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袁嘉彤
攝影是一種生活方式
編輯:袁嘉彤
這個世界上熱愛攝影的人有千千萬萬,每一張照片背后都是一個閃光的個體。正如“攝影之友”的名稱一樣,只要你愛攝影,那么你就是我們的朋友。每個人愛攝影的方式也有不同,我們在2016年的“攝影之友”欄目中,挑選出幾個有趣的故事與你分享。
注:微信搜索圖下標題即可看到原文
馮佛成

1998年出生的他是最年輕的青奧會攝影記者和CFP&視覺中國簽約攝影師。18歲你在做什么?這個高中生成為圖片庫最年輕攝影師在拍北京“遷都”
他高一時用了3天時間,走遍南京十多個城市建筑。完成一部2分鐘的延時攝影短片《我的城昔時與來日》紅遍全城。佛成說他的生命中處處留下攝影的痕跡。8歲時,他拿到了人生第一臺相機,為了表達對童年的回憶,馮佛成把老照片投影到家人的身上,創作了這組作品《隧道》。
他也如愿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實現了人生中的小夢想。
2016年10月30日發表于攝影之友訂閱號,閱讀量9400
精選留言
夜雨觸花

突然似乎找到了共鳴,同為一個熱愛攝影的追夢少年,這一刻我似乎找到了努力的榜樣。
雷濤

引發了“旅行定制師”這個概念的熱度,與CCTV9合拍紀錄片《旅行定制師》,并準備出一本和菜市場有關的書。

他邊旅行邊拍了40個國家的菜市場,準備出一本書
對于在不同的集市里拍攝照片,雷濤認為將“自然從容”的旅行態度貫徹到底就好,也讓我們感受到旅游的另一種溫情。他的新書出版在即,表示新書會比較類似陳丹青的歐洲散記和木心的作品,希望能推出旅途里的每場具有生活氣息的故事給每一位讀者。對于這本書可以期待一下。
2016年9月4日發表于攝影之友服務號,閱讀量:9566
精選留言
譚靜江

這樣的旅行絕對不空洞乏味,感受生活,而好多的旅行僅僅是“買”,最不能讓人忍受。
明慧

真實的旅行是敞開心靈贊美她的美,悅納她的遺憾;跟隨自己的好奇和喜歡,偶遇的人兒攀談閑聊,會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和自己生活不同的人。
鄒德懷

網易歷史頻道主編,包括BBC在內的許多媒體爭相報道過他的藏品,正在撰寫一本關于日本侵華戰爭的新書,以老照片為主體。

90后小伙收集萬張日軍侵華照,不捐給博物館實屬無奈……
關于日本侵華戰爭相關的老照片相冊,他收藏了一百余本,照片近萬張。他收集這些照片并非是刻意搜集日軍侵華的罪證。相冊中有許多的風土人情和古跡名勝,而且一部分日本軍人根本無心打仗只是當作旅游。甚至有些日本醫生還在中國許多地方救死扶傷。不可一概而論。
2016年8月1日發表于攝影之友服務號,閱讀量:18033
精選留言
不能落的倦鳥

不能忘記過去的苦難
頓林

一個智慧卓越、勤勞勇敢的民族和國家要反思弱勢群體的力量儲備,國民當警醒,國防,家防,防侵害。民強,家強,國強,中國人,團結起來吧!讓我們更加強大起來吧!
馬風云

法國攝影之眼力推中國時尚女攝影師、視覺藝術家。China Photo 簽約攝影師,曾獲得“Excellence Awards” 攝影獎。


初衷是想為90歲的失智外婆拍攝時尚大片,片子出來后受到圈中好友的一致贊嘆和表揚。照片后來被獲得過80多項國際攝影大獎的孟加拉攝影師GMB Akash推薦發表到Vision雜志并獲獎。隨后諸多媒體也就此組照片做了采訪報道。
2016年11月18日發表于攝影之友服務號,閱讀量:8099
80后美女攝影師把90歲失智外婆拍成了時尚女王
精選留言
李建軍

眼睛濕了,很感動。因為每個人都會變老。向你致敬。
王會英

感受生活,回味時代變化。
冰兒

只有心中有愛的人,才會拍出這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