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鈞
摘要:80年代中期以來,我市的城市道路建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環14射”路網骨架基本建成,一批主、 次干道相繼建 設或改建。天津的城市交通、城市面貌、環境質量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對于完善規劃路網、促進經濟發展、方便人民生活均 起到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干道;橫斷面;使用效應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128-01
城市干道是城市的骨架,城市干道一旦建成,即形成格局。尤 其是道路走向和紅線寬度,以后很難進行調整。道路的紅線寬度, 其規模務必適當超前,應為交通量的增長留下一定發展的空間。現 就道路橫斷面這一專題,通過對新建與改建的城市干道現狀實際橫 斷面的使用效果、道路交通特征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引出對 城市干道橫斷面規劃與設計的思考與建議。
1 城市干道橫斷面實際的內容與原則
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確定道路的紅線寬度、橫斷
面形式和對組成橫斷面的各部分尺寸進行合理的分配與布置。
設計原則應包括:
1.1 分不同道路性質的交通功能要求;
1.2 有利于道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
1.3 有利于公交優先措施的實施;
1.4 有利于行車(交通)的安全與通暢;
1.5 有利于提高綠化效果和改善環境質量;
1.6 有利于交通設施、管、桿線的布設與養管。
2 現狀城市干道橫斷面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天津市城市干道橫斷面紅線寬度除“3 環 14 射”和“2 個
半環”多為 50m 紅線寬度外,其它主、次干道除個別道路外,都按 40m 或 40m 以下控制。因此,中環線以內新建主干道及部分次干道 也基本上都是按 40m 的紅線寬度、機動車雙向4 車道實施。經實踐, 道路通行能力較低,許多道路的交通量已趨飽和;
2.2 道路改建時,多數與干道相交路口按原路接順,路口未予 同時拓寬,路口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交通干擾嚴重,交通管理困難, 路口通行能力低;
2.3 許多新改建的主干道和部分次干道,因處在交通走廊位置, 在雙向 4 車道的橫斷面條件下,無法實施公交優先措施,公交車輛 行駛速度低,準時、正點困難,優質服務難以實現;
2.4 對于臨街多為商業的城市干道,當 40m 紅線寬度采用一幅 路橫斷面型式時,易出現行人、自行車和機動車交通隨意橫穿道路 情況,交通秩序較為混亂,交通安全環境較差;
2.5 城市干道改建后道路兩側新建的許多高層建筑,沒有執行 “規范”提出的后退紅線10-15m的要求,有的還把人行道作為停車 場,不僅限制道路空間,使交通功能受到影響,也破壞城市景觀;
2.6 部分新改建城市干道的人行道路面被擠占建立商業網點,
減少了道路的有效寬度,降低了道路使用功能,也影響了道路綠化。
3 橫斷面的建議方案
在遵循橫斷面實際原則的前提下,根據現狀城市道路交通特點,
再提出以下要求說明:
3.1 中環線部分路段及中環線范圍內的城市道路,白天已禁行
大、中型貨運汽車,因此,其范圍內的道路現狀的機動車輛組成, 主要是客運汽車,以小型客車為主要車型。中環線以外的道路機動 車輛組成,經調查,實際也是以客運汽車為主,小型汽車為主要車 型。
3.2 因市區車輛組成復雜,平交路口過密,機動車的實際行駛 車速較低,一般僅為實際車速的 0.6~0.7 倍,根據考察和交通管理 的實際經驗效果,可適當減少城市道路的單車道寬度。小型汽車車 道寬度由3.5m減到3.25m,大、中型車的車道寬度由3.75m減到3.5m,
路緣帶寬度也可適當減少。
3.3 橫斷面布置應區分道路新建與改建的性質。對于位于市中
心改建道路,在不影響交通功能的前提下,橫斷面布置不宜做過大 的調整,以減少工程量,減少投資,并為方便施工。
3.4 新建道路的“綠化率”應達到“規范”指標,改建道路的 “綠化率”應盡量達到“規范”的下限指標要求。
4 綜合分析
4.1 城市道路建設一旦定位實施,以后拓展改建非常困難,它
應是幾十年乃至百年人計。因此,紅線寬度的確定、車道數的設置, 擬從長計議,應為交通量的增長留下定的空間。特別是對于像南馬 路、南門外大街、昆緯路這樣的市區交通走廊,更應堅持道路交通 的可持續發展,不宜設置4 車道,應采用6 車道。
4.2 公交優先是城市交通發展的方向,應從道路設施方面積極 為落實發展公交優先創造條件。設置公交專用車道,是提高公交車 速、優化公交服務,實施公交優先的重要基礎設施。這只有在道路 具備6 車道設施的條件下,才可能實現。
4.3 分隔帶寬度適當增加,有利于綠化設計,植物的栽植與生 長,提高綠化效果,美化城市環境,提高環境質量。部分橫斷面建 議方案的中央分車帶設計3m 的綠化帶,路口處該位置可作為左轉停 車道,有利于路口的交通組織,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
4.4 城市道路的橫斷面設計,應從交通的需要出發,在不影響 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宜采用多種形式。從而使城市道路斷面型式打 破千篇一律的現象,富有變化與生氣。
4.5 平面交叉路口是影響道路交通是否暢通的節點。對與干道 相交的平面交叉路口進行拓寬,增加進入路口車道,可提高道路通 行能力200%左右。建議道路改建時,對相交的主,次干道路口均按 擴大路口設計,并同時予以改建(包括暫不改建的相交的主、次干道)。
另對與小支路、街坊路相交的道路交叉口,通過調研,可在路口的 道路主線設中央分車帶,只允許車輛右進右出,限制左轉和橫向交 通,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5 問題與建議
(1)關于城市干道的紅線寬度問題
天津城市規劃修編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復。關于城市道路路網部 分,修編方案明確提出道路干道系統由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組 成。快速路的規模標準是 6-8 車道,紅線寬度 50-60m;主干道 4-8 車道,紅線寬度 40-60m, (中心區特別困難地段,不低于 30m);次 干道2-4 車道,寬度30-40m。
因此,從總體上看,天津市的城市主干道實際的紅線寬度并不 夠寬。特別是對于大量的 40m 寬的城市主干道而言,40m 寬的城市 道路空間不大,不僅會使城市環境受到影響,而且會使城市道路交 通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
(2)關于建筑物的建筑線應后退道路紅線問題
作為對道路紅線不夠寬的一個補救措施,就是今后待建臨街建
筑,尤其是那些高層建筑和多層建筑,必須嚴格按“規范”要求, 后退道路紅線 10-15m。一則可增加城市空間,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二則可為今后道路的改建,增加路面寬度創造條件。天津市“以危 房改造帶路,以路促危房改造”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對于大 面積進行陋房改造的地區和新區,更應嚴格執行建筑物后退道路紅 線的規定。同時,也不能占用人行道去建商業網點,否則,必將會 給城市建設、城市交通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
6 結束語
本文以道路橫斷面這一主題為研究基礎,結合城市干道橫斷面
實際的內容與原則,針對現狀城市干道橫斷面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了橫斷面的建議方案,進行了綜合分析并指出了問題和建議。
參考文獻
[1]潘雪梅.城市道路橫斷面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長
安大學》 2012 (4):213-214
[2]張亞峰. 淺談城市道路橫斷面形式的設計 《山西建筑》 2009 ,35 (4):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