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名叫郭小平,是軌枕車間的維修工,老郭并不很老,四十多歲,臉上的膚色比較黑,給人一種老實木訥的感覺,同事叫他小郭,覺得不合適,叫他小平師傅,也有些矯情,干脆叫老郭更顯樸實、親切。
老郭來這個單位時間不長,剛剛熟悉這里的工作。原先老郭是礦上的機械制造維修工,因為煤炭市場不景氣,單位不死不活,有的死靠、有的回家做生意、有的就自己想辦法到別處應聘。老郭技術好,在原來單位幾千人的叉車、電氣焊等項目技能大賽中年年得第一,老郭就嘗試著到另一個經營比較好的單位應聘。這個單位是制造水泥制品的單位,和橋梁、鋼軌等行業打交道,老郭就去了那里。
那一天老郭穿上嶄新的工作服,走進了單位的辦公室。辦公室的分管主任是個年輕人,眼神犀利,處事干練,看了看老郭的簡歷,問了老郭的年齡,介紹了這個單位的情況,說郭師傅你的身體怎么樣?老郭說沒問題!主任說你的維修水平怎么樣?老郭說沒問題!主任覺得老郭是個有經驗的老工人,工作一定干得不錯,另外主任是個果斷的人,相信自己的眼睛,主任就說,沒問題你就上崗吧,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先安全后生產,安全第一!老郭覺得主任是個懂原則的人,心里熱乎乎的。
老郭雖然木訥,但眼神準心底亮。老郭覺得這個單位的發展前景沒問題,領導對工人很關心,老郭很高興。老郭覺得自己又有用武之地了。老郭覺得自己既給原來的單位減輕了負擔,又給自己找了條出路,很是慶幸。老郭下決心一定盡快熟悉業務,把工作搞上去。就像在原來的單位一樣。原來的單位雖然生存不下去了,但老郭還是有些戀戀不舍。老郭其實還是很感激原來的單位,干了十來年,對企業有感情,對同事也有感情,但是企業老了,走不動了,也不能老是拖累它了,老郭就咬咬牙、跺跺腳出來了。出來雖然痛苦,但是老郭又看到了另一片天地。老郭覺得不論在哪個單位,只要好好干活,誠誠實實,舍得技術和力氣,就能把工作干好,就能沐浴到另一片陽光。
老郭每天來得很早,圍著廠房轉上一圈兒,看一看廠房里的衛生,看一看廠房里的安全,看一看廠房里的設備。有一次老郭發現一個車間的圓盤輸送擋板損壞了,就找到一塊鐵板簡單加工一下,用螺絲上緊,代替擋板,這個崗位又安全了。還有一次和老郭一塊兒應聘來的小劉在鋼筋上編網時,間距不符合操作要求,老郭就過去糾正。小劉說老郭你吹毛球皮(吹毛求疵),這么長的鋼筋差一點兒沒問題。老郭說差一點兒可能就有問題,要不人家操作規程為什么這樣規定呢。老郭又說我們的企業不景氣,這個單位收留了我們,我們干活就應該仔細,不能有一點兒對待工作不認真,否則,我們真的就對不起來之不易的新崗位。小劉臉上不自在起來,也覺得不該這樣應付湊合,小劉重新把鋼筋整理了一遍,直到達到標準。
老郭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老郭在原來的單位怎樣干,在這個新的單位也怎樣干,甚至更加賣力。時間長了,老郭才知道這個單位的職工很多都是從其他單位轉崗分流過來的。這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也是市場經濟自然調節的產物。老郭感覺身邊的同事都是兢兢業業、勤奮工作的人,老郭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老郭覺得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到哪里也不會吃虧,哪里的領導和同志們都會和你融在一起。前幾天主任到廠房檢查安全,看到老郭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表現就說,老郭好好干,干好了給你加工資。老郭說謝謝主任謝謝主任,請主任放心,我們每一個人都很負責,絕不會辜負,絕不會辜負!
老郭是個感恩的人,老郭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懂得感恩。在家知道感恩父母,在單位知道感恩領導,在工作中知道感恩同事。老郭知道感恩現在,也知道感恩過去。有感恩在心里,老郭感覺自己一定能夠干好工作,有感恩在大家心里,老郭感覺那么多的感恩一定能夠讓企業紅紅火火,讓領導們放心和滿意。
郭安文:男,六○后,山東新泰人。現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工作,1990年開始寫作,在《人民日報》《詩刊》《詩探索》《作品與爭鳴》《陽光》《星星詩刊》《中國詩歌》《中國詩人》《山東文學》等報刊發表作品。曾獲1991年《人民日報》江鈴杯·全國抒情詩征文一等獎,中國煤礦文學烏金獎、優秀圖書獎,詩探索《2011年度詩歌》優秀詩歌獎,山東省五一文化獎,東岳文學獎等。入選《2010年度詩歌》詩探索2011、2012年度詩歌選本。出版詩集《撫摸生命的亮色》,長篇小說《狗眼》。系山東作協會員,中國煤礦作協理事,泰安市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新泰市作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