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 劉宇星 丁江 姚震一
咪咕音樂有限公司
基于數字音樂網站中的音樂版權問題研究
廖宇 劉宇星 丁江 姚震一
咪咕音樂有限公司
現如今,人類社會的發展已經步入互聯網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對社會各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音樂領域中,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數字音樂應運而生、數字音樂網站逐漸發展。采取有效措施保護音樂版權問題,能夠促進數字音樂可持續發展。本文在對數字音樂版權存在問題進行介紹的基礎上,探究了保護音樂版權的具體措施。
數字音樂 音樂網站 版權問題
前言:目前,數字音樂網站中音樂版權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在數字音樂保護方面,我國不僅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而且本國數字音樂版權存在一定問題,嚴重阻礙了音樂事業的發展步伐,降低了音樂市場競爭力。因此,本文探究數字音樂網站中音樂版權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侵權問題
雖然網絡的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但是網絡快速發展的同時,音樂侵權行為愈演愈烈,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數字音樂的發展進程。目前,音樂侵權方式大致歸結為兩種,一種是直接侵權,另一種是間接侵權。直接侵權形式又能夠再次進行細分,具體表現在三方面:首先,非法試聽以及非法下載。然后,侵犯他人數字音樂著作權。最后,應用技術性手段進行破壞。間接侵權,即數字音樂侵權者創設侵權條件,間接損害音樂版權版保護者的利益。例如,當用戶將音樂資料放置在“共享目錄”中,即音樂文件會在短時間內被其他用戶分享、下載。
1.2 法律法規問題
目前,由于我國數字音樂版權保護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進而數字音樂在發展過程中得不到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保護,因此,數字音樂在無可靠保障前提下進行發展,其發展阻力會越來越大。例如,阿里巴巴侵犯著作權事件,因為相關律法不完善,進而此案件經過了多次受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雖然我國之前對此有針對性的頒布了相關法律,但是基于數字音樂的獨特性,進而所頒布法律法規的實際應用率較低。
1.3 版權意識問題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相對來說,音樂用戶群體也較為龐大,但是我國人民利用互聯網平臺,在數字音樂網站中進行音樂分享時,經常免費獲取音樂資源,進而人民的消費習慣漸漸固定化。與此同時,人民群眾在這種消費理念的影響下,逐漸失去了對音樂版權的辨別意識,并且對于侵權意識沒有合理認知,未知侵權現象較為常見。
2.1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
首先,加強我國數字音樂的立法建設。為了確保立法建設的全面性和完善性,我國要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對于國外優秀的立法建設,我們要根據本國國情有選擇的進行學習,取其精華的過程即我國數字音樂立法建設完善的過程。然后,健全現有數字音樂法律。由于社會發展環境正在不斷發生變化,進而原有的數字音樂法律也要相應補充和豐富,將免責條款進一步細化;健全侵權認定標準;構建科學、合理的侵權索賠體系;將侵權行為從司法角度進行定義和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數字音樂版權保護成本,能夠對侵權行為及時制止。最后,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的維權原則,對于數字音樂侵權行為,相關部門要根據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對違法行為嚴懲不貸,進而減少類似侵權行為的發生幾率,為數字音樂發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為數字音樂創設健康的發展環境。
2.2 強化版權保護意識
數字音樂不僅是音樂產業的主要利潤來源,而且是唱片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隨著音樂市場空間的不斷擴大,數字音樂在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為了促進數字音樂良好發展,音樂欣賞者以及使用者要強化自身的音樂版權意識。一方面,通過擴大數字音樂版權維護范圍,促使公眾潛移默化的增強音樂版權保護意識,提高公眾對數字音樂版權保護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發散公眾數字音樂版權保護的角度。另一方面,規范公眾的消費意識,培養公眾養成良好的音樂消費行為,對于盜版音樂給予堅決的否定,真正做到思想上和行為上的統一。
2.3 實施付費音樂制度
實施付費音樂制度,不僅是一種維護合法權益的表現,而且能夠為公眾提供優質音樂,進而提高音樂欣賞者的音樂素養以及音樂鑒賞能力,同時,能夠激發數字音樂創作者的創作動力,有利于為數字音樂提供發展活力。此外,音樂付費制度需要公平性、規范性付費機制進行保護,避免絕對性無權使用音樂行為出現,這不僅能夠依法維護音樂創作人的合法權益,而且能夠為消費工作提供豐富、優質的音樂資源。
2.4 優化音樂服務平臺
音樂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實體唱片時代、網絡音樂時代。音樂要想在未來的發展中持續進步、保持發展活力,就要優化數字音樂服務平臺,構建完善的音樂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所創作的數字音樂,不僅具有持續的生命力,而且能夠在音樂市場中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同時,音樂版權能夠被充分保護,進而音樂產業會不斷擴大自身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基于音樂而展開的合作基礎會更加穩固,有利于合作者之間實現雙贏,有利于促進社會形成規范的消費行為。
結論:綜上所述,數字音樂網站有序發展的前提是確保音樂版權問題得到有力保護,通過應用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強化版權保護意識、實施付費音樂制度以及優化音樂服務平臺等措施保護數字音樂版權,有利于減少數字音樂網站發展的阻力,有利于促進數字音樂事業可持續發展。
[1]王育霖.大眾化數字音樂版權問題淺析[J].中國出版,2015,15:49-52
[2]朱樂.淺談數字音樂版權保護問題[J].藝術科技,2013,01:45+53
[3]李芳序.淺議我國數字音樂版權面臨問題及對策[J].新聞傳播,2016,10:19-20

廖宇(1970—),女,漢族,四川人,碩士,高級工程師。
劉宇星(1979—),男,漢族,山西(籍貫),碩士,工程師。丁江(1973—),女,漢族,安徽(籍貫),碩士。
姚震一(1974—),男,漢族,四川(籍貫),本科,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