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煥
有一種聲音能穿越萬里,那就是音樂蘊藏的魅力;有一種悄無聲息的震撼,那就是音樂賦予的魅力;有一種無端的共鳴,那就是音樂給予的魅力。音樂家冼星海曾經說過一段話:“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確實如此,千百年來,音樂以其深刻的內涵及妙不可言的旋律,匯成了一條永遠流淌不息、閃閃發光的音樂長河,使眾人為之傾倒和沉醉。音樂是所有感知動物的共同語言。用音樂來表達內心的情態和需求,也是各種動物最含蓄、最容易的方式。平時聽著它,會被每一首藝術作品以及其內涵所左右。
音樂對人來說,是一種審美的需求,是對世間美的渴望。在人的審美活動中,美感是客觀存在的美所引起的一種獨特心靈反應,需歷經思維、情感、知覺、想象等方面。這樣美的東西才會引起人的情緒、情感等心理活動。音樂美感的產生,首先是由于音樂內部的節奏與聽者心理的節奏產生了共鳴。假如音樂的節奏符合人體的節奏,你便感到和諧、愉快;假如音樂的節奏過于頻繁、激烈,或者是不規則的復雜節奏,你便可能會感到緊張,感到某種窘迫或分裂。它是內心思想和情趣的媒介,藝術家把他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表現在音調和節奏里,聽眾就從這音調、節奏中體驗或感染到思想和情趣,從而引起共鳴與美感,同時,也在欣賞中得到愉快。比如我們聽勛伯格的《升華之夜》,那弦樂隊時而舒緩、時而激烈的音響,會把我們引入一個“畫境”。我們不但可以感覺到月夜花園的美,還能感覺到一對不幸的戀人那兩顆激烈碰撞而終于凈化、升華的心。這樣,我們無疑就感覺到了美,有了具體的審美體驗,那么在一定的情境下或者在個人水平達到一定境界后,我們就可以創造美。
音樂會擾亂內心的平靜,影響人的情緒。音樂是有生命力的,它是人生閱歷的再現。它或輕快,或活潑,或深沉,或清亮,或憂郁,或神秘……凡此種種,都向人們訴說著它的故事、它的經歷。音樂是美的,真正理解音樂的人,為它癡迷,為它歡笑,為它流淚,這就是音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