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
摘 要: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源泉,而水的質量更是與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而對水質的優劣也成為了其關心的問題之一。而此時此刻,做好水質監測工作,保證水的質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勢在必行。水質檢測結果是否精準對保證水質和水處理的良好運行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文章對水質檢測工作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提出了一些能夠提高水質檢測準確性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質檢測;正確性;準確性;分析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經濟的飛速進步,工業用水,農業用水,居民用水都與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與此同時,水資源污染問題也愈發嚴重。社會經濟的進步,帶動了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對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水質檢測工作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視。在保證工業、農業用水的同時,確保人們日常飲水的安全,水質檢測工作也得到了更大力度的加強,如何利用科學有效的水質檢測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證人們的生活安全健康,勢在必行。
1 水質檢測
水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生命的源泉。而水質的優劣又與人們的生命安全關系密切,因此受到人們更多的重視。社會在發展,科學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對水質的要求也不斷被提高,想要獲得優質的飲用水,水質檢測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判斷水質優劣的重要參考。飲用水安全主要是根據人體健康所設定的標準,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指標,而工業用水則是考慮該水質是否會損害容器等。水質檢測包括對其色度、渾濁度、化學需氧量、細菌指數等的匯總。
1.1 水質檢測技術分析
水質檢測有固定的技術及方法。一般會根據不同的原理制定出不同的檢測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學兩大類,更為細致的是化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法等等。化學法的利用率比較高,因為它的檢測速度較快,對檢測的要求相對寬泛,操作便捷,上手容易。
1.2 水質檢測的目的和意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想要在自然界中找到絕對純凈的水是不可能的,水質檢測就是對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和種類進行檢測,并根據其污染的變化趨勢對水質污染進行控制的過程。水質檢測的范圍較廣,包括天然水以及受到污染的水源。水質檢測包括對水質中懸浮物等含量的測定以及對其含毒物質的測定。這些檢測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重要作用,與人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并對地表水的總體評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水質檢測工作提供的信息能夠為科學研究提供依據,為同行業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對科學研究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也為人類及動物的健康安全提供理論依據。
2 影響水質檢測的因素
兩大因素是影響水質檢測的重要原因——來源因素,類別因素。來源因素顧名思義就是指水質來源的渠道。有時工作人員會填錯樣品的來源,這就會給之后的檢測工作帶來困難,檢測結果也會出現錯誤,無法使水質檢測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類別因素,就是指其水質樣品的種類不同,要根據其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根據以往經驗可以總結得出,不同來源以及不同類別的水體所要用到的檢測方法存在一定差異,要根據具體特征對其采取相適應的檢測方法。由于水體種類較多,包括海水、湖水、井水、水庫水等等,它們各有差異,所以要找到對應的檢測方法。這項工作需要大量的實驗作為支撐,總結歸納出相應的水質檢測辦法。
地面的水質采樣可以通過水體水位、流速、流向等對其城市布局,工業布局,污染源分布等進行采樣。這是對地面水質的采集,但此種方法不適用于地下水質采集。地下水則需要考慮的是工業以及城市的發展與分布情況,土地利用情況等。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對水質的認識有充足的了解,不能夠以偏概全,千篇一律,不然將會對水質檢測的結果造成較大誤差。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水質檢測儀器也是影響其檢測結果的重要原因。不同檢測儀器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也會對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還要考慮檢測儀器是否整潔,避免由于儀器清潔度問題導致結果的不精準。
3 提高水質檢測結果準確性的措施
3.1 合理設置水質檢測點
選擇科學合理的檢測點是提高水質檢測精準度的有效措施。不同水源要有相應的檢測點。一般的地下水都會有塊狀污染,這就需要檢測點既要涉及到水流的垂直方向,又要涉及到平行方向。如此,就可以避免污染物在雙向擴散,從而使地下水污染的擴散程度被降低。污染物的分布與擴散會有不同的形式以及擴散度,這也是在進行檢測時要格外注意的地方。要根據當地環境情況,綜合其整體因素,做出科學合理的檢測,以保證水質檢測的準確性。
3.2 選擇科學的水質檢測管理方法
應該選擇科學合理的水質檢測方法。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檢測設備也越發先進,功能性越來越強,這也大大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并加快了工作的效率。可見,檢測設備對檢測工作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工作人員要愛護檢測儀器,并對其定期進行保養,以便其運行順暢。還要加強水質檢測管理工作,優化水質檢測步驟,提高最終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與穩定性。找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在其檢測工作上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選擇合理的采樣頻率
有規律的水樣采集能夠增加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度。比如對飲水的檢測,可以增加檢測頻率,如采樣期間兩次,間隔至少十天。如果情況特殊,則可以合理地增加采樣檢測的頻率次數。水體檢測點要具備穩定性,可從垂直和平面兩個方面進行考慮。在采樣點采集水質樣品時,分別采集表層、中層以及深層的水樣。在河水和河床的交界處及距離河岸、渠臂25cm的地方不得采樣。這是由于該區域的水因介質的影響,已經失去了代表性,無法根據它的情況推測出該區域的水質。
3.4 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
水質檢測工作的主體便是檢測人員,他對檢測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工作素養、心理素質以及責任感等都對檢測結果有著一定影響。因此要重視水質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職業素質,對其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整個檢測隊伍的整體實力。要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可開展在崗培訓,增加其在儀器使用方面的培訓力度。適當引入考核制度,加快對水質檢測方面人才的培養。這樣不但可以增加其工作的積極性,還能夠具有較高的責任感。
4 結束語
水是生命之源,它對人類的生活意義非凡。而當今社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保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在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下,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對水質的選擇被人們越來越重視。水質檢測的準確能夠進一步保證水資源的質量,也是提高水質的有效辦法。保證水資源的質量,加強對水質的檢測和把關,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放心的使用水資源。
參考文獻
[1]羅瑋.淺談污水水質檢測[J].環境科學,2012(2).
[2]封立偉.加何保證水質檢測結果的正確性[J].北方環境,2011(5).
[3]牛守明.淺談如何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穩定性[J].醫療信息,2012(2).
[4]林麗姍.淺談如何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及穩定性[J].當代化工研究,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