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滿倉落榜的消息像一陣風吹進了沙河村里,單調的鄉村生活像開鍋的水一樣咕咕嚕嚕沸揚起來,這消息像一盤色味俱佳的菜肴一樣,被村人在飯場嚼得有滋有味。
說是飯場,其實不過是村中一段少有廁所的土路。一條東西路把村子分為南北兩半,路旁的楊柳楝樹相間生長,枝葉交叉,形成天然的井巷。人們就在這井巷里一日幾餐,交換鄉間趣聞,村里的干部也常常趁機攪和,碗在地上打個旋,三言兩語就把上面的意思、該交的公糧提留款說得一清二楚,蹣跚學步的孩子邁著丫步,一手端瓷碗,一手拿塑勺,到處討飯,惹出串串笑聲。
今晚的話題自然而然地扯到滿倉身上。人們發現,滿倉家破例沒人來,連小孩也沒有。
“苦了娃了。”艄公豆瘸子總是把孩子說成娃,就像他總是把所有的路都走得坑坑洼洼的一樣。
“有天呀,天不太亮,我到北溝掰金針菜,聽到嘰里哇啦的,我想這談對象的真熱,就繞過去,等我忙好回來,聽聽還在那兒說,我就想看看是誰這么熱,你們猜呀是誰……”拉話的賣個關子。
“是滿倉在讀書。”有人搭腔。
“你怎么知道?”那人很驚奇。
“你都拉好幾遍了。”又有人接話。
那人不說話了。
“小孩能上到中學就不錯了。”有人說。
“孩子要能考上,我賣豬賣牛也要供他上,可惜老墳里沒有這股煙。”有人說。
“錢花了考不上,豈不白費?”有人反駁。
眾人看法不一,飯場又熱鬧起來。
豆瘸子站起來拍拍屁股,說:“我的娃要能考上,把我那條船擺走。”
眾人哄笑,豆瘸子也笑。
豆瘸子媳婦進門的第二天,就跳村后的鱉塘沒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尸,連個狗崽也沒來得及生。
娃們上學是正事,種莊稼離了字也不行。豆瘸子說著,一條腿向里拐,一條腿向外拐地朝滿倉家走去。他平時最喜歡滿倉這娃,還文靜還懂禮,從不像別的孩子那樣,瘸子長瘸子短的,一句一個豆大爺,叫得他心里天天揣盆火。
滿倉家在村子最西頭,別人家青磚紅瓦直立著,他家卻土坯破草矮趴著,所有的勁都用到滿倉身上了。一踏進院子,豆瘸子就發現滿倉爹蹲在那棵棗樹下默默地吞吐,昏黃的燈油被周圍的電燈襯得更昏黃。
滿倉爹見豆瘸子走來,像往常一樣遞過去一支煙,半天才說:“早知……唉!”
豆瘸子蹲下來,把煙點著,說:“這是啥話,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嘛,再說了,都考上,誰種地。”
煙火明明滅滅,照得兩張布滿溝壟子的臉一隱一現的。
“滿倉呢。還沒回來?”
“還沒呢。”
“回來也別說他,娃心里也難受著哩。”
“嗯。”滿倉爹猛吸一口,照出一張枯黃的臉,“這孩子心性高,莊稼地恐怕拴不住他。”
“那就讓他再考唄。”
“你看我這家。”
“只要孩子有心性,砸鍋賣鐵也得緊。”瘸子把煙頭在鞋底挶滅,“沒有言語一聲,老哥也能幫你一把。”
滿倉爹也站起來,一直將豆瘸子送到院門口,豆瘸子臨走又叮嚀一句,“娃回來千萬別嚇著他,娃心里也苦。”
二
一連幾天,滿倉像跟誰較勁似的,每天一車車的糞拉到地里,兩手攥鍬,一鍬一鍬硬把滿車的糞掀下來,并且一片一片地撒勻。他想起路遙寫的《人生》中的一個情節,就是高加林被頂去民辦教師后,就是這樣發瘋地干,讓镢把子把手擰爛再擰好。
滿倉爹坐不住了,把滿倉喊進堂屋。滿倉爹噙著煙嘴,半天沒說話,他知道娃心里苦。
滿倉望望父親滿是溝壑的臉,很難過,前兩個哥哥娶媳婦把家虧成個大窟窿,自己上學更使家庭雪上加霜,父親腰過早地弓成了蝦。
“考不上,怪咱老墳里沒股煙。”滿倉爹說,見兒子不哼,又吧嗒吧嗒煙袋,煙火明明滅滅,“農村人咋啦,咱家人老幾代都是農民,一樣地過。”
“明早別再跟我朝地里送糞了,你歇兩天吧。”滿倉爹猛地吸一口,將煙嘴朝鞋底上搕了搕,瞥了兒子一眼,徑直走出院子。
躺在床上,滿倉的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在他求學的幾年里,印象最深的是父親為他送口糧的樣子。父親穿一身臟糊糊的褲褂,腳下一雙辨不出顏色的破布鞋,朝教室門口一站,立即引起哄堂笑,連老師都忍著問找誰,那一刻滿倉恨不能找條地縫鉆進去。他曾發誓一定要考進大學,然而考試的時候卻連平時會做的題都做錯了。
屋角上,一張密密的蜘蛛網發著冷色的光,那只勤奮織網的蜘蛛不知到哪兒去了。滿倉的眼盯著那張網,一眨不眨,直到夜幕垂下。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滿倉換一身父親脫下的褂子,跳進腥臭的豬圈里,一锨一锨地將糞甩進板車里,然后套上襻帶,低著頭朝村后的地里拉去。路上,早起的村人陸陸續續的,見他穿一件破爛得滿是麻雀眼的褂子,便紛紛和他打招呼,說:這學問人還真行。”滿倉咧嘴苦笑笑算作回答。拉到地里,他攥緊車把猛一掀,沒想車把帶著慣性將他甩了出去,他從地上爬起來,朝手心吐口唾沫,攥住車把“嗨”了一聲,滿車糞轟然滾下。滿倉一屁股坐地上直喘粗氣。
相隔一截地的棉花田里,滿倉爹把一切都看在眼里。陽光在那寫滿滄桑的古銅色臉上劃下汗痕,流過藍粗布褂,在古銅色脊梁上留下濡濕;草帽能遮陽,但遮不住射出的光,他的心思全集中在另一塊田地的滿倉身上,他一直在默默地看著兒子的一舉一動。一連幾天,他夜夜都蹲在兒子的門外,悄無聲息地抽煙,白天叮嚀老伴留心著,他知道滿倉從小就倔,挨打再狠從不求說個軟字。
“有種。”滿倉爹自語道,“這孩子早晚非弄出點兒事不可。”
寂寞了一暑假的校園又嘰嘰喳喳起來。沙河廟中學前排靠西的辦公室里,錢校長正滿臉的燦爛,笑迎回校報喜的學子,這些孩子都是從這個校門跨出去即將進入各大學的校門。作為老師,沒有比看到自己的學生成為祖國的棟梁而高興的事了,然而,孩子們絲毫沒有覺查到錢校長笑中的苦澀。
滿倉爹畏畏怯怯走進錢校長的辦公室時,錢校長正對一個孩子說著鼓勵的話。滿倉爹和錢校長有拐彎的親戚,平時滿倉爹總是把錢校長和“官”聯系在一起。今天,為了滿倉的事,滿倉爹又來麻煩錢校長了。
錢校長,我找你有點兒小事。滿倉爹哼哼唧唧半天,終于將想讓滿倉復讀的事說清楚了。
豆滿倉是個好孩子,肯下苦。錢校長說,應該讓他再復習一年,爭取明年考個更好的學校。
滿倉爹聽了比六月里喝涼水都舒服,連連說,錢校長,多謝你了。回家的路上,滿倉爹心里輕松多了,想豬圈里的豬賣了,南邊溝旁還有兩棵大柳樹,再出去打打工,讓孩子再復讀一年。可一直等到天黑吃晚飯的時候也沒見滿倉回來。
此時,滿倉正坐在河邊,望著悄然無聲的河面,滿臉的滄桑。他滿腦子的死,這念頭像饑餓的人撲到面包上一樣強烈。四周靜靜的,河面波光粼粼,吸納了日光的溫暖,酥軟得激不起星點水浪,一只小小的水鳥展著柔軟的翅膀,擦著水面低低地飛翔。要是在往日,他說不定會兩臂一伸,兩腿一躍,在水面上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這是河邊上長大的孩子小時候最喜歡玩的游戲。擺渡的豆瘸子常噙著煙袋,笑看著孩子們,末了,把煙袋朝船幫上搕搕,罵一句:“這些水娃子”。
然而,今天,滿倉無論如何也沒有嬉水的興致。他雙手抱頭,恨不能把整個頭都掖進褲襠里。霞光漸漸地淡去,深紅變成緋紅,緋紅變成淺紅,夜色凝重起來,夜氣從東西南北方升起,天空呈現出一片寂靜。好長時間過去了,滿倉抬起頭,慢慢地摸出鋼筆,又從兜里摸出一張皺巴巴的作業紙。攤在膝頭,只寫了一句,爹媽,就滿眼溢淚,紙上片片水漬,擦去,再寫一句對不起你們了,淚又模糊了視線,用手手抹抹鼻子,擤出一把鼻涕,再寫又浪費了一年血汗錢,媽把視若生命的銀手鐲也賣了,可我……淚又下來了。他閉會兒眼寫上了滿倉絕筆。
折好,放入黃軍褂里,滿倉緩緩地站起,望望對岸,一群孩子正在水里撲騰;轉過身,朝村子方向很響地磕出三個頭,然后,將黃軍褂、的確良褲以及力士鞋一一脫下,放好,這些衣服,父親能穿,二哥也能穿。崖邊,晚風柔柔的,輕輕地撫過滿是淚痕的臉。滿倉兩臉一閉,倏地一聲,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翻騰。
如血的殘陽燒盡最后一縷余暉,溶進了對岸的村子,周圍開始了朦朧,裊裊炊煙在天空抹出激起情緒的風景。不知誰家的爹未歸,“俺達——回來——喝茶”的童音,悠悠長長,拖著極富情感的韻味,一聲接一聲地傳來,河對岸晚歸的人們,影影綽綽的走向村子,擺渡的豆瘸子也收槳停櫓了。
三
滿倉睜開眼睛的時候,一抹余暉擠進眼縫里。身子似乎也微微地晃悠。吧嗒著煙袋的是豆瘸子,旁邊挨著自己的老爹。門口坐著正啜泣著的娘。滿倉看了看瘸子伯和老爹,又把眼閉上了。
醒了就好。豆瘸子看著滿倉,用煙袋點點,說你小子命大,放在牛背上控出來的水足有一水桶。
滿倉爹低著頭不說話,一直吧嗒著煙袋。
你小子真混球。豆瘸子搕了煙灰,又裝上一袋,說考學不成的多啦,那么多孩子都去上大學,誰來修理地球,誰來當泥巴匠。實在不想考,去拎個泥巴兜,一天還有三五十塊錢呢,是男人還能被尿憋死。
娘一聽說滿倉醒過來了,把眼淚擦了擦,便奔進廚房為滿倉做飯去了。
一連幾天,滿倉爹都是把碗一丟就到地里干活。他不愿面對這個不爭氣的孩子,又不敢再刺激他,但翻來覆去還是想不通孩子怎么會做如此的傻事。干活干累了,就坐在地頭吧嗒煙,吧嗒吧嗒就把眼淚吧嗒出來了。
讓滿倉爹更感到意外的是,第三天天不亮,滿倉就卷起被子,出外打工去了。
滿倉爹長長地出口氣,把煙袋朝地上狠狠一搕,走了好,走了清靜。
四
雪隨著年味跑來又走了,滿倉還是沒有回來。
滿倉爹不知道,這一年多,滿倉可著勁地折騰自己。先是到一個建筑工地,拿瓦刀干小工,再跟著一個師傅鑲貼地板磚。滿倉聰明有心計,邊學邊看著師傅干,不到半年,就頂一個大工了。滿倉還自己摸索出了一套鑲貼經,和灰要不稀不厚,厚了高出線,薄了干后會凹陷,瓷磚掛灰要均勻,中間厚一些,兩邊薄一點兒,皮錘敲中間,掛線要標準。滿倉還琢磨出鑲貼中的一些技巧活,那就是瓷磚選磚、排磚要精細,要注意縫隙的預留,縫隙過大過小都影響貼磚效果。用師傅的話說,本身都有一定的平整度誤差,這就要求檢查時不放過任何一個點,滿倉的活兒能達到無誤差。快到年關時,工地上搞鑲貼比賽。比賽時,滿倉沒有像別人那樣忙,他先是研究刁鉆的比賽方案,再劃線,一道線一道線地劃出來,找出其中的圓形和菱形,再放圖案。他憑著精細的計算和細致的操作,劃出十六條通線,切割三十二塊地板磚,硬把那間屋的地板貼成了樣板房。
老板很歡喜,讓滿倉一個人拿兩個人的工錢。
在一家醫院門診樓的施工中,滿倉被老板指定為工頭,滿倉拿出自己的鑲貼絕活,整理出一套鑲貼技藝要點,培訓手下的工人,手把手現范,鑲貼活做得讓院方最挑剔的頭也連連點頭。
一同干活的人都說,滿倉這小子遲早都會成為大工頭。
誰也沒想到,第二年,滿倉不愿去了,老板連來三次電話并許諾可以增加工錢,滿倉說著家里走不開還是不愿去干了。
滿倉氣得他爹差一點兒也去跳河。
五
滿倉爹不知道,滿倉有一個大大的心思,他想在家里養殖羊,養目前很賺錢的小尾寒羊,養一百只以上還能得到當地政府的補貼,羊毛能賣錢,羊肉更值錢,現在的人吃狗肉牛肉豬肉怕瘦肉精,只有羊是食草動物,不用害怕化學飼料的殘留,羊肉讓人放心吃。
滿倉下決心做羊倌,也是出于一次意外,一次遇上貴人的意外。
那是一個扯下夜幕翻了臉的雨天。先是淅淅瀝瀝的,逐漸雨滴變大變密,然后像潑水大賽似的,一直不停地朝下倒,一陣比一陣猛,發了威的兩天兩夜沒停,直下得溝滿壕平,莊稼地里水汪汪的,連路上都水汪汪的,滿倉他們倒落個輕閑,雨下得沒法干活了。
上午吃飽甩牌等餓,下午坐在樓茬里望天瞅地。再朝遠處望,馬路上光亮一片。工地門口拐彎處,貨車運煤車拉鋼材水泥的車輾軋出的路坑,一點兒也顯不出原來的坑坑洼洼來。
滿倉他們坐在三樓的樓茬里,有一搭無一搭地聊天。有人說,該死的雨,把我的兩畝豆子也淹了;另一個說,聽說哪個地方的電線桿都沖倒了。滿倉朝遠處望著,下下雨把門前的路沖刷沖刷也好,省得走出去時一身泥一身灰的。
一輛裝滿貨物的機動三輪“嘣嘣嘣”開來,倆女的坐在車后的木板上,縮著頭猶如兩只瘟雞,開車的男人雨衣裹頭,水淋淋的一顆黑腦袋,瞇著眼向前猛開。迎面一輛出租車緊貼著右邊慢駛而過,猛然聽到“哐當”一聲。后面倆女的反應不及,撲撲地全掉進了水里;三輪“嘣嘣”了幾聲,很不情愿地熄火了。
那兩個女人一身水地爬起來,撅著腚推三輪,直到三輪“突突”地叫喚起來,才爬上三輪而去。
樓茬里一陣哈哈大笑。
又一輛機動三輪開過來。滿倉看到許多人把頭伸著,盯著那片水洼,就像開映前坐在電影院里眾人眼神都聚焦在銀幕上一樣。
水洼處平平如鏡,猶如一個美麗的陷阱,專等著獵物的到來。三輪沖著水洼直駛過來,二十米、十米,五米……人們的眼睛猶如根根繩線拉著這輛車,直到車翻進了水里。
有人說,傻×,天天走這里,不知道有水坑嗎,還開車呢。
另一個說,那么寬的路不走,單朝水坑里開,真他媽的憨熊。
那人雙手撐地想爬起來,這是一個雙腿殘疾的男人。他圍著車子艱難地挪了一圈兒后,費了好大力也沒有爬上車。眾人又一陣大笑。
滿倉猛地沖下樓,沖出工地大門,跑進雨里,將傘罩在那男人的頭頂,把三輪和那殘疾男人扶起來,好大會兒才發動起三輪,冒雨而去。
就是這一次的雨中意外,那個殘疾男人,養殖波爾山羊而發了財的楊大哥,給滿倉的發財夢開了一扇窗。
六
滿倉一心想養羊。
滿倉爹看著滿倉這個犟種,一直吧嗒著煙袋不停,好半天才問,你打算養什么羊?
小尾寒羊。滿倉知道,爹種了一輩子莊稼,豬羊牛都養過。羊性情溫順,適應性強,生長快,繁殖率高,經濟效益也高。
養羊不錯,養好了能賺錢,可得有草有料。
這個已經考察過了。滿倉說,挑選母羊,要健康無病,背腰平直,四肢健壯,后軀發達;公羊要頭大雄壯,體格高大,發育長勢好,四肢粗壯 。一只羊養到二三百斤,按現在的市價出售,每斤也得十二元左右。母羊每年產兩窩,每窩二至四個羊羔,最多的六個羔。除去飼料成本,一只繁殖母羊一年的純利潤在一千元以上,一只四個月的羊羔也能賺二百元以上。
你打算在哪里養羊?
后面的那塊地,種糧食不如養羊,我想先養二三十只五六個月大的母羊,這時候的母羊,雖說不產羊但能產生效益,而且好飼養,買羊也不算貴,還有,五六個月大的母羊絕對沒有繁殖不好或者母性不好而淘汰的羊。
見爹一直看著他,滿倉又說,買羊的錢不用爹操心,我打工掙的就夠。
滿倉爹點點頭,站起來說,明天我把后面地里的草拔拔。
一連幾天,滿倉爹總是跟在兒子后面,像一個忠實的打工的,滿倉說架棚就去架棚,滿倉說綁柱子就去綁柱子,很快一個鋼架結構的養羊大棚就搭好了。滿倉爹還聯系鎮里,鎮領導很支持,投資十幾萬元先鋪一條石子路,不久又澆上瀝青成了一條平平整整的路,一年多的時間,滿倉獲得了一筆豐厚的收益,周邊的鄉人也覺得養羊有賺頭,許多到他家來買羊,村民跟著富起來了,滿倉成了鄉親眼中的養羊能人。鎮領導掌握著滿倉的情況,推薦為全縣農村致富帶頭人,并支持他建立繁殖銷售一體的生態農業養殖公司。
有一份力,就要回饋社會,最好的方式就是帶動鄉親共同致富。滿倉牽頭組建了生態農業養殖合作社。公司提供種羊和飼料,并負責銷售,免費對社員進行技術培訓,通過“公司+散戶”的形式,不斷擴大小尾寒羊的養殖規模,幾年時間,養殖合作社發展社員一百多戶,遍布周邊十幾個鄉鎮,單戶養殖規模最大的已經達到了五百多只。
滿倉不但發財了,還成了遠近的名人,從朝前挺著的肚子都能看出來,他還把一位來干活的姑娘養成了女朋友。
滿倉的辦公室里,有一張大大的照片,他自然地笑著,背景上是一列呼嘯著的列車從現代化的養殖場前飛馳而過。
七
學校要請滿倉回校作報告了。
當年的高三班主任趙老師電話打給他的時候,滿倉正在給鄉親們講解小尾寒羊的生活習性,先用投影儀放出一只體壯肢粗悍威善抵斗的公羊,然后講小尾寒羊各地都能飼養,從黑龍江到內蒙古,從山東安徽到貴州云南,圈養也好,放養也好,都能生長、發育、繁衍……
最后的繁衍兩字還沒說出來,口袋里的手機就響了。
趙老師一口氣就把請他回母校作勵志報告的事說完了,不容他不答應。
滿倉本來不想去,可是趙老師說話了,他怎么也不能駁趙老師的面子。
滿倉不想去的原因,是不知到學校該講啥。說自己沒考上大學,去跳河,沒死,又去搬磚壘墻干泥巴匠活,然后回家養羊。這總讓滿倉感覺到不對勁,趙老師請你去,是讓你給即將高考的學子們鼓勁,拿出刻苦精神去迎接高考的。
講什么呢,滿倉的眉頭皺成川字形。眼看著明天就要去學校,他卻還沒想好講什么呢。
滿倉坐了一晚上,在紙上寫下了標題:母校,我回來了。
再寫下三個小標題,一是要自覺學習,要強調形成良好的自覺學習習慣,要有自覺學習的意識。二是要鍛煉身體,熱愛運動。三是要追求刻苦。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不浪費青春歲月。
正要朝下寫,老爹的一句話把他拉跑了,有好幾只羊拉稀了。
熬了一整夜,總算找到幾只羊拉稀的原因了,給羊喂了藥,又觀看了其他的羊,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滿倉洗洗臉,換上干凈的衣服騎上摩托車就朝學校趕,緊趕快跑,提前五分鐘趕到了學校教學樓門口。他看到了趙老師飄雪的腦袋和笑臉。
趙老師老遠就伸出手來,說可等來了,你是大老板了,時間緊,一直擔憂來不了。
你不是一直教導我們做人要誠實守信嘛。
守信是根本,趙老師搓著手說,聽說你要來,學校領導都過來了。
走上三樓,一進頂頭的階梯教室,滿倉有些吃驚,沒想到會來這么多人。
原來的趙老師,現在的趙校長,頭大腿殘,有點兒像《鄉村愛情》中的劉大腦袋。趙校長把滿倉往前面的主席臺上引導。主席臺,擺兩個席卡,一個是趙校長,一個是豆滿倉。
趙校長帶頭鼓掌,然后兩手扶著桌子說我校校友、遠近聞名的企業家豆滿倉先生今天蒞臨本校,是全校師生的驕傲和光榮。豆滿倉在校時就認真學習,表現出非凡的創造力。高考后又放棄上大學的機會,立志創業,把鄉親們帶上了致富的道路……趙校長一番贊揚帶煽情的講話后,又是一陣陣掌聲。
滿倉笑著朝師生們鞠躬,然后把手伸進褲袋,臉上的笑意一下子凝固了。他光想著來參會,頭天晚上寫的講稿換帶了。
滿倉坐下來,先喝口水,臉上笑著,心里在想著如何開講,昨晚寫的什么怎么也想不起來了。講什么呢,他看到了班主任趙老師,先夸夸趙老師如何教學如何教導同學的。然后把話題引到那年沒考上大學,如何外出打工,如何辦起養殖場的。他把高考落榜后跳河的不大光彩事隱瞞下來了。
滿倉最后說,自己取得的一切,要感謝學校領導,感謝教他誠實做人的趙老師。同學們趕上了創新創業的好時候,即使考不上大學,只要自己肯吃苦,肯鉆研,照樣有錢花,照樣能讓自己的青春靚麗起來。
滿倉用“今天學校為你添彩,明天你為學校爭榮”結束了演講。師生同學站起來鼓掌。趙校長連聲說,講得好,講得精彩,師生都受益非淺。
從學校出來,滿倉徑直走到河邊,望著潺潺流去的河水,想起了瘸子伯,想起了殘疾的楊大哥,想到許多,一直想到月亮落在了河的那一邊。
張春玉:中國煤礦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安徽雷鳴科化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煤炭報》《安徽文學》《陽光》《當代礦工》《清明》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五十多萬字,201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集《根扎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