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威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中國的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迅速,作為中國的橋梁項目來說,市政府 所發放的基礎設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障城市能夠正常運轉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是衡量城市現代化水平和 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在國民經濟的發展當中,將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迅速,中國的道路和橋梁的 規模和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大。這也對施工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保證市政道路和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達到標準,就必 須要改進市政道路和橋梁的施工技術,對施工的技術和控制點予以重視。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U4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153-01
引言
與其他建筑工程項目相比,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術以及工藝流
程復雜程度更高。雖然最近幾年建筑施工技術以及流程持續提升, 管理體系也相對較為完善,然而在道橋工程實際施工作業中仍面臨 諸多困難與問題,制約道橋工程質量安全的進一步提升。因而,深 入地分析研究市政道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有助于解決施工中所面 對的實際問題,推動道橋工程質量的有效提升。
1 道橋工程的特點
1.1 成本投入較大
道橋工程屬于長期大型工程項目,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所使用 的材料較多,且施工中涉及的問題較為復雜,施工工藝繁瑣,如造 價的控制需要具有隨機性,選材關系到建筑施工的有效性,市場上 的建材推陳出新,部分材料的運輸及利用中問題較多,前期的成本 投入較大。
1.2 施工時間有局限性
道橋施工是針對地形高差較大又能保證平順通過的建筑工程,
包含橋梁工程和路基工程。需要在固定工期內完成施工要求,工程 往往緊鑼密鼓的進行,施工進度連續較為緊張。施工中的突發事件 處理時間較短,為施工的管理帶來了較大的難處,以及給工程質量 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2 市政道橋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2.1 做好預應力處理
為了能夠減輕市政道橋工程不同方向的重力負荷,可以考慮以 道橋工程內的混凝土預應力為基礎來降低或解除道橋工程所承受的 重力負荷,這也突出了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預應力技術應用重要性。 在市政道橋工程施工中應用預應力技術,能夠最大化預防不同重力 因素所引發的結構性開裂問題,才能夠滿足未來市政道橋工程的應 用需求,符合道橋工程對抗滲、抗剪、抗開裂等技術性或者質量性 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預應力技術策略時,應注意在市政道 橋工程施工項目方案設計階段就應該探討技術應用的可能性以及合 理性,并經過認真的整理與核算。
2.2 提升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施工作業時當前市政道橋工程施工作業中非常重要的組
成部分,混凝土施工作業質量的高低對市政道橋工程的整體質量起 較大的影響。為了能夠持續提升市政道橋工程的施工質量,就應該 持續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性能穩定性、施工強度以及韌性,并嚴格結 合道橋工程施工所處的外界條件配比所需的混凝土材料。同時,在 混凝土技術應用中,需要大范圍使用水泥材料,就要求施工作業人 員認真根據國家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相關規定與標準合理地選擇所 需的水泥材料,以提升水泥在初凝節點所具備的強度,從而提升市 政道橋工程施工質量。
2.3 地基處理技術
在進行橋梁的建設項目的時,地基的處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
節。在處理軟土地基的時候,有更多的方法可以采取,當橋臺位置 屬于軟基態的時候,如果軟土較厚,通常采用樁基來進行施工。在 這段時間,路堤的施工過程中,會出現橫向擠壓,給樁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它將會引起橋臺的水平位移,造成座位發生損壞。在嚴 重情況下,還會對橋面和橋臺帶來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當軟 土地基進行處理的時候,就必須要盡量減少回填材料,加強地基土 的強度,這將會降低地基土和樁基礎對側流阻力。
2.4 橋臺地基處理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坐車經過橋頭時會感覺到跳躍感,我們稱
之為橋頭跳車現象。導致橋頭跳車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是臺背地基回填沉降,橋梁剛性結構和路基柔性結構的差異性。路 基施工中對于軟土地基的處理方法較多,通過用換填、打樁等方式 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性能,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
減少橋頭臺背過渡段的結構差異性。在重視行車舒適度及以安全為 主的發展階段,橋梁是否存在跳車現象將是重要標準。
2.5 重視道橋連接段施工技術處理
在市政道橋工程施工作業中,不同路段的道橋工程施工作業完
成后,就面臨著如何處理不同施工路段的過渡段接合問題,這時就 需要積極利用搭接板、平臺填筑等道橋工程中所常用的施工技術。 深入應用上述的施工技術目的在于處理道橋工程不同路段的接合施 工問題,以盡量解決不同路段施工所存在的平臺錯誤或者沉降問題。
是否能夠合理、高效地解決道橋工程連接段的施工處理,直接決定 了市政道橋工程施工質量的高低。
2.6 橋頭搭板的使用
橋頭搭板是一種在填土和懸臂梁板端部或者橋臺之間擱置的施
工技術,能很好的適應回填土沉降,對行駛的車輛起到緩沖作用, 在沉降發生后可以很好的避免顛簸感。為了最大化的提高行車舒適 感,打造良好的行車體驗,一般情況下,我們施工時要求搭板的坡 度在 3~6‰之間,并且能夠承受車輛的全部行車荷載。但在實際現 場施工過程中,搭板一般不會太長,這樣就導致沉降較大處的搭板 效果一般,所以在實際施工中,往往會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選擇合理 的施工技術來完成施工。
結語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設,在美麗城市建設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
用,對市政道路工程質量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各種 新工藝、新材料不斷推出的發展背景下,深入地研究市政道路工程 的施工技術。為了確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質量,施工作業人員應持 續掌握新技術,提升自身素養,認真遵循市政道橋施工技術標準, 從而為國內經濟快速發展打下夯實的基建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旭生.探析市政公用道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
點[J].工業b,2015(58):82-83.
[2]張曉.市政道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的探析[J]. 文摘版:工程技術,2015(31):45.
[3]黃鋒.探析市政公用道橋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技術要點 [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2).
[4]張群保.淺談道橋施工技術要點的控制與管理措施[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8).