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欣
家風如一杯酒,清香甘洌;家風如一壺茶,醇厚芬芳;家風如一朵花,馨香撲鼻;家風如一幅畫,連城之璧。一個良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它通過日常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們家有三風:善良之風,孝順之風,勤儉之風。
我家中的善良之風。“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經歷了太多的錘煉之后,我們在學會堅強的同時,也逐漸變得冷漠起來。人潮中,我們匆匆地尋找適合自己的角色,與一切和自己不相干的人和事擦肩而過。似乎,我們已經習慣了“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處世哲學,而不愿再牽掛別人的任何困苦。有一年,媽媽和我一起去買一件新毛衣,又到超市買了一些吃的。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遇到了一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孩子。不過,跟我不同的是他衣衫襤褸,因為冬天的緣故,凍得直發抖。那孩子看上去不像是本地人,可能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所以在馬路邊上乞討吧。這時,媽媽滿是心疼和不解地問:“孩子,你怎么了?”那孩子抬起頭,望了媽媽一眼,我看到他眼里泛著漣漪,滿臉淚痕。他抽泣著說:“我嫌家里窮,不愛在家里待著,就跑出來了。但是,現在我想回家,又沒有錢……”我看他很可憐,正準備給他分點零食吃,媽媽卻什么話都沒說,直接把口袋里僅有的二百多元錢遞上去。媽媽還把給我買的零食和毛衣全都給了他。我不解地看了看媽媽,她卻淡淡一笑,說:“孩子,家里再窮也是家,快回去吧,別讓父母擔心了。”還記得,那孩子當時哭得好傷心,一邊對媽媽鞠躬一邊不停地說:“謝謝。”我一直不解,為什么媽媽會幫助他,而且毫不遲疑。他若是個騙子,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份愛心嗎?媽媽卻只告訴了我一句話:“我們要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在家風的影響下,我仍保持著一顆初始而又善良的心。
我家的孝順之風。父母總是孝敬長輩,這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有一次,爺爺生病住院了,爸爸媽媽就不分晝夜地在病床前照顧。于是,我也為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每天他們下班時問候一聲,節日中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主動做家務。這些和家人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
我家的勤儉之風。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家也體現明顯。在家中,勤儉節約是花應花的錢,省應省的錢。比如:學習用品和書籍,媽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比如:餐桌上的飯菜更是不愿剩下而白白浪費,不讓農民伯伯白白辛苦。
“善,孝,勤”,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以,我要傳承家中的最美風氣,做一名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