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邵博
家風,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但什么是家風,人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曾任美國總統的里根,名揚天下,家財萬貫,但他對自己子女的要求很高,絕不讓他們依賴自己。兒子失業后,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過活。“你們要做自立、誠實和正直的人,絕不能指望從我這拿走一分錢。”
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子女的成才與否。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父親和母親,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著自己。”生活中,父母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其中,“模仿”起著重要的作用。不管家長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孩子產生某種影響,孩子都在模仿。
大學生章某成長在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孫三代過著平靜的生活。他們從沒和鄰居吵過架。奶奶是個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著掃帚把大院掃得干干凈凈。章某從小跟著奶奶,奶奶還專門給他準備了小掃帚,讓她跟在后面掃,還告訴她:“人的雙手是個寶,勤勞可以創造一切。”受其影響,章某也愛上勞動,并從勞動中體驗到了快樂。和睦、平靜、溫馨、嚴謹的家風,為章某的成長奠定了基石,她勤勞簡樸,學習優秀,氣質優雅,與同學相處融洽。有人說:“現在是競爭時代,你不覺得吃虧嗎?”章某笑著說:“我只想把我能做的事努力做好,沒有想過吃虧占便宜。”
再舉一個例子。王某從小家庭生活優越,父母在外忙生意,家里請了兩個保姆,一切都不用王某動手。小時候,王某出于好奇,學著保姆的樣子要擦桌子,媽媽就說:“沒出息,這是下人做的事,你要做人上之人。”王某看到母親對保姆挑三撿四,也以為自己天生就是“人上之人”。
在幼兒園,老師讓她擺一下椅子,她就說:“媽媽說干這種事沒出息,我要做人上之人。”現在,已讀初中的王某只習慣做“人上之人”,對同學、親戚、朋友吆五喝六,從來不肯為別人做事。因此,她沒有朋友,內心孤獨。許多鄰居也認為王某一家粗俗、傲慢、霸道,不愿意與他們來往。更可悲的是,王某的父母仍不知問題的癥結在哪里。
對于孩子,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誨,是最基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