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樂
摘要: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夠在冬季有效進行混凝土施工,可以進一步保障我國建筑 工程發展。本文分別從施工準備,材料配比,溫度控制,混凝土澆筑,后期養護五個方面研究冬季施工技術,希望能夠進一 步推進我國混凝土施工技術發展,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冬季實現有效混凝土施工。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
中圖分類號:TU75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028-01
引言:在我國山東地區,冬季環境普遍寒冷,對混凝土施工造 成很大程度的不良影響,為了進一步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相關工作 者必須不斷研究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確保寒冷環境下混凝土施工 質量,為了對其具有更為全面的認知,特此展開本次研究。
1 完善施工準備
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之前,必須對其施工準備進行有效
完善,首先需要進行施工方案的合理編制。在進行該項工作之前, 需要確保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對施工現場冬季狀況進行深入研究,然 后以此為基礎進行方案設定。必須確保施工中應用到的各項材料和 施工設備,可以在冬季實現正常應用,同時完善質量檢查制度和測 溫制度。其次,冬季施工和夏季施工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對于各 方面技術具有較高要求,因此,在進行冬季施工作業之前,必須對 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確保施工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能夠對 冬季施工方案具有明確的認知,在條件許可的范圍內還可以進行施 工演練,確保每一名工作人員實現執證上崗。最后,還需要對施工 現場各項機械設備進行有效檢查,山東地區冬季溫度普遍濕冷,機 械設備很容易出現運行故障,因此,在進行機械設備,應用過程中 必須保證防凍液充足,定期檢查機器操作,在發生機械故障時,需 要對其進行及時維修。在完成機械應用之后,需要在溫暖的環境內 對其進行有效保養,避免機器損壞。通過更為有效的檢查施工機械 設備,進一步強化其保養工作,能夠有效保證混凝土冬季施工作業 效率,確保施工過程連續性。
2 改進材料配比
在冬季開展混凝土施工作業時,必須確保有效控制水灰比,混
凝土通常是由骨料,水和水泥拌和形成的,在選擇骨料時需要確保 其清潔性。如果在積水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在接觸水分之后, 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離析反應,或者產生較大水灰比,在一定程度內 降低混凝土強度。基于此,完成混凝土攪拌之后進去再次加水,進 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必須確保不能出現降雨天氣。
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作業時,必須確保嚴格基于時空需求和 防凍及溫度設計配合比,在進行具體配備之前需要在實驗室進行適 配。同時確保其水膠比盡量降低,具體而言,需要盡量減少游離水 應用,最大程度增加水泥用量,從而使其水化熱量質量增加,確保 混凝土具有更高強度。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混凝土內實現含氣量的 合理引入,從而使混凝土具有較高抗凍性和密實性,確保混凝土耐 久性得到有效提升。
3 強化溫度控制
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對原材料進行適當保溫處
理。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水泥是其最為主要的成分,必須確保不 能對其直接實施加熱操作,可以這樣儲罐中實現有效保存,同時需 要在儲罐外圍進行保溫,可以使用棉氈進行包裹[1]。在冬季進行施 工作業時,不能直接將建筑材料露天放置,會使其表面出現結冰反 應,從而在一定程度內損傷建筑材料,使其后期工程質量不能滿足 預期要求,基于此,需要在其表面進行塑料篷布鋪蓋,實現保溫操 作,避免材料表面出現結冰反應。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底部生火 加熱辦法控制用水溫度,確保水溫最大程度滿足相關需求。
4 重視混凝土澆筑
在攪拌混凝土過程中,會散失一定熱量,導致混凝土提前發生
凝結反應,無法在施工過程中實踐有效應用,為了確保該種狀況得 到有效避免,在進行攪拌工作中需要封閉管理攪拌站,避免出現熱 量流失,同時還需要進行保溫措施的有效應用。而且,需要使用較 大攪拌機實施攪拌工作,從而使其攪拌量有效提升,而且可以盡量在一定程度內避免熱量散失,確保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提升。在 投放材料過程中,必須對其投放順序進行嚴格控制,首先進行骨料 和水的添加,利用水溫將骨料表面冰霜溶解,實現骨料溫度提升, 使其與水溫達到一致,然后再進行水泥添加,對其攪拌時間進行有 效控制。
在進行混凝土運輸過程中,也需要進一步保證其溫度,可以使 用保溫材料包括罐車儲罐,同時還可以在實現混凝土應用之前使用 熱水澆筑儲存罐表面,從而實現氣溫度提升,在完成混凝土運輸之 后需要立即展開澆筑施工,實現其溫度損耗的有效降低。
在施工縫處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首先需要將其表面松動石子和 水泥薄膜清除掉,然后沖洗干凈施工表面,確保其濕潤度,需要保 證接縫處的混凝土溫度在 2℃以上,然后進行水泥漿涂抹,在確保 澆筑混凝土表面溫度超過 1.2 兆帕時,可以進行繼續澆筑。在冬季 進行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實施測溫操作,需要基于施工方案 進行測溫孔的關于設置,通常需要在具有較大溫度變化,容易產生 熱量損失,或者構建收到凍結的部位布置測溫孔。
5 改善后期養護
在完成混凝土澆筑之后,需要對其養護工作進一步完善,通常
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其一為暖棚法,這種方法需要在混凝土澆筑倉位進行暖棚搭設,
同時還需要使用暖氣機和蒸汽排管實現棚內供熱,全部棚內溫度始 終控制在0℃到5℃之間。暖棚通常是由保溫層圍護,支撐結構和棚 蓋三部分構成,目前存在裝配式暖棚,組裝式棚和綁扎式三種類型 的暖棚。其中綁扎式暖棚為簡易暖棚,一般使用預制混凝土柱進行 支撐,使用原木進行棚蓋現場綁扎,然后使用帆布,草墊和草簾作 為保溫層,在混凝土下料口,需要進行活動料口蓋的合理設定,使 用麻布片包裹草墊進行保溫操作[2]。組裝式暖棚需要使用單片鋼桁 架進行棚蓋組裝,由于暖棚具有較大跨度,則需要在模板外設置支 撐結構,同時還需要在棚頂進行混凝土下料口的合理設置,并為其 配備活動料口蓋。裝配是暖棚通常是由圍護結構,吊裝結構,保溫 支撐結構等多個部分構成,無論是進行安裝,還是拆除過程中都具 有較高便利性。
其二為蒸汽養護法,蒸汽溫度通常具有較大的時間限制,因此, 在保溫時間相對較短的混凝土中具有較大應用價值。在冬季進行施 工作業時,出現大幅度降溫時,使用蒸汽養護辦法能夠對材料溫度 進行有效保護,同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內提升空氣濕度,確保混凝 土不會因為冬季天氣過分干燥出現水分蒸發,進一步避免干裂現象 發生。
其三為蓄熱法,主要在氣溫高于零下15℃,同時具有較厚結構 的混凝土工程中進行應用,主要特點在于加熱原料,使用塑料薄膜 進行混凝土表面覆蓋之后,進行保溫材料的覆蓋,實現保溫蓄熱, 盡量在溫度降至 0℃之前,使其達到早凍臨界值,確保混凝土強度。
6 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完善施工準備,改進材料配比,強化溫度控制,
重視混凝土澆筑,改善后期養護能夠使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冬季實現 有效應用,確保山東地區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有效性,進而推進建筑 工程技術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建筑工程冬季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分析[J].
工業b,2016(11):00131-00132.
[2]唐鵬,陶毅.關于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的研究[J].科技創 新與應用,2016(7):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