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經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全體會議表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蔣超良宣布,《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大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獲高票通過。
由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作出此類決定,在長江經濟帶區域尚屬首次。這是我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的具體行動,是繼出臺法規或決定強力“治水”“治氣”“治土”之后,又一次的體現我省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與擔當。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湖北改革與前行的必由之路。廣大黨員干部要義不容辭地扛起這一職責,做生態保護的引領者、踐行者,為黨和人民負責,為千秋萬代負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十八大以來,中央提出“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重點發展戰略。黨員干部,要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做到《決定》提出的“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長江生態環境,把修復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要充分發揮引領核心作用,走在前頭,做出表率,堅定不移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以全新的視角和與時俱進的思維,重新審視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本質和重大要義。同時,要在政治上、思想上對群眾進行教育和引導,提高群眾的生態意識,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道德觀、價值觀。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黨員干部應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這兩條底線,在發展過程中善于做“減法”,決不把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對立起來。要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把生態建設作為發展的生命線,不符合生態環境要求的企業和項目,一個都不能要。嚴格執行《決定》的規定,“堅守‘三條紅線,即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用水效率紅線、水功能區納污紅線。實行‘一限、一禁、一關,即限制在長江干流沿線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項目,禁止新增長江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堅決關停沿江排污不達標企業。”要“嚴”字當頭,學會算大賬、算遠賬,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堅決同破壞、索取、踐踏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同時,要將保護生態環境納入自己的工作目標,善于回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殷切期待,瞄準解決生態環境保護當中的急切問題,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帶給群眾更多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