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一
“陪我跑西藏”
60歲,114天,118個馬拉松,5247公里,從天津跑到西藏……這樣的年齡,這樣的壯舉,這樣的瘋狂,不知是否超出了你想象。
這個狂人就是天津人唐廣禮,人們都稱其“天津老唐”。
“陪我跑西藏”是怎么回事?
一個60歲的人,從天津跑步去西藏?年輕人聽聞后大都感到:不可思議!不可想象!
這是老唐醞釀了很久的夢想。說來話長。
我們先來看看老唐家迎門懸掛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吧。這張地圖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于,上面標注著一面又一面的小紅旗,一面小紅旗,就代表一個老唐跑過馬拉松的地方,究竟多少面,短時間內還真數不清,老唐唯一心中有數的是,在今年7月17日之前,只有西藏自治區版圖上沒有小紅旗,這就意味著,西藏,是老唐唯一沒有跑過的地方。
很久以前,老唐就有了目標:我要跑西藏!很長一段時間里,老唐都在心中醞釀:我該怎么跑西藏?坐火車到西藏,然后在布達拉宮跑個馬拉松?這太沒有挑戰,太沒有創意,太不像老唐了!
去年的某天,老唐突發奇想:明年是奧運年,也是自己花甲之年,何不用自己的雙腳丈量從天津到西藏的距離,為奧運會、為自己的60歲生日獻上一份特殊禮物呢?兒女們規勸無果,只能轉而支持。為了這個近乎瘋狂的夢想,為了這次超乎常規的高原挑戰,老唐一邊精心策劃著、準備著、完善著自己的計劃,一邊加大訓練強度,鍛煉自己抗暑、抗寒、抗壓的能力。
今年3月26日,在女兒和女婿的陪同下,老唐從天津出發,路經河北霸州、容城、徐水、保定、望都、定州、新樂、正定、石家莊、鹿泉、井陘,進入山西,再到陜西、四川,跑川藏線,最后一路跑到西藏拉薩。
弘揚體育精神、為奧運助威、為全民健身加油,是老唐跑步去西藏懷揣的夢想。他的每件運動衣都印著“陪我跑西藏”五個大字,身體力行地感召、鼓舞著有幸與他相遇的每一個人。有許多自駕游客被老唐的壯舉而感動,由開車陪跑到不由自主地下車陪跑,全國很多跑友以各種方式為他打氣加油。山西、陜西、四川的跑友幾乎每天都有人陪他一起跑,最多的陪跑團達到上百人。他們組成了“陪老唐跑100場”小組,在各地跑步,每人跑60公里,或者以接力形式,或者是騎行,祝福他的60歲生日。
7月17日上午10點多,老唐到達拉薩。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也是他這次全程馬拉松結束的日子。許多熱情的人都自發地陪著老唐圍著布達拉宮跑步慶賀。
老唐說:路遠我不怵,因為我喜歡挑戰,喜歡流汗。這次去西藏他帶了7雙鞋,跑爛了4雙。他穿的鞋子都很便宜,60元左右,不像年輕人動輒就是幾千元的名牌跑鞋。他認為跑步重要的不在鞋,在人。
“我是領跑者”
超人嗎,老唐?60歲了還這么能跑,這么瘋狂,不然就是專業運動員出身吧?非也!老唐退休前的職業只是個廚師,他每天的步伐都是在灶臺前的閃轉騰挪。跑步只是他在年輕時的一個愛好,運動員是他的一個未竟的夢想。
52歲那年,他同時失去了兩位最心愛的女人,母親和妻子相繼因病去世,接著,他所經營的飯店也因為虧損而倒閉,一連串的打擊讓他在頹廢中度日如年。朋友們知道他年輕時的愛好,便拉著他去跑步鍛煉,逐漸引導他走出了抑郁情緒。
2008年,奧運圣火點燃了他心中的激情,老唐報名參加了北京馬拉松比賽,那是他第一次跑馬拉松。沒想到,“首馬”就跑出了3小時26分的成績,跑進業余選手夢寐以求的“330”(注:330是馬拉松業余跑者的一道門檻,99%的業余跑者達不到這個成績。每公里5分00秒,半程1小時45分,全程3小時30分以內),實現了人生的跨越。
在那之后,他再沒間斷過訓練和比賽,他還完成過五場“背靠背”馬拉松比賽。就是說,第一天上午跑完馬拉松,下午趕到另一個城市,第二天繼續跑。這無疑增加了比賽的難度,帶來更大的挑戰。2013年,他一舉拿下某長跑俱樂部規定的十幾場賽事,獲馬拉松達人殊榮。2014年4月13日,老唐在無錫國際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3小時06分的成績,達到國家二級(3小時10分馮拉松運動員標準。
一跑起來,老唐就發現自己停不下來。只要聽說哪里有馬拉松比賽,他就去報名,無論條件多么艱苦都要堅持跑完全程。他的收入并不高,退休金每月只有兩千多塊,根本不夠參加比賽的費用,所以每次去參賽,他都是能省錢就省錢,坐火車只坐硬座,住一晚幾十元的小旅店,有時趕到一個地方已是下半夜,他就在大街上溜達到天亮,冷了就跑跑步。一晃快10年了,他把中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全跑遍了。
為了能適應各種不同的比賽環境,老唐把夏季訓練的時間安排在下午1點半到下午5點,冬季則是凌晨3點半到7點。每周要跑到250公里左右,別人跑20公里就累了,他跑20公里也就是熱熱身。有一次,跑完上海馬拉松,專家給老唐做了一個測試,他的身體年齡是36歲!身體的每個器官、每個部位都很年輕。
老唐在全國跑出名了,一年跑40多場,差不多一周跑一場,他這個年齡段,在全國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而且他的速度還相當快,許多年輕人都跟不上他。他比賽時總是背著印有“天津老唐”四個字的條幅,這是他的特殊標志。哪一場馬拉松比賽都能看到他,老熟人就會喊:“天津老唐!天津老唐!”“天津老唐”就這么出名了。這幾年,許多馬拉松大賽都讓他當“兔子”,也就是領跑員,時間一長,他又多了一個綽號——領跑兔子。
老唐說,如今,速度已不是他最大的追求,其最大快樂就是做一個領跑者,為馬拉松領跑,為全民健身領跑。
“痛并快樂著”
老唐8年跑馬的故事,歸結起來就是:痛并快樂著!就以今年跑步去西藏為例,這一路“故事多多,夢想連連”。想象與現實的矛盾,計劃與具體的差距,自然與生理的沖突……老唐愣是把許多人都認為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
在老唐看來,跑馬的過程和人生很相似,在起點說是永恒的東西,在終點說只是短暫。風景和快樂不在于到達終點那一瞬間,而在于奔跑著、經歷著的過程中,風霜雨雪、苦辣酸甜,無不是人生的百味與風景。
就像318川藏線,雖說風景很美,但風險也很大。一路上,老唐經歷了山體滑坡、泥石流、路基塌方、山體飛石……還有好幾次看到慘烈的車禍,因為有的路段太窄了,只能容一輛車通過,路邊就是懸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滑下去。
說起感動的人和事,老唐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去西藏的路上他的車上寫著:從天津跑到拉薩,今天是幾月幾日,我跑了多少天。路上遇到許多騎行的、自駕的人,他們看到之后都說:太了不起了!有人給他送飲料、水果、食物,還有人非要給他錢,見他拒收,有個天津老鄉把500塊錢直接塞到跟在老唐后邊的車里了。還有許多藏族同胞,他們特別友善,對老唐喊: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他有兩次冒著大雪跑步,下雨更是家常便飯。高原的天就是怪,每天下雨,下完雨馬上出太陽,一天里就能感受到四季更迭。早晨上山,大風刮得人睜不開眼,一會兒雨就下來了,瓢潑大雨,他穿著沖鋒衣冒著大雨跑,正跑著又下起一陣冰雹,過一會兒又是漫天大雪,等他跑到下山時,太陽又出來了,強烈的紫外線曬得人皮膚生疼,一天內,春夏秋冬都讓他趕亡了。
飲食不習慣,風俗習慣不同,都只能克服。老唐身體素質好,沒有高原反應,所以海拔5000米以上的念青唐古拉山非但沒讓他停下來,反而讓他斗志更高。他體力依舊,依然跑完了一個全程馬拉松,用時4小時56分,這是很多跑友在平原上都難以跑出的成績。老唐說:“缺氧,不缺霸氣!我跑出了天津人的威風,跑出了中國人的豪氣!”
“永遠在路上”
如今,馬拉松,儼然就是老唐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至今,老唐已參加了130多場馬拉松賽事,結識了無法計數的跑友,大家稱他為馬拉松達人、津沽阿甘、領跑兔子,但更喜歡叫他“天津老唐”。
他的家,儼然成了一個馬拉松的世界——墻上掛著一百多塊形狀各異的馬拉松比賽獎牌,貼滿了他參加馬拉松比賽的照片,桌子上攤開幾十個獲獎證書,柜子里掛滿五顏六色的運動衣,鞋架上是各種跑鞋。他給人的感覺也總是躍躍欲試,好像隨時都要跑起來。
說起跑步去西藏的意義,老唐認為,通過這種正能量的傳播,可以提高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熱情,讓全國人民都參與到馬拉松運動中來,擺脫亞健康。全國許多朋友在他的壯舉感召下都跑起來了,原來能跑一兩公里的,現在能跑半程甚至全程馬拉松。還有,也可以讓全世界看看我們中國人現在身體強壯,不輸給任何人。
不過老唐也友情提醒廣大跑步愛好者、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科學訓練、量力而行。如果沒有長期系統的鍛煉做儲備,不建議在高原上跑步。
看起來老唐的夢想一直停不下來。繼跑步去西藏壯舉之后,他正在報名準備的和已經完成的賽事就有鄂爾多斯、哈爾濱、太原、衡水、北京等地舉辦的20多場馬拉松賽事。之后,他又將應八一電影制片廠之邀,從中國最東部的小城出發,跑到海南省的三亞,還是每天一場馬拉松,長度跟從天津跑到西藏差不多。
談到未來的打算,老唐充滿信心地說:“作為一名領跑者,我不能停下腳步。我不知自己到底還能跑多久,但只要腿腳還能動,我就永遠在路上。我不僅是天津老唐,我還要做中國老唐!”
(責編:劉美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