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著 呂春昕 編譯
清晨,媽媽去上班。她把九歲的佩佳叫醒,對他說:“你已經放假。你今天的任務是:在農會旁邊栽一棵樹,讀寫《遠處的青山》這本書?!?/p>
佩佳想再睡一會兒,媽媽上班的時候睡覺才香呢!當他醒來時,太陽已經當空,他想馬上開始干活。不過他又想了想:還來得及呢!
佩佳在一棵高大的綠蔭如蓋的桑樹下,他想:我在這里坐一會兒再開始干活吧。于是,他跑到果園里去,吃了一些鮮果,跟蝴蝶嬉戲了約莫半個小時,而后又在桑樹下坐了下來。
傍晚,媽媽回來了,她問兒子:“說說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
可佩佳什么事也沒做,他羞愧得不敢望著媽媽的眼睛。
“你要知道,我的孩子,今天,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樹,人們中間少了一個知道什么叫《遠處的青山》的人?,F在,無論你多么努力,也無法了解你丟失的這一天所應了解的一切。走吧,我會告訴你,人們在你失去的這一天當中做了些什么。”
媽媽把兒子領到一塊剛犁過的田地上,指著說:“昨天這里還是一片收割后的麥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這是拖拉機手干的活?!?/p>
媽媽把兒子領到用磚砌成的墻前,說道:“這里早晨還只有花崗石打下的基腳,可現在已經是一堵用磚砌好的墻啦,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
媽媽把兒子領到一座白色的大樓跟前,這里的一切——空氣也好,墻壁也好,甚至樓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發著面包的芳香。
“這是面包房。早晨,這些面包還是面粉,可現在令人饞涎欲滴……面包師整天工作,汽車一開來,面包就運到商店里去了。”
最后,母子倆走進了圖書館。圖書管理員指著一個大書架,書架上擺著很多書。
“這些書是今天大家看完后還回來的,而且他們又借走了同樣多的書?!?/p>
“可我卻游手好閑……”佩佳想了想,低下了頭?,F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選自《小學語文閱讀周計劃·120篇精彩美文》,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課內鏈接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小燈泡亮起來
佩佳明白了這一天他失去了什么?
牽手閱讀
媽媽給佩佳布置讀書的任務,可佩佳貪玩,什么事也沒做。媽媽知道后,帶著佩佳去看拖拉機手、建筑工人、面包師、讀者在一天里的工作和收獲,使佩佳為自己一天的游手好閑而感到羞愧。
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是學習的黃金時間。我們要珍惜,因為時間就像流水,一去不復返。
對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把人們在這一天里的工作和學習成果,與佩佳游手好閑地度過的一天進行比較,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也可以讓讀者更好、更快地掌握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