間大愛。憑著做人的樸素與善良,多年如一日幫助孤寡老人、殘障兒童、貧困人群,并積極動員、宣傳、組織身邊的愛心人士建立慈善基金,他以行動證明:給予比獲取更令人快樂和幸福。” 這是2016年8月31日在“陜西慈善之夜”頒獎晚會上的頒獎詞。當頒獎嘉賓將“陜西省第二屆三秦慈善獎最具有愛心慈善楷模”獎杯和證書頒發給陜西省慈善協會志愿者總隊副隊長朱建宏時,全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充分表達了對他的博愛情懷、無私奉獻精神的贊譽!
立足本職:突出醫療專業志愿服務
朱建宏是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驗科副主任技師,1967年出生于農村的朱建宏從小受家庭慈愛的熏陶,樂于做好事,幫助他人。在西安上學期間,帶領同學常年照顧無兒女的王曾吾老夫婦,幫助暈倒在馬路上的一位老人就醫,受到周圍群眾和學校師生的好評。工作后,同事的愛人擦窗戶時不慎從三樓墜下,骨盆粉碎性骨折,他和3位舍友,在一個月時間里,白天上班,晚上輪流照顧,受到省工會的表揚。
朱建宏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熱衷于社會慈善公益事業。2007年就參加了陜西省慈善協會醫療志愿者服務隊,如今朱建宏已是陜西省慈善協會志愿者總隊副隊長,陜西金星慈善志愿者。
長期以來,朱建宏利用業余時間,全身心投入到慈善公益活動中。他組織帶領的這支成立最早、專家最多、隊伍最大的醫療志愿者服務隊,經常走進陜南陜北農村,對當地醫務人員培訓,建立不走的醫療志愿者服務隊。在秦巴山區開展智障兒童貧困醫療救助活動,為國家貧困聾兒人工耳蝸搶救性康復項目實施手術,每年有100名耳聾兒童免費接受治療和培訓。在西安及周邊地區,他帶領的這個隊每年走進敬老院、孤兒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和街道社區、廣場車站, 利用“春節、六一、重陽節”“三八節”開展義診、咨詢、講座、宣傳、免費發放醫學科普資料等活動。舉辦免費義診活動200余場次,免費為患者診病、咨詢10多萬人,發放醫學知識宣傳資料50多萬份。志愿者專家們多次在中省市媒體作“鍵康知識”講座。
目前,該院開展的“向日葵計劃——讓愛點亮希望”志愿服務項目,以交大二院醫院119名醫務志愿者和100余名醫學生志愿者為主體,開展癲癇、腦癱及智力低下患兒的義診、基層醫師培訓、康復訓練指導,讓患兒走向希望。此項目已在2015年12月榮獲第二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中榮獲銀獎,也是陜西高校附屬醫院首次獲得國家級志愿服務獎項。
朱建宏不僅為做好西安交大醫療志愿者服務隊工作跑前跑后,他還組織指導發展省直志愿者服務隊,目前已達170多支,成為三秦慈善志愿服務活動中的重要力量。
全力救助:讓四歲“聾啞”安安說了話
地處秦嶺深處的佛坪縣大古坪村,是熊貓和羚牛等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但這里也是貧困山區,有不少村民因自然災害、重病困擾仍生活在貧困之中。自陜西省慈善協會志愿者總隊了解到該村情況后,一批批慈善志愿者服務隊進山扶貧濟困,向貧困村民和學生送米面油、衣服、書包及學習文具;建慈安橋,修慈安路,捐贈汽車,銷售山貨等。
這個村4歲的聾啞孩子安安十分可憐,當她出生剛8個月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外出打工。家中85歲爺爺、79歲奶奶都是步履蹣跚、語言遲鈍者,他們把安安帶到會走路已屬不易。一家獨居,距村委會5里路程,沒有母愛,沒有小朋友的安安,幾乎與世隔絕。
2010年3月21日,朱建宏在得知安安狀況后,他立即組織帶領醫療志愿者專家來到深山義診。朱建宏把安安抱在懷里,送他糖果點心,放收音機音樂,觀測他的反應;查看他的內耳,看看有無畸形。他與主治醫生孫斌又將安安同他父親帶回西安交大二附院進行免費詳細檢查。
安安來到醫院后,耳鼻喉科醫生護士極為關照,每天有兩名志愿者照顧安安,團支部發動團員為安安捐款;致公黨二院支委宋金輝教授送來了慰問金;九三學社還為安安送了一套品牌衣服。先鋒志愿者服務隊也給安安送來了錢和慰問品。
科主任許珉教授和心理行為科主任王亞萍教授等,對安安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確認小安安聽力正常,至今不能說話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語言環境,同時也存在智力障礙和語言發育遲緩等問題。這就是說,孩子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語言培訓,是可以說話的。
為了能讓安安繼續在西安做康復治療,朱建宏、王瑞等為安安父親找到了一份工作;心心智障幼兒園的張笑強院長為安安免費入住。
經過康復訓練,現在8歲的安安能開口說話,能與他人簡單的交流,眾多志愿者無不為此感到欣喜。朱建宏非常關注安安的康復和生活學習,不時打電話了解情況,郵寄禮物。
奉獻大愛:陪伴孤寡老人過大年
陜西省第二屆“三秦慈善獎”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三大節日”扶貧幫困活動,是省慈善協會與市縣聯動,連續15年大規模開展的春節向城鄉困難戶送溫暖、“六一”向貧困兒童 送愛心、重陽節向貧困老年人送關愛。全省每年數萬名志愿者帶上慰問金、慰問品和義工服務,登門入戶慰問貧困戶、孤寡老人,貧困兒童。
“三大節日期間,擔任慈善志愿者總隊副隊長的朱建宏,每年都組織帶領志愿者進院、走村、串戶登門服務。春節里,他們不但轉送愛心企業家和愛心人士捐贈的米面油和購物卡、春聯、 賀卡,還幫助老人打掃衛生、理發、貼春聯、做飯菜,陪伴孤殘老人吃年飯過大年。
2012年大年初一,朱建宏帶著30多名志愿者驅車150公里,在大荔縣安仁鎮敬老院陪伴老人過年。被看望的五保孤貧老人們拉著他的手說“做夢都沒想到,省城會有素不相識的志愿者來看望我們,還看病、演節目、包餃子、陪著吃飯……”老人感動地流下了熱淚。此次志愿者陪伴老人過年轟動了安仁古鎮,鎮委書記田建平高度贊揚志愿者陪五保老人過年,感謝他們為老人送來米面油、棉衣、棉鞋和生活用品等。
2013年春節,朱建宏與志愿者帶著米面油來到西安昌仁里社區陪伴孤寡老人過年,75歲的孤寡老人張鳳翔感慨地說,往年我最怕過年,看到別人家團圓,自己孤單,心里不是滋味。現在有這些志愿者陪著過年,我們非常開心”。
2014年春節,朱建宏與愛心大姐邱華在鹽店街的孤老陳耀東做飯菜,吃年夜飯。90歲的陳老,是黃埔學會會員,曾到過緬甸抗日,是志愿者經常幫助的對象。邱華女兒還給爺爺送了個紅包,祝賀他又添一歲。老人說:“今年是我過得最熱鬧、年味最濃的一個年。 ”
多年來,朱建宏帶領志愿者在春節期間陪伴孤殘老人過年,深受社會各界的好評,稱贊他是“雷鋒志愿者”。
精準服務:打造“一元關愛”慈善項目品牌
2012年春節剛過,在西安做餐飲生意的廣東未芝朗私房菜餐館老板何卓遠,三年如一日向92歲孤寡老人崔玉英提供1元餐的故事感動了整個西安古城。2月7日,省慈善協會與《華商報》聯合發出倡議,在西安推行“一元關愛計劃”,征集愛心商家,為80歲以上的孤寡老人和特困老人提供“一元就餐、一元買藥、一元洗衣、一元理發、一元打車”等關愛項目。隨后,省慈善協會再次向全省推廣“一元關愛計劃”項目。
在陜西省慈善協會高度重視下,由朱建宏主抓打造的“一元關愛計劃”項目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如今,“一元關愛計劃” 項目花開各市,全省已有1340個愛心店實施,超過萬名老人受益。時任省長趙正永對慈善事業發展寄予厚望。“一元關愛”活動在全國引起廣泛反響,人民日報、央視、北京、東方、廣東、鳳凰等衛視多家新聞媒體前來深入采訪報道。此項目2014年榮獲第二屆中華慈善突出貢獻(項目)獎。
而在這成效的背后,朱建宏付出了艱辛,流出了汗水。他常到實施一元關愛店走訪,帶領志愿者與一元關愛店和孤寡老人做服務對接,多次與一元關愛發起人何卓遠一起看望崔玉英老人,親自向孤寡老人送一元餐。2012重陽節,他和甘露慈善志愿者們在慰問孤寡老人后,將6位老人接到“一元關愛店——西安西稍門好來素食館為老人們過重陽節。此后,每年重陽節他都和老人一起過節日。
朱建宏有一個溫暖的家,妻子和兒子都很支持他做義工,并多次隨同參加志愿服務。近些年來,他作為省慈善協會募捐委員會委員。積極動員聯系愛心企業設立了5000萬“大醫慈善基金”和2000萬“A腦慈善基金”。他個人累計捐資3萬多元,參加義工活動500多次,志愿服務達12000多小時。朱建宏用自己無私的愛,溫暖貧困人群,他不求回報,不圖名利,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在推進志愿者服務的道路上,譜寫出一曲愛心贊歌!
正是朱建宏這些感人事跡使他平凡的人生亮麗多彩。陜西省慈善協會副會長孫忠信對朱建宏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朱建宏是一個很有奉獻愛心的人,他愛崗敬業,務實創新,勤學實干,為人正直。他在本單位工作考核,都是年年優秀。朱建宏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幾乎把全部的節假日都用在做義工上,經常捐款捐物,還向雞蛋奶奶孤兒救助站捐贈價值4000余元的空調。他出色的志愿服務成績令人感動,他的志愿服務精神,是我們每一名慈善人學習的楷模。”我們相信,在以后的志愿者服務等社會公益事業中,他會用實際行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